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4歲小胖墩夢中沒了呼吸!爸爸發現時已身體冰涼!醫生:孩子腰圍很重要!

“小孩子哪來的腰!”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聽家長說過這句話

其實, 小孩不僅有腰

而且腰的尺寸還很重要!

這不僅關乎身材的好壞

還和孩子未來幾十年的健康密切相關

1

4歲男孩腰圍95公分

睡眠時呼吸暫停去世

江西男孩小海, 爸爸媽媽帶著他來浙大兒院看病時, 他才4歲7個月。 5歲不到的小朋友, 腰圍已經達到95公分, 快趕上成年人了, 身體品質指數(BMI)超過35, 屬於重度肥胖。

檢查顯示, 小海已經有各種肥胖引起的代謝性疾病, 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 一個都沒落下。 除此之外, 他還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晚上睡覺的時候鼾聲如雷。

部分檢查的結果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出來, 於是小海一家決定先回老家, 但回家的路中悲劇就發生了。 他們在回家途中住進了一間旅館, 當天夜裡3點多, 小海爸爸從夢中驚醒, 覺得不大對勁, 兒子熟悉的打鼾聲消失了, 房間裡安靜得可怕!

他馬上起來去看鄰床的兒子, 發現小海呼吸已經停止, 一個年輕的小生命就在睡眠中離開了。

2

13歲之前如果減肥成功

不會增加成年患病風險

浙大兒院副院長、內分泌科主任傅君芬教授說, 像小海這種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壓及血脂異常等集結的臨床症候群統稱為代謝綜合征(MetS),

是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重大慢病的共同土壤和早期階段。

然而, 我國兒童青少年MetS發病機制不明確, 診斷標準缺乏, 為其防治帶來極大困難。 2009年起, 傅君芬教授帶領團隊圍繞兒童青少年MetS開展了長達10餘年的系列研究。

團隊在22197例7-16歲的中小學生中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 最終制定出一套以腰圍和身高的百分比作為參數的標準。

傅君芬教授解釋說, 選擇腰圍是因為腰腹的數值最能反映內臟脂肪堆積情況。 脂肪堆積在內臟, 更容易誘發二型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加入身高這個參數, 則是考慮到孩子還在生長發育階段, 僅僅看腰圍會有所偏差。

按照標準, 男孩不限年齡, 腰圍/身高應小於0.48;女孩6~10歲不超過0.48, 10~16歲不超過0.46。 家長們可以拿出皮尺量一量, 看你家的娃有沒有合格。

最近, 一個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項38年佇列研究。

研究稱, 7歲就胖起來的小胖墩們, 如果能在13歲時成功減肥, 那麼30-60歲的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與正常人無異;如果拖到17歲才瘦下來, 發病風險就會上升47%, 但也遠遠低於一直胖下去。

所以, 一旦孩子超出上述標準, 那家長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 儘快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

領導說了!

你給大小新聞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