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中國抗日英雄,殉國70多年,如今遺首仍在烈士陵園中流血水

文|歷史追不停

他是中國抗日英雄, 殉國70多年, 如今遺首仍在烈士陵園中流血水。

如果你現在去往哈爾濱烈士陵園, 你會看到園內兩座漢白玉與花崗岩貼面墓室格外莊嚴肅穆, 四周青松環繞, 鬱鬱蔥蔥。 打開墓室的特製歐式鐵門, 大家可以瞻仰到中國抗日英雄、東北抗日聯軍著名將領汪亞臣的遺首。 據介紹, 他的遺首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歷經半個多世紀滄桑依然保存完好。 汪亞臣是誰?他的為何只有遺首呢, 他的身體又在哪裡?帶著重重疑問, 請跟隨小編的步伐, 讓我們去一探究竟吧。

1911年, 汪亞臣出生在山東蓬萊縣。 因為小時候經常吃不飽, 所以在他幼年的時候, 就曾舉家逃荒到了黑龍江省五常縣。 之後, 他在13歲的時候給地主放豬, 15歲的時候就去當了伐木工人。 後來, 他被土匪看中了, 並強行被拉入了夥。

1929年, 吉林東北軍26旅34團殲滅土匪團隊, 並收留了汪亞臣。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 他和幾個愛國青年, 因不滿部隊投降於日本, 所以持槍逃走了。

1935年2月, 汪亞臣聯合反日山林隊的首領及附近群眾700餘人, 召開了抗日大會, 成立反滿抗日救國義勇軍。 汪亞臣被選為“領袖”。 隨後, 汪亞臣在會上就號召各抗日武裝聯合起來, 徹底打敗日本帝國主義。

1936年9月18日, 汪亞臣的部隊更名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 此時, 他的部下已經發展到19個團, 共計1000多人。 隨後, 小日本對我國發動了全面進攻。 汪亞臣率部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頑強作戰, 給敵人造成大量傷亡, 極大鼓舞了當地人民的抗日鬥志。

1941年1月29日, 汪亞臣曾率軍部32人到達頂子山。 淩晨, 因叛徒告密, 他們被日偽軍包圍。 汪亞臣立即命令部下突圍, 自己則帶領不足10人進行掩護。 可是此時, 敵人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突圍人員均遭不幸。 汪亞臣馬上帶人前去援救, 汪亞臣胸部、腿部多處中彈。 被捕後, 年僅30歲的汪亞臣犧牲了。 他的頭被敵人砍了下來, 一直泡在藥水裡。 70多年過去了, 如今遺首在烈士陵園中仍流血水。

新中國成立後, 當地人民為紀念汪亞臣烈士, 於是將他犧牲前率部留駐的村子更名為雙龍村。 近些年來, 有人在瞻仰汪亞臣將軍的遺首時, 發現其膚色泛紅, 藥水也呈紅色。 當詢問工作人員時, 得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回答:遺首的確有血水滲出,

原因不明。

筆者認為:人死了就應該入土為安, 不應該再貢世人觀賞, 更何況是民族英雄, 讓我們一起向他致敬吧。 因為當時有這樣一群人, 為了國家和民族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才換來我們如今美好的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