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不知道,應該過成什麼樣子”

01

隨著大四學長學姐們陸續考研結束, 有那麼一瞬間, 覺得自己披荊斬棘上路, 還未凱旋, 就想把自己的心得傾囊相授, 卻也擔心,

一不小心就領錯了路。

聽了kk的演講, 內心的激動是有的, 但是也會質疑自己:真的能做到麼?要不要留一個planB?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看到這裡的人, 都會有我糾結的複製, 不喜歡自己的專業, 覺得學了三年了也沒學到什麼, 想到考研繼續深造, 又覺得格外枯燥無味。

想著自己曾經喜歡的專業, 或者聽說別人的專業有趣實用, 還有很多工作機會, 心裡不免癢癢, 躍躍欲試。

這樣的感覺, 我真的持續了很久, 覺得自己的專業研究馬克思主義, 學習中國哲學西方哲學, 學習邏輯美學文化, 超級反感, 就像《我在未來等你》中的劉大志, 在一所大學中講著人人都想逃的思修毛概, 那種日子一眼望到頭, 絲毫沒有盼頭。

看到現在火熱的新媒體寫作,

很多人通過文字就能變現, 有自己的粉絲群體, 出自己的書, 真的有很多的瞬間想要跨考, 考新聞與傳播, 學中文, 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是在查資料的過程中, 我看到很多跨考失敗的例子, 要求看大量複雜的專業書, 要具備過硬的實操能力, 有的名校甚至不招跨考生。

瞭解了情況之後, 我問了自己幾個問題:我是真的喜歡這個專業嗎?喜歡是不是比較熱門, 方便就業?能夠接受潛在的歧視, 勇敢堅持下去嗎?如果接觸了之後, 覺得和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 會不會後悔?

每一個問題我都寫下來, 後面又寫上自己的答案, 事實是我承擔不起, 我會後悔, 但我現在不堅持, 可能只是遺憾。

對我而言, 後悔更甚, 所以這個想法就悄悄失蹤了。

選擇了走過一半的路, 而且在過程中, 我覺得堅持下去沒有那麼難, 只是自己沒有真正熱愛過。

02

想到這個話題, 是最近真的有太多人問我了:怎麼可以那麼堅定做自己。

其實我並不覺得自己堅定, 我只是跟著指示牌, 走的不是最有趣最生動的路,

但是很穩定很簡單, 我試著讓自己愛上這樣的生活。

之前和達令姐語音的時候, 她問我, 你怎麼看待大家把你當做同齡人的榜樣?

我說有嗎?可我覺得自己還差得遠呢。

因為平時總是和哥哥姐姐輩的朋友聊天, 所以對很多東西都會有更深刻的瞭解, 看過很多人和事, 才知道自己很普通呀, 不諳世事, 所以喜歡去嘗試呀。

這麼久了, 我知道自己唱歌不好聽, 畫畫不夠好, 體育不夠厲害, 但我知道自己能夠去寫文章, 帶動很多同齡人。

這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但是認清自己, 這真的很重要。

03

前幾天晚上十一點多的時候, 還有一個學妹在後臺問我:

學姐你好!我很迷茫, 覺得在這個高科技社會裡, 應該學點關於互聯網的, 醫學方面的, 我是理科生, 但是本人非常喜歡文學, 想學中文系, 但是感覺很死板, 沒前景, 感覺你的筆風很清新, 很喜歡, 請您在百忙之中能夠回復我, 謝謝。

我以為是大學生又陷入了迷茫, 但覺得她這樣的狀態和我挺像的, 就告訴她, 不用功利性太強, 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喜歡什麼要看能不能做下去。

像我喜歡文學,但是我知道自己比不過專業的,硬磕下去也許會讓我厭煩,那我就把文學當做副業,努力做好自己的考研。

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看到她的回復,是高三學生呢,謝謝學姐。

這些隻言片語的感受,是我走了很多彎路的心得,能夠幫助到她,也很欣慰了。

如果我在高三的時候也有人告訴我這些,我會更通透地度過大學吧。但是,這些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可以雲淡風輕地面對了。

04

看到一個大三的同齡人說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沒有辦法專心學進去,但是又不確定自己的興趣能不能支撐自己。

她把這比喻為抓娃娃,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而金錢不能帶給她同樣的價值,也許自己真正愛上的是抓娃娃的浪漫。

人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質疑自己腳下的路,總會想如果當初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現在會不會不一樣。

走了,就別猶豫,不一樣的精彩,不一樣的人生,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看過一句話:辨別出生活的拐點,在不斷長大、不斷和歲月握手言和的過程中,把那些小心思和成長的坑坑窪窪提煉萃取成更深刻的東西,這就是成長。

別人說的好不一定是真的好,你是成年人了,應該有自己的判斷,並且學著為自己負責。

我也只能做你的樹洞,人生還是要自己體驗把檸檬榨成果汁的驚喜呀。

作者:一個悅己

喜歡什麼要看能不能做下去。

像我喜歡文學,但是我知道自己比不過專業的,硬磕下去也許會讓我厭煩,那我就把文學當做副業,努力做好自己的考研。

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看到她的回復,是高三學生呢,謝謝學姐。

這些隻言片語的感受,是我走了很多彎路的心得,能夠幫助到她,也很欣慰了。

如果我在高三的時候也有人告訴我這些,我會更通透地度過大學吧。但是,這些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可以雲淡風輕地面對了。

04

看到一個大三的同齡人說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沒有辦法專心學進去,但是又不確定自己的興趣能不能支撐自己。

她把這比喻為抓娃娃,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而金錢不能帶給她同樣的價值,也許自己真正愛上的是抓娃娃的浪漫。

人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質疑自己腳下的路,總會想如果當初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現在會不會不一樣。

走了,就別猶豫,不一樣的精彩,不一樣的人生,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看過一句話:辨別出生活的拐點,在不斷長大、不斷和歲月握手言和的過程中,把那些小心思和成長的坑坑窪窪提煉萃取成更深刻的東西,這就是成長。

別人說的好不一定是真的好,你是成年人了,應該有自己的判斷,並且學著為自己負責。

我也只能做你的樹洞,人生還是要自己體驗把檸檬榨成果汁的驚喜呀。

作者:一個悅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