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經常便血?警惕這可能是消化道癌症的徵兆!

本文共計1153字, 閱讀本文僅需1分鐘!

老李今年50多歲了, 從年輕開始就一直有痔瘡, 在便秘嚴重的時候還會發生便血, 便血顏色呈鮮紅色,

因為身體沒有什麼不適, 老李也就一直沒放在心上。 但最近幾個月, 老李出現持續的腹部不適, 經常會腹痛、腹脹, 糞便中出現了膿血和黏液, 不得已老李來醫院做檢查。 經檢查後才發現, 老李原來是得了大腸癌。

經常便血, 需警惕消化道癌症!

便血,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出現過,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症狀, 多見於下消化道出血。 便血相當常見, 很多人都會不以為然,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僅僅擔心出血多了會引起貧血。 其實, 便血的最大隱患在於它有時可能是消化道癌症的一種信號,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千萬不能對便血掉以輕心!

如果糞便中出現膿血或黏液, 血液顏色呈紫色或暗紅色, 且帶有惡臭氣味, 則就要考慮腸道腫瘤尤其是大腸癌的可能性。 對此, 最好還是儘早去醫院做篩查, 以儘早排出癌變隱患。

當然了, 並不是說便血就是消化道癌症, 便血有時還可見於其他很多消化道疾病出血, 如痔瘡、肛裂、結腸息肉、大腸炎症性疾病、小腸疾病, 以及胃、十二指腸出血時,

如果出現多、腸蠕動快時也可表現為便血。 在這些表現中, 成人最常見的而是痔出血, 兒童最常見的是息肉出血。 此外, 白血病、血友病、維生素C缺乏也是造成便血的原因。

各種常見的胃腸出血性疾病的便血特點是什麼?

不同疾病出現的便血特點主要取決於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與血液在腸道停留的時間,

如果出血部位越低、出血量越大、排出越快, 則糞便顏色越顯鮮紅, 反之則可能顏色越暗。 常見的主要有以下6種:

胃、食管疾病:當胃和食管大量出血時, 可能出現的便血呈發黑的顏色;

痔瘡:痔瘡便血時顏色常為鮮紅色, 不與大便相混, 且附與大便表面。 也可表現為排便前後滴血, 嚴重時呈噴射狀, 多在排便特別是便秘時發生;

肛裂:便血量較少, 多隻在紙上發現, 也可出現排便時滴血, 多變時多伴有肛門劇痛, 以至於不願排便;

息肉:大便時無不適感, 糞質正常, 血常附於便便表面或是變厚滴血, 多見於兒童;

大腸炎症性疾病:可由急性、慢性之分, 除了大便次數和性狀改變外,

還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 如腹痛、腹瀉、全身乏力等;

大腸癌: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黏液血便, 和糞便混在一起, 而且便意頻頻, 有時卻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 如果癌腫離肛門越遠, 便血發生率就越低。 直腸癌越80%有便血, 而盲腸癌發生便血的概率則為30%。

寫在最後

引起便血的疾病有這麼多, 一旦出現便血, 其實很難判斷到底是哪種疾病。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 一定要對便血提高警惕, 一旦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血便, 應儘快去醫生檢查, 除了要做糞便常規檢查外, 還可以使用結腸鏡檢查、鋇餐和腹腔動脈造影等。 此外, 如果出血量很大或持續便血, 還應及時調整飲食, 如忌酒類、辛辣刺激、油炸、生冷、堅硬的飲食, 多吃清淡、易於消化的食物。

多吃清淡、易於消化的食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