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武帝都去過八次的地方,你去過嗎?

蓬萊古代稱登州, 秦漢時期是尋仙求藥的鼎盛時期, 當年的秦始皇, 漢武帝都曾到現在蓬萊的這個位置尋仙求藥, (沒辦法, 這個地方經常有海市蜃樓), 尤其是漢武帝, 八次尋仙而不得。

當然, 漢武帝的求仙活動終歸要以失敗告終。 於是.太初元年(前104 年), 他在第五次巡幸海上到達登州時, 命人築城一座, 稱之為"蓬萊", 以聊充渴腸.從此, 人世間有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地名一一蓬萊。 史書、志書對此有多處記載。 明人注唐代杜佑《通典》 :"漢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萊山, 因築城以為名。 "不過, 漢武帝臨死前兩年終於幡然醒悟:"天下豈有仙人,

盡妖妄耳!"於是"悉罷方士求仙事", 為秦漢求仙熱潮畫上了句號。

蓬萊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有歷代名勝古跡100餘處。 建于宋嘉佑六年(1061)的蓬萊閣和建于宋慶曆二年(1042)的蓬萊水城, 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還有戚繼光故里、三仙山、海洋極地世界、八仙渡海口、艾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西苑動物園等旅遊景點。 2017年12月, 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

蓬萊閣坐落在蓬萊城北面的丹崖山上, 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全國四大名樓。 蓬萊閣古建築群占地32800平方米, 由彌陀寺、龍王宮、天后宮、蓬萊閣、三清殿、呂祖殿六部分組成。

整個古建築群亭臺樓閣分佈得宜, 寺廟園林交相輝映, 因勢佈景, 協調壯觀。 蓬萊閣下方有結構精美、造型奇特的仙人橋, 那是神話中八仙過海的地方;東側有上清宮、呂祖殿、普照樓和觀瀾亭等;西廂為避風亭、天后宮(俗稱娘娘殿)、戲樓和龍王宮。 這些樓閣高低錯落有致, 與蓬萊閣渾然一體, 統稱“蓬萊閣”

三仙山位於山東省蓬萊市海濱路9號, 座落在著名的全國漁家樂示範村-抹直口村的海邊, 同八仙過海風景區相鄰, 同四大名樓之一的蓬萊閣咫尺相望。 三仙山的由來, 實起于戰國。

《漢書·郊祀志上》中記載:“其傳在渤海中, 去人不遠……蓋嘗有至者, 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 其物禽獸盡白, 而黃金銀為宮闕。 未至, 望之如雲;及到, 三仙山反居水下, 臨之, 風輒引去, 終莫能至雲。 ”

三仙山整個景區由三和大殿、蓬萊仙島、方壺勝境、瀛洲仙境、瀛洲書院、珍寶館、玉佛寺、十一面觀音閣、萬方安和等景觀組成, 亭臺樓閣、飛簷翹角、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園內古木參天、奇石各異、碧水蕩漾、珍禽嬉戲, 既有北方皇家園林之雄, 又有南方私家園林之秀, 集中國古典園林之大成, 展示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美妙絕倫的畫卷。 其中重108噸的世界第一大整玉臥佛、重72噸的整玉立觀音、重260噸的十一面觀音為景區鎮園之寶, 堪稱稀世珍品。 珍寶館內珍藏有大量國家級藝術品,數量多、品位高,極具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令遊覽者歎為觀止、流連忘返。三仙山風景區是繼圓明園、頤和園之後中國古典園林的又一個典範,被人們譽為“神話仙境,蓬萊再現”。

八仙幻宮位於蓬萊水城東側海濱,系大型現代遊樂項目,以《東遊記》中八仙結伴東遊的故事為背景創作而成。八仙幻宮坐東面西,虎頭大門,琉璃瓦屋簷,門上方飾八仙-寶物浮雕八幅,八仙幻宮西側為5000平方米的廣場。八仙幻宮內設置“八仙過海”、“太子奪寶”、“龍門雄關”、“龍宮樂舞”、“龍王出征”、“火燒東海”、“水灌八仙”、“群魔亂舞”、“移山填海”、“大戰天兵”、“觀音調停”、“天宮漢和”等大小場景40個,人、妖、神等藝術造型200多個,採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控制,聲光並茂,有動有靜,效果逼真,妙趣橫生,系統地演述了“八仙過海”的故事,展現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和富麗堂皇的天宮景象。

蓬萊美食

蓬萊小面

系蓬萊傳統名吃,歷史悠久。麵條為人工拉制(抻麵,當地俗稱“摔面”),條細而韌,鹵為真綢(俗稱加吉魚)熬湯兌制,加適量綠豆澱粉,配以醬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兩,具有獨特的海鮮風味。民國時期,傳人衣福堂制做的蓬萊小面遐邇聞名(俗稱“衣福堂小面”)。衣福堂祖籍棲霞,13歲學廚,自營過挑擔拉麵,與人合開過兼營小面的飯店,1945年自營“衣記”飯館。建國後,蓬萊大小飯店早餐多有經營,中高檔賓館亦以之待客,每晨銷售量3萬餘碗。

蓬萊鹵驢肉

清咸豐七年(1857)蓬萊城南門外黃開基首創,三代專擅,在上海、營口、煙臺等地開店經營,頗具名聲,享有“蓬萊鹵驢肉,天下無敵手”之譽。製作方法:咸水下鍋,待水溫升至60~70°c時放人大塊驢肉,煮至九成熟撈出,沿橫剖面切成半尺見方塊,然後另換清水,兌以適量八角、茴香、肉桂、花椒、桂皮等17種配料,放入肉塊,文火燉煮,肉熟後加鹽適量,稍燜即成。特點:色紅、透明,溢香撲鼻,鮮嫩爽口,為下酒佳餚。城鄉飯店、餐館及農貿市場多有銷售。

八仙宴

蓬萊有“八仙過海”傳說,以此為據,1989年蓬萊賓館廚師新創“八仙宴”:以大蝦、海參、扇貝、海蟹、紅螺、真綢等海珍品為主要原料,由8個拼盤、8個熱菜和1個熱湯組成。拼盤製作仿照八仙過海使用的寶物拼成圖案,造形生動別致,工藝精巧,盤盤都有神話典故,不僅味道鮮美,還可觀賞助興;熱菜烹飪更為精緻,呈現蓬萊多處名勝景觀,巧奪天工;熱湯以八種海鮮加雞湯製成,味道鮮美奇特。“八仙宴”是蓬萊高級賓館酒宴類的保留全席。

建議出行時間:每年五月-十月

珍寶館內珍藏有大量國家級藝術品,數量多、品位高,極具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令遊覽者歎為觀止、流連忘返。三仙山風景區是繼圓明園、頤和園之後中國古典園林的又一個典範,被人們譽為“神話仙境,蓬萊再現”。

八仙幻宮位於蓬萊水城東側海濱,系大型現代遊樂項目,以《東遊記》中八仙結伴東遊的故事為背景創作而成。八仙幻宮坐東面西,虎頭大門,琉璃瓦屋簷,門上方飾八仙-寶物浮雕八幅,八仙幻宮西側為5000平方米的廣場。八仙幻宮內設置“八仙過海”、“太子奪寶”、“龍門雄關”、“龍宮樂舞”、“龍王出征”、“火燒東海”、“水灌八仙”、“群魔亂舞”、“移山填海”、“大戰天兵”、“觀音調停”、“天宮漢和”等大小場景40個,人、妖、神等藝術造型200多個,採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控制,聲光並茂,有動有靜,效果逼真,妙趣橫生,系統地演述了“八仙過海”的故事,展現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和富麗堂皇的天宮景象。

蓬萊美食

蓬萊小面

系蓬萊傳統名吃,歷史悠久。麵條為人工拉制(抻麵,當地俗稱“摔面”),條細而韌,鹵為真綢(俗稱加吉魚)熬湯兌制,加適量綠豆澱粉,配以醬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兩,具有獨特的海鮮風味。民國時期,傳人衣福堂制做的蓬萊小面遐邇聞名(俗稱“衣福堂小面”)。衣福堂祖籍棲霞,13歲學廚,自營過挑擔拉麵,與人合開過兼營小面的飯店,1945年自營“衣記”飯館。建國後,蓬萊大小飯店早餐多有經營,中高檔賓館亦以之待客,每晨銷售量3萬餘碗。

蓬萊鹵驢肉

清咸豐七年(1857)蓬萊城南門外黃開基首創,三代專擅,在上海、營口、煙臺等地開店經營,頗具名聲,享有“蓬萊鹵驢肉,天下無敵手”之譽。製作方法:咸水下鍋,待水溫升至60~70°c時放人大塊驢肉,煮至九成熟撈出,沿橫剖面切成半尺見方塊,然後另換清水,兌以適量八角、茴香、肉桂、花椒、桂皮等17種配料,放入肉塊,文火燉煮,肉熟後加鹽適量,稍燜即成。特點:色紅、透明,溢香撲鼻,鮮嫩爽口,為下酒佳餚。城鄉飯店、餐館及農貿市場多有銷售。

八仙宴

蓬萊有“八仙過海”傳說,以此為據,1989年蓬萊賓館廚師新創“八仙宴”:以大蝦、海參、扇貝、海蟹、紅螺、真綢等海珍品為主要原料,由8個拼盤、8個熱菜和1個熱湯組成。拼盤製作仿照八仙過海使用的寶物拼成圖案,造形生動別致,工藝精巧,盤盤都有神話典故,不僅味道鮮美,還可觀賞助興;熱菜烹飪更為精緻,呈現蓬萊多處名勝景觀,巧奪天工;熱湯以八種海鮮加雞湯製成,味道鮮美奇特。“八仙宴”是蓬萊高級賓館酒宴類的保留全席。

建議出行時間:每年五月-十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