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管道中台業務:聊聊線下商超的新零售

新零售的概念

這兩年新零售的概念鋪天蓋地, 如果做零售的不提新零售, 都不好意思見人。 新零售具體是什麼, 目前還沒有一個官方的定義。

阿裡巴巴CEO逍遙子提出新零售是對人、貨、場的重構, 新零售=重構+化學反應, 新零售重構之後有很強的化學反應, 給予消費者帶來新的消費方式、新的服務體驗, 甚至新的生活方式, 對於商業端, 商業的本質永遠不變, 永遠是效率的升級和成本的降低。

目前的現狀

從阿裡系的盒馬鮮生以及永輝的超級物種、美團、閃電購、每日優鮮、易果生鮮等都是阿裡和騰訊雙巨頭的新版圖, 也是目前的新零售產物:

一端線上向線下引流、提供支付通道、商品線上展示、基於門店配送等對實體點的數位化改造整合;另一端依靠大資料雲平臺, 實體店向線上輸送消費資料、行為資料。 全管道中台業務

全管道中台業務, 是把零售核心資料(商品、顧客、價格)交易資料(訂單、支付、結算)供應鏈(物流、供應商、庫存)行銷資料(促銷、優惠、積分)等集中處理,

圍繞這些主資料形成會員管理系統(CRM)、訂單管理系統(OMS)、支付系統、行銷管理系統等等, 形成全鏈路的數位化, 商超現有的ERP繼續保留著商品採購、庫存、應付財款和財務管理的功能。

全管道中台業務不區分線上、線下消費者, 中台業務搭建消費者和商超零售溝通互動的橋樑, 增強實體物理管道(門店)和各種線上數位化管道(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 社交廣告, 社交媒體)的全方位觸點。 全管道中台業務不僅僅是資訊技術的再應用, 更是商超零售以服務顧客為核心提升效率為根本的價值再創造, 是零售企業的商業模式革命。

全管道中台業務從產品架構上說串聯前臺業務和後臺基礎系統(ERP), 中台從後臺基礎系統(ERP)獲取對應資料和資訊, 包裝整合成對應的微應用, 提供給前臺業務使用, 保證前臺業務的跨平臺、多觸點應用。 下圖簡單描述了中台、前臺和後臺的產品架構, 以及對應關係。

前臺業務的特點是跨平臺、多觸點, 包括各個C終端的露出:天貓超市、京東超市、移動APP、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式、門店智慧銷售、智慧POS以及社交媒體的投放等, 包括一切消費者的數位化觸點和引流管道。 把之前零碎的、非數位化的業務端整合一起, 聚合一起, 形成全鏈路的數位化。

中台業務包括CRM、OMS、行銷、支付、訂單、大資料、智慧硬體、分銷等功能模組, 每個模組以外掛程式方式存在, 以會員管理為中心, 建立交易、行銷、服務等核心功能, 全業態的資料整合, 形成清晰的會員畫像, 建立豐富的會員標籤, 可以做到精准行銷, 千人千面, 再依靠大資料、AI進行智慧推薦, 做到比消費者更懂他的生活。 支付通道和外掛程式做到掃碼付、小額免密,

讓支付變得更便捷;對會員全方位全生命週期進行管理, 保障會員粘性, 形成行銷閉環。

後臺ERP業務包括採購、供應鏈、結算、對賬、物流、辦公、人事、商品等基礎服務, 訂單轉化為發運單拋向後臺, 從後臺WMS撿貨, TMS發運, 然後到ERP系統裡記帳, 這些也是傳統商超ERP系統的功能, 全管道中台系統的特點就是不改造後臺ERP系統, 只是對接資料和資訊, 因此後臺ERP系統仍然可用。

機遇與挑戰

傳統商超企業推進新零售轉型, 面臨諸多方面的挑戰, 其中供應鏈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商超企業需要掙脫傳統認知的束縛, 將供應鏈管理思維模式從原來的以產品和庫存為中心轉變為以消費者和資料為驅動, 通過運營和服務的競爭, 爭奪消費者和消費場景,從而贏得優勢。新零售在整個零售過程中會員、產品、訂單等核心元素資料化,驅動日常供應鏈運營。

另外一個重要阻礙是KPI,當前的商超KPI是以門店為單位,根據銷售業績和服務情況進行考核,新零售把門店的邊界,線上、線下的邊界都模糊化了,甚至融合了,推進全管道中台業務就需要重構新型的KPI模型,以免門店人員對新業務的應付,甚至抗拒。

目前很多商超企業都在做全管道中台業務,做得比較好的比如永輝,永輝是做自己商超的中台業務,並且孵化出超級物種,智慧門店等等;還有最近曝光比較多的多點DMALL,多點與傳統商超共用供應鏈,進行線上線下深度打通。通過系統級聯動,提升商超運營效率、優化顧客購物體驗。更創新研發秒付、自由購等功能,解決傳統商超排隊的痛點,使其更加貼合互聯網時代用戶的消費習慣,很值得研究與借鑒。

作者:張廣渠,產品經理,立志做一個生活有趣的人。

本文由 @張廣渠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爭奪消費者和消費場景,從而贏得優勢。新零售在整個零售過程中會員、產品、訂單等核心元素資料化,驅動日常供應鏈運營。

另外一個重要阻礙是KPI,當前的商超KPI是以門店為單位,根據銷售業績和服務情況進行考核,新零售把門店的邊界,線上、線下的邊界都模糊化了,甚至融合了,推進全管道中台業務就需要重構新型的KPI模型,以免門店人員對新業務的應付,甚至抗拒。

目前很多商超企業都在做全管道中台業務,做得比較好的比如永輝,永輝是做自己商超的中台業務,並且孵化出超級物種,智慧門店等等;還有最近曝光比較多的多點DMALL,多點與傳統商超共用供應鏈,進行線上線下深度打通。通過系統級聯動,提升商超運營效率、優化顧客購物體驗。更創新研發秒付、自由購等功能,解決傳統商超排隊的痛點,使其更加貼合互聯網時代用戶的消費習慣,很值得研究與借鑒。

作者:張廣渠,產品經理,立志做一個生活有趣的人。

本文由 @張廣渠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