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石泉:六項措施助推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石泉縣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緊扣“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目標, 扎實開展“評星晉級、爭創雙強”活動, 以創建促規範、以晉級促提升。

建立包聯制度。 每個縣委常委聯繫1個非公企業或社會組織, 18個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各鎮、各相關單位黨組織領導包抓至少1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聯繫點, 進行精准指導。 縣委組織部每季度下發任務清單, 每季度開展1次黨建工作督查, 讓相關責任單位能主動對號入座, 對標落實, 形成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格局。

強化隊伍建設。

為解決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活動開展難、黨務幹部能力不足問題, 縣委組織部對145個非公企業和100個社會組織下派了136名党建工作指導員, 6名黨組織書記、6名第一書記, 實現了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党建指導員全覆蓋。 同時, 非公企業黨組織採取“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方式, 委員均由中層以上管理幹部擔任。

發揮黨員作用。 大力開展“雙培養”活動, 通過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 擴大黨組織的影響力, 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引導廣大職工特別是骨幹職工積極向黨組靠攏, 促使黨員隊伍不斷壯大;推行黨員積分制、承諾制、評議制, 在黨員隊伍中廣泛開展“三亮三當三滿意”活動(亮身份、當先鋒、讓組織滿意;亮業績、當骨幹、讓企業滿意;亮承諾、當摯友、讓員工滿意),

激發黨員的內在活力, 使黨員發揮帶頭示範作用。

規範組織生活。 非公企業黨組織能夠按照“六有”標準, 建設黨員活動室, 為黨員的教育管理、開展活動提供保障。 持續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發展黨員、黨組織換屆、民主評議等黨內制度, 針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存在學習方式不靈活、集中學習難統一、自學時間難保證、學習效果不明顯等問題, 創新開展“微信群裡線上學, “生產一線”競賽學, 活動陣地集中學的“三學”模式, 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黨日”活動, 真正讓黨組織“活”了起來。

落實經費保障。 建立多元化投入的黨建經費保障機制, 全額返還非公企業黨員黨費用於支部活動經費, 從縣黨費列支20萬元對23個新組建的、18個二星級以上的、16個活動陣地達到“六有”標準的黨組織、以及50名考評為優秀、稱職的“第一書記”和党建指導員進行了獎補。 同時, 縣財政撥付33.34萬元為單獨和聯合組建支部的非公企業黨組織給予5000元黨建工作經費、每名黨員100元教育培訓經費, 確保了非公企業黨組織開展活動有經費、提升服務有條件。

助推脫貧攻堅。 引導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主動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深入開展“黨建引領•助力脫貧”主題活動, 大力推行“支部+X+貧困戶”“支部連線上上”等脫貧模式, 促進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

如嘉晟公司黨支部採取“支部+基地+貧困戶”模式, 與11個鎮88個村2051戶貧困戶簽訂訂單農業;53個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志願服務、免費義診、“三留守”人員關愛等工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新民風建設得到充分彰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