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鳳凰古城走出最大的官,16歲中舉人,17歲中進士,曾高居總理之位

鳳凰之所以可以成為古城, 正是因為鳳凰的歷史與文化, 如鳳凰名人眾多, 從沈從文到黃永玉, 在到今天要走進熊希齡, 他們跨越文壇、畫壇再到政壇。

提起熊希齡或許很多人都很陌生, 但對於瞭解北洋政府和民國的人來說一定是不陌生的。

熊希齡的一生充滿了傳奇, 他十五歲中秀才, 十六歲中舉人, 十九歲中進士, 二十一歲點翰林, 四十三歲(1913年)便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

來鳳凰古城旅遊, 一定不能不去拜會這個民國奇才的故居, 作為鳳凰九景之一的熊希齡故居位於古城北文星街的一個小巷內, 整座故居占地800平方米, 是典型的苗族古建。

故居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結構, 比較矮小但很精緻, 故居現存房屋4間基本是保持原貌, 熊希齡的童年便是在這裡成長, 對於民間疾苦的瞭解, 也培養出他體察民情、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在故居的正室裡, 有一副對聯便是熊先生的一生寫照, "一生赤誠愛國盼中華振興, 半世慈善辦學為民族育才"。

正室現在也是熊希齡先生一生展示館, 這裡陳列著熊希齡生前生活、工作用過的物件, 還有一些音像資料, 記錄了他的一生風起雲湧, 跌宕起伏。

他曾與梁啟超、譚嗣同等致力維新, 民國初又致力和平擔任北洋政府的財政總長、內閣總理,他也曾投身"五四"愛國運動,創辦北京香慈院,救濟孤貧,同時,他也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去保護中國共產黨人。所以党和國家領導人對於熊希齡先生有極高的評價,這也充分說明了熊希齡先生偉大的愛國恤民精神。

在他去世後,國民政府也為他舉行了國葬,對於這樣一個偉人,在遊覽鳳凰美景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走進他,瞭解鳳凰人的傳奇故事。

民國初又致力和平擔任北洋政府的財政總長、內閣總理,他也曾投身"五四"愛國運動,創辦北京香慈院,救濟孤貧,同時,他也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去保護中國共產黨人。所以党和國家領導人對於熊希齡先生有極高的評價,這也充分說明了熊希齡先生偉大的愛國恤民精神。

在他去世後,國民政府也為他舉行了國葬,對於這樣一個偉人,在遊覽鳳凰美景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走進他,瞭解鳳凰人的傳奇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