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話|性侵、性騷擾:爭議與現實

隨著事態發展, 對“瀋陽涉嫌性侵門”也出現了一些不同聲音;一些關注此議題的人士認為, 公眾認知當中存有不少誤區, 重重迷霧有待撥開

記者 王和岩

(本文共5128字, 訂閱後可暢讀全文)

延燒數日的“瀋陽涉嫌性侵門”, 並未隨當事人北大前教授瀋陽的否認平息。 繼一位女生實名指控瀋陽曾經對其性騷擾後, 曾為北大學子、當事人高岩的同學、目前在美國衛斯理安大學任教的王敖表示希望更多受害者站出來發聲。 此舉引發了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 63歲的瀋陽, 曾任南京大學文學院語言學系系主任,

博士生導師, “長江學者”。 最近被自己的學生、北大校友李悠悠舉報20年前在北大中文系任教時, 曾性侵北大中文系1995級女生高岩並致其自殺, 年僅21歲。 瀋陽則聲明稱舉報為惡意誹謗。

中國對於性騷擾行為在公共話語體系中的反思來得遲。 什麼是性騷擾?性騷擾與那些“無意識、善意”的不當舉止之間的界限在哪裡?是否對正常的社交造成困擾?如何認識中國的反性侵和性騷擾的維權困境?一些關注此議題的學者認為, 公眾認知當中存有許多誤區, 重重迷霧有待撥開。 就上述問題, 財新記者採訪了兩位元女性問題研究者。

........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g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