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我進化加速器|不革自己的命,就會被別人革命

恐怕再也找不到哪個時代, 如我們當下所處的這個時代一樣, 每天被意想不到的顛覆式變革和現象級創新洗禮。 這個世界變得太快, 快到你已經無法預知, 下一輪變革會因何而起, 又將在何時顛覆世界。

2018年, 在互聯網創新最前線的網易, 我們卻讓自己慢下來, 潛心破譯創新的底層密碼, 基於大量的實踐和效果追蹤, 終於找到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來幫助個人和團隊打破慣性思維, 加速自我進化。

不革自己的命, 就會被別人革命

一個人必須經常革自己的命, 因為不革自己的命, 就是在等著被別人革命。 一個組織必須要經常革自己的命, 越是強大的組織越是如此, 過去因發展而強大, 未來也因強大而危機四伏。

不管是個人, 還是組織, 核心競爭力永遠不是當前你所擁有的財富, 也不是知識, 甚至都不是能力, 而是你“核心演算法”的進化速度,

也就是你對於當前這個世界, 不斷進化的動態認知力。

然而, 這種動態認知力的獲取, 無法通過大量吞食別人咀嚼過的知識速食, 來得以實現。 我們必須讓自己慢下來, 花時間去深度思考, 在我們所面臨的場景裡, 真正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那麼, 在這個加速熵增的時代, 到底有沒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以幫助我們停下來, 多維度深度思考, 持續提升這種動態認知力, 從而加速自我進化呢?

找到“自我進化”的加速器

近一年來在網易持續不斷的深入實踐, 讓我們在這個問題上, 開始找到了一些線索。 我們接連做了二十多場的U型沙盤(來自U型理論工具箱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沙盤工具), 有的面向個人, 有的面向團隊, 每一次下來,

都是對我們自己, 及所在團隊的一次認知刷新。

半年之後, 當我去回顧整理這些記錄時, 我驚訝的發現:在我前前後後做過的二十多個案例中, 他們中的每一個人, 無一例外, 都在朝著自己設計的未來畫面加速進化, 有些畫面甚至已然成為了現實。 不僅如此, 這種改變似乎具備一種根本性, 它在根本上影響著每個人的工作生活, 乃至人生。

在親眼見證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這之後的恍然大悟和自我改變, 我一直在思考, 到底是什麼, 讓我們從一個小小的沙盤中, 獲取了如此多的進化能量?到底是什麼, 在支援我們去打破慣性思維, 改變自己原有的模式, 自我進化出一個更好的版本?

自我進化, 從“看見自己”開始

什麼是U型沙盤?

U型沙盤, 是一個簡單的沙盤遊戲, 旨在幫助個人和團隊深度思考。 它有一個固定的流程, 上手操作非常簡便, 零基礎的人也可以玩。 沙盤不需要很特別的材料, 一些簡單樸素的素材(球, 線團, 絨條, 人偶等)都可以拿來用, 你也可以用隨手找到的物件來代替。

沙盤的第一步就是花15分鐘時間, 把你當下所面對的工作或生活的全景, 用手邊的素材視覺化地呈現出來。 每次在擺之前, 我總要講, 沙盤就是一面鏡子, 你能拿到什麼, 取決於你投入什麼進去。 當你真正把自己投入進去, 你就會清晰地看到, 沙盤所展現出來的, 就是你心中對於自己所處環境的當前認知。

割裂:我在同時被好幾種力量拉扯, 左邊黃色絨線團代表心之所向, 右邊是應該履行的責任, 後方是需要照顧的物件, 我坐在中間, 腦袋一直在不停的轉來轉去, 哪方都覺得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

沙盤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私密語境, 其中的每一個小球和線團, 具體代表什麼人及什麼樣的關係, 擺的人自己知道就好。 這種設計上對私密性的保護,對於企業環境下的應用非常重要。

發現“隱性”的進化動力

自我進化,從看見自己開始,看見之後,便有了各種感受。你去聽“梁寧講產品”,前面5講根本沒有談產品,而是一直在談情緒和感受。有一講談到愉悅和不爽,她說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路,蘊藏在他的不爽裡面。約伯斯之所以一遍遍的去摳那些細節,不是因為他的完美追求,而是因為那些讓他太不爽了!

U型沙盤在模型搭好之後,第一步上來就問,看到自己的整個全景呈現出來,你有什麼感受,道理也是如此。簡單來講,就是哪個部分你最喜歡,哪個部分你最不爽?那種不爽到底是什麼?它在對你說些什麼?

人有時候很難發現自己的各種感受,

而且經常出現的情況是,

要承認這些感受的難度更大。

然而隱藏在你最深的感受中的,

卻是你最高的真實。

——《與神對話 》

我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很多人到這裡是有點卡的,愉悅的部分大家相對比較好識別,不爽的部分就會潛藏的比較深了。因為平常人們並不習慣談感受,往往說了半天都是思維層面的想法,對自己的感受大都是無知無覺的。

然而,當你允許自己帶著好奇探索下去,會發現那些潛藏在冰山下的感受,才是一個人自我進化的底層密碼。當一個人的核心感受被自己看見之後,一個隱性的進化動力就打開了,整個人一下子就不同了。有的會陷入長時間的沉默,有的當場開始流淚,有的會恍然大悟,還有的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行動…..

所謂的自我進化,可能正是起始於這樣一些很微妙的覺察。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小的動力,就如同混沌系統中的蝴蝶振翅,卻足以在未來醞釀成一場自我進化的颶風。

U型沙盤提供了一個思考框架

U型沙盤之所以對進化起到助推作用,背後是一個多維度的思考框架。在模型搭建好之後,教練會帶領體驗者分別站在沙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從當下的情境出發,分別代入欣賞、挑戰、改變、學習四種不同的視角,對自己做全方位審視,從而激發對當前的處境新的認知和理解。

有朋友在體驗之後告訴我,每換到一個新的方位,不同角度去看自己模型的時候,感覺會非常的不同。原來靠自己很近的,在這個角度看有了一定的距離;原來認為離的很遠,永遠都夠不著的,這麼看看其實可能是自己想像的距離。自己也會因此,對所面對的現狀,產生完全不同的認識。

自我進化的關鍵,是跳出你的劇本

自我進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夠察覺到,每時每刻,你都在無意識地按照既定的劇本在演出。這個劇本就是我們目前所能夠達到的認知局限,包括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對世界的認知。

你身邊一切被你稱之為生活的事物,

都是一些不如你聰慧的人創造的。

而你,可以改變這一切。

你可以做出自己的影響。

你可以憑自己的雙手

創造出給予別人福祉的事物。

一旦你意識到這些,

你將與眾不同。

——約伯斯

然而,幸運的是,劇本是你自己設計的。一旦你看清了這一點,你就擁有了選擇的自由。選擇從那架慣性的馬車中跳下來,不再讓它綁架你。

現實世界中的改變,總是困難重重。然而當我們面對沙盤時,心態就會輕鬆很多。你想要自己的世界未來變成什麼樣子,那就在桌子上挪動那些玩偶和線團,去掉自己覺得不好的東西,加上喜歡的元素,就像是在玩遊戲一樣,怎麼舒服怎麼擺。

這種隨心所欲的輕鬆感覺,會讓我們很容易進入到約伯斯所說的創造力空間。在這樣一個無限可能性的空間裡,親自動手去設計未來,就好比一場好玩的自由創作。

割裂→ 和諧:調整之後的這個新的畫面讓我感覺舒服多了,我把自己拿出來放在了最下面,然後把黃色絨線團展開,用我心之所向的追求,去支持到我身邊的人,這就是我想要的未來!

經歷了四個視角的深度反思,當人們最終在沙盤中親眼看到,自己重新設計的未來畫面時,帶來的力量是非常具有衝擊力的,有人會忍不住跳起來歡呼,為自己歡呼,為未來歡呼。

為了進一步鞏固行動,沙盤的最後一步,還要再落地到更加直接清晰的行動。對比改變前和改變後的差異,教練會帶領你去發現,現實中到底你需要做哪些,讓你想要的未來變成現實。

最後的話

一位馬拉松愛好者,在做完U型沙盤之後,跟我分享說這個體驗和獨自跑步時進入的狀態很像。當身體克服了長時間奔跑的疲憊,進入自動巡航狀態的時候,意識就開始鮮活起來。天地之間,只剩下自己跟自己在說話,很多的自我反思和深度對話,開始自然的湧現出來,非常美妙。

U型沙盤就是一面鏡子,讓人們可以看見自己,跟自己的鏡像對話,然後從不同角度去審視。它通過簡單樸素的素材,把不可見變成可見,把不可言說的變成可以交流的,把潛意識浮現成意識,這本身,就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而覺察一旦產生,就是不可逆的了。這種的力量從心而發,很多時候不改變更難過,於是人就開始一點點改變了。

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有所觸動,希望你一定不要放棄自己親自試一試,否則什麼都將不會發生。我花了很久才開始明白,知和行,本來就是同一個東西的兩個觀察角度。全然的知就是行,否則就是知的不夠深,還自以為知,是所謂“知之真切篤實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即是知“。

行動的人必然會犯錯,但也正因如此,“進化”才會發生。讓我們一起,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做起!

作者:雷蓓蓓,網易專案管理專家,《網易一千零一夜》核心作者,10多年互聯網從業經驗。先後負責過雲存儲、輕博客、雲計算、雲閱讀、漫畫、雲課堂、美學等產品的專案管理工作

本文由 @網易杭研專案管理(微信公眾號:NetEasePM)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這種設計上對私密性的保護,對於企業環境下的應用非常重要。

發現“隱性”的進化動力

自我進化,從看見自己開始,看見之後,便有了各種感受。你去聽“梁寧講產品”,前面5講根本沒有談產品,而是一直在談情緒和感受。有一講談到愉悅和不爽,她說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路,蘊藏在他的不爽裡面。約伯斯之所以一遍遍的去摳那些細節,不是因為他的完美追求,而是因為那些讓他太不爽了!

U型沙盤在模型搭好之後,第一步上來就問,看到自己的整個全景呈現出來,你有什麼感受,道理也是如此。簡單來講,就是哪個部分你最喜歡,哪個部分你最不爽?那種不爽到底是什麼?它在對你說些什麼?

人有時候很難發現自己的各種感受,

而且經常出現的情況是,

要承認這些感受的難度更大。

然而隱藏在你最深的感受中的,

卻是你最高的真實。

——《與神對話 》

我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很多人到這裡是有點卡的,愉悅的部分大家相對比較好識別,不爽的部分就會潛藏的比較深了。因為平常人們並不習慣談感受,往往說了半天都是思維層面的想法,對自己的感受大都是無知無覺的。

然而,當你允許自己帶著好奇探索下去,會發現那些潛藏在冰山下的感受,才是一個人自我進化的底層密碼。當一個人的核心感受被自己看見之後,一個隱性的進化動力就打開了,整個人一下子就不同了。有的會陷入長時間的沉默,有的當場開始流淚,有的會恍然大悟,還有的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行動…..

所謂的自我進化,可能正是起始於這樣一些很微妙的覺察。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小的動力,就如同混沌系統中的蝴蝶振翅,卻足以在未來醞釀成一場自我進化的颶風。

U型沙盤提供了一個思考框架

U型沙盤之所以對進化起到助推作用,背後是一個多維度的思考框架。在模型搭建好之後,教練會帶領體驗者分別站在沙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從當下的情境出發,分別代入欣賞、挑戰、改變、學習四種不同的視角,對自己做全方位審視,從而激發對當前的處境新的認知和理解。

有朋友在體驗之後告訴我,每換到一個新的方位,不同角度去看自己模型的時候,感覺會非常的不同。原來靠自己很近的,在這個角度看有了一定的距離;原來認為離的很遠,永遠都夠不著的,這麼看看其實可能是自己想像的距離。自己也會因此,對所面對的現狀,產生完全不同的認識。

自我進化的關鍵,是跳出你的劇本

自我進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夠察覺到,每時每刻,你都在無意識地按照既定的劇本在演出。這個劇本就是我們目前所能夠達到的認知局限,包括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對世界的認知。

你身邊一切被你稱之為生活的事物,

都是一些不如你聰慧的人創造的。

而你,可以改變這一切。

你可以做出自己的影響。

你可以憑自己的雙手

創造出給予別人福祉的事物。

一旦你意識到這些,

你將與眾不同。

——約伯斯

然而,幸運的是,劇本是你自己設計的。一旦你看清了這一點,你就擁有了選擇的自由。選擇從那架慣性的馬車中跳下來,不再讓它綁架你。

現實世界中的改變,總是困難重重。然而當我們面對沙盤時,心態就會輕鬆很多。你想要自己的世界未來變成什麼樣子,那就在桌子上挪動那些玩偶和線團,去掉自己覺得不好的東西,加上喜歡的元素,就像是在玩遊戲一樣,怎麼舒服怎麼擺。

這種隨心所欲的輕鬆感覺,會讓我們很容易進入到約伯斯所說的創造力空間。在這樣一個無限可能性的空間裡,親自動手去設計未來,就好比一場好玩的自由創作。

割裂→ 和諧:調整之後的這個新的畫面讓我感覺舒服多了,我把自己拿出來放在了最下面,然後把黃色絨線團展開,用我心之所向的追求,去支持到我身邊的人,這就是我想要的未來!

經歷了四個視角的深度反思,當人們最終在沙盤中親眼看到,自己重新設計的未來畫面時,帶來的力量是非常具有衝擊力的,有人會忍不住跳起來歡呼,為自己歡呼,為未來歡呼。

為了進一步鞏固行動,沙盤的最後一步,還要再落地到更加直接清晰的行動。對比改變前和改變後的差異,教練會帶領你去發現,現實中到底你需要做哪些,讓你想要的未來變成現實。

最後的話

一位馬拉松愛好者,在做完U型沙盤之後,跟我分享說這個體驗和獨自跑步時進入的狀態很像。當身體克服了長時間奔跑的疲憊,進入自動巡航狀態的時候,意識就開始鮮活起來。天地之間,只剩下自己跟自己在說話,很多的自我反思和深度對話,開始自然的湧現出來,非常美妙。

U型沙盤就是一面鏡子,讓人們可以看見自己,跟自己的鏡像對話,然後從不同角度去審視。它通過簡單樸素的素材,把不可見變成可見,把不可言說的變成可以交流的,把潛意識浮現成意識,這本身,就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而覺察一旦產生,就是不可逆的了。這種的力量從心而發,很多時候不改變更難過,於是人就開始一點點改變了。

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有所觸動,希望你一定不要放棄自己親自試一試,否則什麼都將不會發生。我花了很久才開始明白,知和行,本來就是同一個東西的兩個觀察角度。全然的知就是行,否則就是知的不夠深,還自以為知,是所謂“知之真切篤實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即是知“。

行動的人必然會犯錯,但也正因如此,“進化”才會發生。讓我們一起,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做起!

作者:雷蓓蓓,網易專案管理專家,《網易一千零一夜》核心作者,10多年互聯網從業經驗。先後負責過雲存儲、輕博客、雲計算、雲閱讀、漫畫、雲課堂、美學等產品的專案管理工作

本文由 @網易杭研專案管理(微信公眾號:NetEasePM)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