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博弈論:袁世凱的兒子才是最想當皇帝的人

 

文/喜馬拉雅

大家知道什麼是知識階次原理嗎?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如何用好這一原理呢?知識階次原理在我們領導決策當中該如何使用?

大家可能覺著我現在不是領導, 講領導決策, 對我來講有什麼用?

其實我們這裡所講的領導決策不是說你不是領導, 就不需要懂得這個。 一個方面, 我們大家以後逐漸的都會走上領導崗位。 另外一個, 即使你現在是下屬, 你也需要設身處地換位元思考, 領導會如何來做決策。

領導做決策該如何用好知識階次原理?

首先, 我們要清楚的一點就是領導做決策的時候, 他所掌握的知識階次是高呢還是低呢?也就是說領導做決策的時候, 他所掌握的知識階次, 比我們普通人、比我們下屬, 他的知識階層是高一階, 還是低一階呢?

很多人可能都會想, 一定是高一階。 我們經常講領導的角色很高明、很英明, 他所掌握的知識階次,

一般來講比我們大家要高一截。 其實在工作和生活當中, 你會發現往往不是這個樣子的。

為什麼呢?一般來講, 領導身居高位, 他對於下面發生了什麼情況並不瞭解, 也就說他有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是基本事實。 這樣一來的話, 他的知識階次其實是零階。

如果你是下屬, 你對基層發生的情況就在你身邊, 你可能是清楚的, 你知道, 他就不知道。 所以說一般來講, 領導所掌握的知識階次其實是零, 或者說是比我們大家所掌握的知識階次低一階。

但是即使低一階也不要緊, 原因是什麼?原因就在於儘管領導不知道這件事情, 但是會有人向他報告這件事情。 這樣一來的話, 當別人報告給領導, 當他的下屬, 當他的秘書,

當他的司機把這件事情報告給領導之後, 領導就知道這件事情。

在這個意義上來講, 一般來講領導知識階次的提升, 是靠別人向他打報告他才知道的。 但是你會發現, 對於很多領導來講, 同樣一件事情, 張三跑過來向領導報告, 領導可能不相信, 認為是胡扯, 而李四跑過來向領導報告, 領導反倒會相信。

領導容易相信他親信的話。 親信這個詞大家可以看到, 在我們漢語當中, 他的意思很形象, 也就是說只有你是領導親近的人, 他才會相信你, 你和領導不那麼親近, 他可能都不會相信。

這樣一來, 如果說領導總喜歡偏聽偏信, 總相信他的親信告訴他的事情。

意味著什麼呢?其實我們很多人可能會想到說, 他的親戚可能會欺騙他,

其實也不見得, 而在於親信告訴他的事情, 他知道了, 而他原來不知道, 他的知識階次從零變成一了。

這樣一來的話, 秘書和司機就具有了二階知識。 領導的親信所掌握的知識階次就比領導高一階, 也就是說他的親信知道“領導知道什麼事情了”。

這樣一來, 領導的親信就比領導技高一籌, 就可以去利用這樣一個高一階的層次去操縱領導的決策。

原來他才是最想當皇帝的那個人

這方面有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 大家知道袁世凱搞復辟鬧劇, 當然現在的歷史的學家也在考證, 我們很多人說他搞復辟, 是因為他想當皇帝。

其實你會發現還有一個人比袁世凱更想當皇帝, 那這個人就是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

他比袁世凱其實更想當皇帝。

為啥他更願意推動袁世凱去當皇帝呢?因為只要袁世凱能當皇帝, 袁世凱當時年齡都已經很大了, 那以後他就可以接著做皇帝, 袁世凱當不上皇帝, 他也當不成。

所以袁克定為了讓袁世凱相信當皇帝是民心所向, 就專門偽造了一份順天時報。 當時袁世凱是每天都要讀順天時報。 袁克定專門為這個袁世凱辦了一份特殊的順天時報。

袁世凱讀到的順天時報和市面上正常發行的順天時報內容不一樣, 儘管抬頭等等是一模一樣的, 但裡面的內容是專門為袁世凱一個人準備的, 讓袁世凱讀到各地群眾的來電, 擁護他當皇帝。 所以這樣一來, 袁世凱認為他當皇帝是民心所向。

後來大家知道, 由於袁世凱的三女兒袁靜雪意外的發現袁世凱看到的順天時報和外面市面的順天時報不一樣,這個事情後來才被揭穿。

大家可以看到,袁克定肯定是袁世凱心目當中的最相信的人,是他的親信。他就利用這樣一個親信的地位,去壟斷了袁世凱的資訊來源,然後操縱袁世凱所做的決策。

以上就是我們看到在民國時期鬧出的這樣一個笑話。

袁世凱的這個笑話實際上是告訴我們,領導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記住,當年長孫皇后勸告李世民的一句話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做領導,要廣開言路

也就是說當領導的越是偏聽偏信,不在於別人會向你報告假的資訊,而在於當你知道這個資訊的時候,對方“知道你知道這個資訊”。換句話說,你的決策就很容易被對方所操縱。

在這個意義上來講,當領導的其實應該是廣開言路,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這樣一來,你的決策才能不會被操縱。

實這個道理不僅是對於我們說大家以後當領導,走上領導崗位做決策使用的,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大家做其他方面的決策也是一樣的。

比如說我們炒股,很多人可能缺乏金融知識,對於自己去買什麼股票沒有信心,在這種情況下的話,往往願意去打聽消息。

但你會發現,當你按照這個消息來炒股的話,更容易賠錢。原因是什麼?原因就在於當你知道某某股票是好股票的時候,有人知道“你知道某某股票是好股票了”。

為什麼這麼講?你要想一想,你為什麼能夠知道某某股票是只好股票這個消息?

你之所以能知道是因為有人希望你知道你才能知道,如果不希望你知道的話,你是得不到這個消息的。

為什麼他希望你知道呢?他希望你知道,想讓你去買,他好借機向外出貨。所以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按照打聽消息去買賣股票的話,你會發現你打聽到的消息讓你具有了一階知識,看上去是改善了,但是由於有人在二階知識上面,讓你的決策又被操縱了。

在我們獲得一些消息的時候,不管是炒股還是其他方面的消息,得到一個消息的時候,要想一想,你知道這個消息了,那麼有沒有人知道你知道這個消息。一旦有人知道你知道這個消息的話,你的決策是有可能被操縱的。

要想避免我們的決策被別人所操縱,我們大家最好要掌握比別人高一階的知識。也就說這就是我們所講的技高一籌。你所掌握的知識階次一定要比對方高一階。這個就是知識階次原理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一個應用。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比別人高一階,操縱別人的決策,而不是被別人操縱。

——end——

專輯:清華名師王勇:活學活用博弈論

主播:清華王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

關於喜馬拉雅

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5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由於袁世凱的三女兒袁靜雪意外的發現袁世凱看到的順天時報和外面市面的順天時報不一樣,這個事情後來才被揭穿。

大家可以看到,袁克定肯定是袁世凱心目當中的最相信的人,是他的親信。他就利用這樣一個親信的地位,去壟斷了袁世凱的資訊來源,然後操縱袁世凱所做的決策。

以上就是我們看到在民國時期鬧出的這樣一個笑話。

袁世凱的這個笑話實際上是告訴我們,領導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記住,當年長孫皇后勸告李世民的一句話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做領導,要廣開言路

也就是說當領導的越是偏聽偏信,不在於別人會向你報告假的資訊,而在於當你知道這個資訊的時候,對方“知道你知道這個資訊”。換句話說,你的決策就很容易被對方所操縱。

在這個意義上來講,當領導的其實應該是廣開言路,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這樣一來,你的決策才能不會被操縱。

實這個道理不僅是對於我們說大家以後當領導,走上領導崗位做決策使用的,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大家做其他方面的決策也是一樣的。

比如說我們炒股,很多人可能缺乏金融知識,對於自己去買什麼股票沒有信心,在這種情況下的話,往往願意去打聽消息。

但你會發現,當你按照這個消息來炒股的話,更容易賠錢。原因是什麼?原因就在於當你知道某某股票是好股票的時候,有人知道“你知道某某股票是好股票了”。

為什麼這麼講?你要想一想,你為什麼能夠知道某某股票是只好股票這個消息?

你之所以能知道是因為有人希望你知道你才能知道,如果不希望你知道的話,你是得不到這個消息的。

為什麼他希望你知道呢?他希望你知道,想讓你去買,他好借機向外出貨。所以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按照打聽消息去買賣股票的話,你會發現你打聽到的消息讓你具有了一階知識,看上去是改善了,但是由於有人在二階知識上面,讓你的決策又被操縱了。

在我們獲得一些消息的時候,不管是炒股還是其他方面的消息,得到一個消息的時候,要想一想,你知道這個消息了,那麼有沒有人知道你知道這個消息。一旦有人知道你知道這個消息的話,你的決策是有可能被操縱的。

要想避免我們的決策被別人所操縱,我們大家最好要掌握比別人高一階的知識。也就說這就是我們所講的技高一籌。你所掌握的知識階次一定要比對方高一階。這個就是知識階次原理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一個應用。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比別人高一階,操縱別人的決策,而不是被別人操縱。

——end——

專輯:清華名師王勇:活學活用博弈論

主播:清華王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

關於喜馬拉雅

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5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