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自己是如何讓孩子一步一步脫離自己預判的。

01

脾氣爆發的原因

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 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

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 就如同給他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 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 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 必有一個問題父母, 這是鐵的規律。

孩子的問題, 幾乎都是家長的問題, 只是很多父母不願意去看見自己的問題, 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修理孩子。

再有靈性的孩子, 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後, 都會走向消極、悲觀的世界, 這是不可避免的。

什麼樣的環境, 造就什麼樣的孩子。

愛發脾氣的父母, 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 孩子長大後, 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 嚴重的很可能會有精神病傾向。

當這樣的孩子長大, 為人父母時, 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 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 這時, 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

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脾氣不好, 讓孩子不敢親近, 不敢跟你敞開心扉, 時刻處在擔心受怕中。 孩子沒安全感, 成長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父母應多給孩子耐心、寬容和信任空間。 雖然看著孩子犯錯而不馬上糾正, 很考驗父母的承受力, 但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自我反省、自我糾錯的過程,

我們應尊重孩子享受這個過程的權利。

02

如何控制致自己

隨便發脾氣就像到處扔垃圾, 是非常不好的行為。 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與其發火動怒, 不如好好溝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完, 不要一上來就火冒三丈:你怎麼還沒寫?天天就知道玩!等等。

孩子會因此而好好寫作業嗎?當然不會, 孩子會更抵觸寫作業。

如果你想達到想要的效果, 你可以這樣說:你不按時完成作業, 我真的很難過。 如果你能在半小時內把作業寫完, 我會覺得很開心。

直接表達自己的意願、情緒和感受, 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 讓感情自然順利地流動。 這樣做, 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 讓家中充滿情感和溝通, 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 看上去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 當我們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時, 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就會觸手可及。

一味地壓抑、克制脾氣不是最好的辦法。

情緒是無法壓抑的, 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爆發。

更好的做法是, 學會真誠地面對自己的情緒, 認識到:我自己情緒管理不好與孩子無關。

曾經做企業的時候, 老太太處理自己脾氣時有一個成功經驗, 就是凡遇到不順心的事, 就在辦公室對著電腦, 把心裡的想法敲出來。 等把所有的怒氣、怨氣、壞脾氣一股腦兒寫出來後, 心中也平息了許多。

這不僅是疼惜自己的一個舉動, 也是高效率處理情緒的實用方法, 能夠讓我們的思想騰出更多“記憶體空間”去幹有意義的事, 效果非常好。

數理化 來陽光

更多詳細知識點請加ygxx20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