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玩手游 熊孩子半月竟充值近萬元

昨日上午, 家住海珠區南洲路的陳女士向記者反映, 她11歲的兒子居然背著父母, 在半個月內花了近萬元充值一款手遊。 眼下她投訴涉事遊戲平臺, 要求退還孩子充值的款項。 對此, 遊戲公司客服表示公司沒有退款業務。 有律師認為, 根據《民法總則》規定, 11歲的孩子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其消費金額較大又未經其監護人即父母同意或追認, 這一消費行為應當屬於無效。

陳小姐出示小光手機上的消費記錄, 當中多筆充值金額達到數百元。

消費記錄上顯示小光一共充值了9000多元。

資訊時報記者 梁钜聰 攝

家長:孩子偷偷充值玩手遊

昨日上午, 記者在海珠區南洲路一社區見到了陳女士。 她介紹, 兒子小光(化名)今年11歲, 讀小學五年級。 “為了讓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 我們專門給孩子開了銀行卡, 讓他學會用自己的零花錢進行理財定投。 ”陳女士說, 但讓她沒想到的是, 4月初一個偶然的機會, 她發現兒子竟然在一款手遊中充值了近萬元。

陳女士說, 她跟小光溝通後, 才知道小光在3月初開始, 玩一款名為龍王傳說的手機遊戲。 記者從陳女士提供的的消費記錄看到, 3月中旬到3月底, 小光通過微信支付共支出9500多元。

記者嘗試打開該款遊戲, 發現用戶不用實名認證就可註冊, 也可直接在遊戲中充值消費。 陳女士稱, 他們作為父母可能存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 “但遊戲公司也有責任, 沒有實名認證, 怎麼能夠讓未成年人進行這麼大筆金額的遊戲充值。 ”她認為, 遊戲公司應該退款, 並進行改善修補這種漏洞。

客服:不用實名認證可充值

為何小光不需要實名認證就可充值?對此, 客服一開始表示充值不需要實名認證, 隨後經核實後又稱該遊戲有實名認證的選項, 但沒有強制使用者一定要實名認證才能玩遊戲和進行遊戲充值。

那麼, 遊戲平臺如何判斷是未成年人還是成年人消費?客服表示, 目前公司沒有相關的判斷措施,

但為了防止類似事情的發生, 會將情況回饋給相關技術部門完善漏洞, “但孩子充值的費用確實無法進行退款。 ”

律師說法

遊戲服務商應退款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律師鄧剛表示, 根據《民法總則》規定,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

鄧剛說, 上述案例中, 該名男孩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其以自己名義開立的銀行卡進行消費, 金額較大, 又未經其監護人即父母同意或追認, 這一消費行為應當屬於無效, “遊戲服務商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 應當予以返還。 ”

鄧剛還認為, 遊戲服務商應當依據相關規定, 對用戶註冊和消費加強管理。

此外, 對於未成年人較大金額消費的, 應當對進行審查, 以確保其獲得監護人同意;而未成年人的家長, 沒有全面履行監護義務, 導致損失的發生。 因此, 上述雙方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過錯。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 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 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資訊時報記者 陳子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