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雞痘爆發惹人愁 那具體要怎麼防治呢?

雞痘(Avian Pox)是由雞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傳染性疾病, 其特徵是在無毛或毛少部皮膚(尤以頭部皮膚)發生痘疹, 繼而結癡、脫落;或口腔和咽喉粘膜發生纖維素性壞死性炎症, 常形成假膜, 故又稱雞白喉。 該病在集體或大型養雞場易造成流行, 可使增重緩慢, 雞體消瘦;產蛋雞受感染時, 產蛋量暫時下降。 若併發其他傳染病、寄生蟲病和衛生條件或營養不良時, 可引起較多的死亡, 對幼齡雞更易造成嚴重的損失。

流行特點

①本病主要發生於雞和火雞, 鴿有時也可發生, 鴨、鵝的易感性低。 各種年嶺、性別和品種的雞都能感染,

但以雛雞和中雛常發病, 雛雞死亡多。

②本病一年四季中都能發生, 以夏秋和蚊子活動季節最易流行。 高溫高濕的季節易發生皮膚型雞痘;在冬季則以黏膜型(白喉型〕雞痘為多。

③病雞脫落和破散的痘癡, 是散佈病毒的主要形式, 它主要通過皮膚或黏膜的傷口感染, 不能經健康皮膚感染, 亦不能經口感染。 庫蚊、瘧蚊和按蚊等吸血昆蟲在傳播本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蚊蟲吸吮過病灶部的血液之後即帶毒, 帶毒的時間可長達10~30天, 其間易感染的雞經帶毒的蚊蟲刺吮後而傳染, 這是夏秋季節流行雞痘的主傳播途徑。 打架、啄毛、交配等造成外傷, 雞群過分擁擠、通風不良、雞舍陰暗潮濕、體外寄生蟲、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及飼養管理太差等,

均可促使本病發生和加劇病情。 如有傳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等併發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

預防措施

雞痘的預防, 除了加強雞群的衛生、管理等一般性預防措施之外, 可靠的辦法是使用雞痘鵪鶉化弱毒疫苗接種。 多採用翼翅刺種法。 第一次免疫在10-20天, 第二次免疫在90-110 天, 刺種後7一10天觀察刺種部位有無痘癡出現, 以確定免疫效果。 生產中可以使用連續注射器翼部內側無血管處皮下注射0.1毫升疫苗, 方法簡單確切。 有的肌內注射, 試驗表明保護率只有60%左右。

治療方法

①對症療法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 主要採用對症療法, 以減輕病雞的症狀和防止併發症.皮膚上的痘癡, 一般不作治療,

必要時可用清潔鑷子小心剝離, 傷口塗碘酒、紅汞或紫藥水。 對白喉型雞痘, 應用攝子剝掉口腔黏膜的假膜, 用1%高錳酸鉀洗後, 再用碘甘油或氯黴素、魚肝油塗擦。 病雞眼部如果發生腫脹, 眼球尚未發生損壞, 可將眼部蓄積的幹酷樣物排出, 然後用2%硼酸溶液或1%高錳酸鉀沖洗乾淨, 再滴人5%蛋白銀溶液。 剝下的假膜、痘痂或乾酪樣物都應燒掉, 嚴禁亂丟, 以防散毒。

②緊急接種發生雞痘後也可視雞日齡的大小, 緊急接種新城疫I系或新城疫IV系疫苗, 以干擾雞痘病毒的複製, 達到控制雞痘的目的。

③防止繼發感染 發生雞痘後, 由於痘斑的形成造成皮膚外傷, 這時易繼發引起葡萄球菌感染, 而出現大批死亡。 所以, 大群雞應使用廣譜抗生素如0.005%環丙沙星或培福沙星、恩諾沙星或o. 1%氯黴素拌料或飲水,

連用5~7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