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庸才之袁紹,一手好牌打稀爛,輸的褲子都不剩了

我們都知道三國裡資源條件最差的就是劉備了, 因為長了一副奇大的耳朵, 還被世人稱為“大耳賊”。 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但是這個後代沒有什麼作為, 咱不說改朝換代, 就說說這中山靖王的兒子就有一百多個, 到了劉備已經過去了近三百年, 可想而知這中山靖王劉勝到底有多少個後代了。

就因為這麼點和皇家的關係, 但是人家多半是不認的, 都是表面客氣一聲“劉皇叔”。 面子上一定要過得去。 到了後來, 劉備到處奔波, 四處求人, 漂泊流浪, 可以說他的事業是自己一點點的打拼出來的。

孫權當然也不容易, 以前孫堅是給袁術當打手的, 為了打黃祖, 還丟了性命。

曹操呢?條件還不錯, 是個官二代, 他父親曹嵩做過大司農, 這是個肥差, 所以撈了一大筆錢, 才引出後來搬家招來了殺身之禍。 曹操的起家也是用這筆錢財來招兵買馬, 不過呢,

有錢歸有錢, 在那個年代, 他家只能算是土豪, 算不上是士家大族, 也算不上達官貴族。

什麼叫做士家大族?袁紹才算是。 袁氏四代人有五人位居三公, 而袁紹也居三公之上, 其家族有“四世三公”之稱。 士族在那個年代的作用就是具有巨大的號召力。 要不然怎麼關東聯盟打董卓的時候, 奉袁紹為盟主。 而不是別人。

這也是當初袁紹為什麼能說動何進殺宦官, 而曹操說不動。 而且郭嘉和荀彧最開始都是投奔袁紹的原因。 那麼現在我們知道了, 三國裡各項條件最好的就是袁紹了。 他本來有三次機會掌控天下。

第一次, 就是指使何進誅殺宦官。 這是一個好機會, 當時袁浩和何進都掌握了兵權, 而且皇帝又年幼, 成功的概率是很大的。 當時何進又給了袁紹京城裡最重要的官職, 就是想讓袁紹放手去幹。

要是此時袁紹下定決心, 殺完了宦官, 就立下了不世之功勞, 那些被迫害的士族肯定對袁紹感恩涕零。 接下來, 袁紹再加把火, 說不定天下就收歸囊中了。

第二次, 是酸棗之盟。 當時袁紹身為聯軍盟主, 只要振臂一呼, 洛陽和天下就改姓“袁”了。

可是, 袁紹沒有, 他在酸棗停了下來。 當時只有曹操和孫堅沖了上去, 可是曹操被打了回來, 孫堅到的時候, 洛陽已經是已經成了廢墟, 可是這廢墟中, 孫堅都撿了一個穿過玉璽回來。 這是袁紹錯過第二次機會。

第三次就是官渡之戰了。 這一戰袁紹從實力上來看, 就是不用打都是必勝的。 只要自己不亂, 曹操處於亂戰中的中原, 累都累死曹操。 可是他非要打, 打就打吧, 實力上來看也是必勝的。 哪怕最後曹操火燒他糧倉, 袁紹只要穩住陣腳, 及時增兵也是有機會勝利的。

就算是官渡大敗之後,袁紹要是能回去總結教訓不殺田豐,他還是有跟曹操一鬥的機會,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就這樣三次大好的奪取天下的機會都被袁紹給錯失了,想想都覺得實在是太可惜了,一把好牌打的是稀爛,最後輸的褲子都不剩。這也能從側面反映曹操是多麼聰明睿智,能從必敗的情況下,選擇出一條最正確的路,歷史的選擇總是最公平的。

及時增兵也是有機會勝利的。

就算是官渡大敗之後,袁紹要是能回去總結教訓不殺田豐,他還是有跟曹操一鬥的機會,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就這樣三次大好的奪取天下的機會都被袁紹給錯失了,想想都覺得實在是太可惜了,一把好牌打的是稀爛,最後輸的褲子都不剩。這也能從側面反映曹操是多麼聰明睿智,能從必敗的情況下,選擇出一條最正確的路,歷史的選擇總是最公平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