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數學通報》培育我成長(教師散文)

(許興華數學)

《數學通報》培育我成長(教師散文)

【注】本文原發表於中國數學會.北京師範大學《數學通報》1996第8期。 這是筆者為北京《數學通報》創刊六十周年徵文而寫的一篇紀念文章。

現在重新發表時, 略作了修改。

匆匆的歲月是一本翻得太快的畫集, 前一頁的光景還來不及打量, 下一頁的景象便嘩啦一聲的掀了過去。 總覺得還沒做多大的事, 怎麼, 時間就匆匆飛逝?

記得與北京《數學通報》的相識, 是十六年以前, 1980年的冬季, 那時我正在防城港市上思中學讀高中。 有一天晚自習時數學老師淩旭明拿著一本《數學通報》在班上(高三)向我們成績較好的同學推薦, 並說:“《數學通報》是中國數學會與北京師大合辦的高水準的數學刊物;愛好數學的同學, 無論現在還是將來, 應訂閱一份《數學通報》, 她將使你們的學習如虎添翼, 甚至終生受益……”

數學淩老師的話象一股清新的泉水,

汩汩地流在我的心窩上。 我當即借老師的《數學通報》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 裡面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於是在1981年的元月, 我擁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數學雜誌。 拿著嶄新而散發著油香的第一期《數學通報》, 我愛不釋手, 內心無比興奮和激動。 要知道, 在這以前, 作為偏僻山溝溝裡的窮孩子, 我是從來未訂購過任何一種雜誌和報紙的。 在此, 要特別感謝我的高中班主任陳國民老師及江祖桂校長, 在我經濟特別困難的情況下, 是他倆商議給了我優厚的助學金, 幫助家境貧困的我完成了高中學業!

(圖片是筆者當年高中就讀的學校:防城港市上思中學)

當天晚自習, 我即開始仔仔細細地研讀了淩老師介紹的幾篇文章, 其中馬興民老師的《關於“排列和組合應用問題”的教學體會》以及鄒宗孟老師的《數列求和》對我數學的學習上幫助很大, 我從中深受啟發。 我不但學會了各種排列組合題應用題的巧妙解法, 還因此能幫助周圍不少同學解決了與此有關的問題。 作為學習委員, 我因此深得同學們的擁護和愛戴, 此後我產生了對數學更加深厚的興趣。

在1982年的第二期, 我鑽研了孫為曾老師的文章《布列方程解應用題》, 這是初中內容, 但它為我輔導弟弟以及他的數十位同學參加中考順利獲取好成績奠定了基礎。

在我的學習過程中, 每逢疑難問題, 我一方面請教于數學老師, 一方面求助於《數學通報》。 譬如我曾感到“不等式的證明”問題困難很大, 老師課堂上的講授遠遠不能滿足我的求知欲望;不久後《數學通報》的第六期來了, 當時距離高考只有幾天了, 我依然不慌不忙, 異常堅定沉著地閱讀《數學通報》, 北京著名特級教師明知白的《不等式的證明》使我對有關問題感到方法上不再陌生, 學會了各種常用的證明方法, 從而心頭上一塊大石頭也落了地。

由於初中時對平面幾何的酷愛,讀高中時我一直保留著這份摯愛,當我拜讀《數學通報》上古永喜老師的《由圖形的運動變化顯示幾何元素間的關係》(載1981年第5期)的時候,我對數學的愛得到了質的昇華。我忽然驚歎不已,內心裡深深地為平面幾何所展示的一幅幅美麗圖案、飄飄欲飛而錯綜複雜的奇妙線條以及千變萬化的圖形變換和數十多種美妙絕倫的嚴密邏輯推理論證而折服,我驚訝與陶醉於數學的變幻莫測和數學方法的無比優美的享受之中去了。正是在這個時候,我毅然作出抉擇:我要把我畢生的精力獻給數學教育,去當一名中學人民教師。於是在高考志願表上,我莊重地填上我的兩個志願: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廣西師範大學數學系。

高考之後,我天天心急如焚地盼望,滿腔熱情地等待,我是多麼多麼的渴望能到北京師大去,接受《數學通報》的教授專家與老師對我數學上面對面的具體指導啊!在迷蒙的夜,在我甜美的夢中,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榮幸與快樂!遺憾的是,我的高考成績達不到北京師大的錄取分數線,最後進入了廣西師大數學系。專學了數學教育專業,也總算是如願以償了,心裡自然也無比欣喜。當年,能一次性地考上本科大學,也已經是令人羡慕的終生大事了。

在大學讀書的日子裡,由於家裡經濟異常拮擠,我幾乎停止了所有報刊的訂閱,唯獨北京《數學通報》我卻是情有獨鍾,她始終與我情同愛侶,行影不離。研讀《通報》期間,我和同學們經常得到查鼎盛、程福長、鄭步南和祝炳宏四位元教授的悉心指導,使我的成績直線上升,這是我一生中不勝感謝的。

在浩瀚的大學圖書館,我還大量地查閱了以前的《數學通報》。許多同學常常拿著《數學通報》的數學問題與我研究探討。我發現,勤於研讀《數學通報》的同學普遍都是班上品學兼優的優秀生。我們每一個問題的解決,每一次小小的成功,伴隨著辛勤勞動的汗水,更凝聚著《數學通報》的專家編輯同志以及文章作者的心血。

1984年在我即將到中學去進行教育實習之際,我把當年《數學通報》第二期的文章《課堂提問方法初探》、《課堂教學要領八則》,1983年第8期的《新授課要注意瞻前顧後》等推薦給我的幾位好友,後來我們在教育實習中都獲得了“班主任和教學工作”雙優秀的好成績。

畢業後我被分配到縣重點中學上思中學任高中數學課。我繼續訂閱《數學通報》,把她當作我一生的良師益友,並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悉心研讀每一篇文章。隨著時間的推移,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日積月累,《數學通報》帶給我的益處日益顯著,在不知不覺中,我的教學水準步步提高,我所上的數學課深受學生的歡迎,許多家長紛紛要求他們的孩子進入我所教的班學習,校領導說我進步大,校長經常誇我上的課深入淺出、生動活潑。

1986年《數學通報》各期刊發了許多輔導高考的優秀文章,如《淺談高三數學總複習中關於能力的培養》、《立體幾何複習》等等,借助於《數學通報》各種文章的幫助,1988年我所上的高三班高考成績破了縣上的歷史記錄,平均分超過了市和省平均分,接近滿分的學生大有人在,當年有學生考取了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接下來又連年任高中課,學生成績很好,為此我多次被評為縣先進教育工作者,被聘為市考試中心命題組成員,出任縣的《教學研究》主編。與此同時,我的教研論文也依次在山東、江蘇、湖北、上海等刊報上陸陸續續地發表。有的還被中國人民大學《中學數學教學》轉載。

然而,長期以來,我的文章與《數學通報》無緣。我深知《數學通報》對稿件要求很高,也許我的水準還不夠罷。於是我更加努力奮鬥,在《數學通報》上發表文章就成了我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

1993年我給編輯部寫了封信,敘述了自己對《數學通報》的看法,並提出了積極的建議,沒料到我的建議受到了重視,編輯部很快給我回了信,熱情洋溢地讚揚了我的主人翁精神,感謝我對《數學通報》的關心爰護,並決定聘我為《數學通報》的特約通訊員,我深受感動。我連連給《數學通報》投了很多稿件。我望穿秋水,日夜盼望著的幸福時刻終於到來了。《數學通報》的1994年第五期刊發了我的拙作。接到樣刊,我欣喜若狂,高興得似小孩般的手舞足蹈。樣刊在校數學組內傳閱著。那一夜我心潮澎湃,激動得徹夜不眠,妻子也為我高興了整整一個夜晚,裡面凝聚著她的一份心血啊。多少年多少月來,我鑽研《數學通報》如癡如醉,廢寢忘食,妻子為我默默地包攬了一切家務。我畢竟剛三十出頭,能在《數學通報》上發表文章,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快樂與幸福。在《數學通報》的栽培下,我在省內外數學刊報上共發表文章50多篇,加之連年的指導學生參加競賽、高考的教學效果卓有成效,不久《防城港報》以《漫步耕耘路》為題作了專題報導;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將我的教育教學事蹟編入《中國當代教壇名人傳記》一書之中。當年組織上讓我委以重任,任命為上思縣重點中學的副校長。

1998年12月,我順利地調入了廣西省級最好的重點中學南寧三中任教。

在我的成長裡,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數學通報》源源不斷地給我教學上的幫助,方法上的深深啟迪,是她培育了我。我把每一年的《數學通報》裝訂成冊,厚厚的活象一本本數學辭典。在我的辦公室裡,在家裡的沙發上,床頭上,到處是一本本裝飾精美的《數學通報》,無論是在炎熱的夏日,還是凜冽的冬季,我始終與《數學通報》默默相依,內心充滿了對她的深深愛戀與無比的敬意。我把她介紹給我的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數學通報》是我教學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是我生命中的精神財富,更是我前進路上的指路明燈。我深深地體會到,我的未來離不開《數學通報》,我將與她攜手並肩,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在《數學通報》創刊六十周年之際,懷著一顆誠摯的心,我默默地為她祈禱,虔誠地向她祝福。願她在數學的百花叢中容光煥發、嬌豔美麗。願她永遠保持著其特有的撲朔迷離的芬芳魅力。願她勇於開拓、不斷進取、創造新業績,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立下不朽功勳。

《數學通報》,我將永遠永遠地愛你,在表面,在心裡,在靈魂的深處……

(說明:1996年是《數學通報》創刊六十周年,當時《數學通報》編輯部向全國徵文。那時,寫此篇文章時筆者的工作單位是:防城港市上思中學)

歡迎大家關注今日頭條號“許興華數學”:

由於初中時對平面幾何的酷愛,讀高中時我一直保留著這份摯愛,當我拜讀《數學通報》上古永喜老師的《由圖形的運動變化顯示幾何元素間的關係》(載1981年第5期)的時候,我對數學的愛得到了質的昇華。我忽然驚歎不已,內心裡深深地為平面幾何所展示的一幅幅美麗圖案、飄飄欲飛而錯綜複雜的奇妙線條以及千變萬化的圖形變換和數十多種美妙絕倫的嚴密邏輯推理論證而折服,我驚訝與陶醉於數學的變幻莫測和數學方法的無比優美的享受之中去了。正是在這個時候,我毅然作出抉擇:我要把我畢生的精力獻給數學教育,去當一名中學人民教師。於是在高考志願表上,我莊重地填上我的兩個志願: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廣西師範大學數學系。

高考之後,我天天心急如焚地盼望,滿腔熱情地等待,我是多麼多麼的渴望能到北京師大去,接受《數學通報》的教授專家與老師對我數學上面對面的具體指導啊!在迷蒙的夜,在我甜美的夢中,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榮幸與快樂!遺憾的是,我的高考成績達不到北京師大的錄取分數線,最後進入了廣西師大數學系。專學了數學教育專業,也總算是如願以償了,心裡自然也無比欣喜。當年,能一次性地考上本科大學,也已經是令人羡慕的終生大事了。

在大學讀書的日子裡,由於家裡經濟異常拮擠,我幾乎停止了所有報刊的訂閱,唯獨北京《數學通報》我卻是情有獨鍾,她始終與我情同愛侶,行影不離。研讀《通報》期間,我和同學們經常得到查鼎盛、程福長、鄭步南和祝炳宏四位元教授的悉心指導,使我的成績直線上升,這是我一生中不勝感謝的。

在浩瀚的大學圖書館,我還大量地查閱了以前的《數學通報》。許多同學常常拿著《數學通報》的數學問題與我研究探討。我發現,勤於研讀《數學通報》的同學普遍都是班上品學兼優的優秀生。我們每一個問題的解決,每一次小小的成功,伴隨著辛勤勞動的汗水,更凝聚著《數學通報》的專家編輯同志以及文章作者的心血。

1984年在我即將到中學去進行教育實習之際,我把當年《數學通報》第二期的文章《課堂提問方法初探》、《課堂教學要領八則》,1983年第8期的《新授課要注意瞻前顧後》等推薦給我的幾位好友,後來我們在教育實習中都獲得了“班主任和教學工作”雙優秀的好成績。

畢業後我被分配到縣重點中學上思中學任高中數學課。我繼續訂閱《數學通報》,把她當作我一生的良師益友,並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悉心研讀每一篇文章。隨著時間的推移,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日積月累,《數學通報》帶給我的益處日益顯著,在不知不覺中,我的教學水準步步提高,我所上的數學課深受學生的歡迎,許多家長紛紛要求他們的孩子進入我所教的班學習,校領導說我進步大,校長經常誇我上的課深入淺出、生動活潑。

1986年《數學通報》各期刊發了許多輔導高考的優秀文章,如《淺談高三數學總複習中關於能力的培養》、《立體幾何複習》等等,借助於《數學通報》各種文章的幫助,1988年我所上的高三班高考成績破了縣上的歷史記錄,平均分超過了市和省平均分,接近滿分的學生大有人在,當年有學生考取了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接下來又連年任高中課,學生成績很好,為此我多次被評為縣先進教育工作者,被聘為市考試中心命題組成員,出任縣的《教學研究》主編。與此同時,我的教研論文也依次在山東、江蘇、湖北、上海等刊報上陸陸續續地發表。有的還被中國人民大學《中學數學教學》轉載。

然而,長期以來,我的文章與《數學通報》無緣。我深知《數學通報》對稿件要求很高,也許我的水準還不夠罷。於是我更加努力奮鬥,在《數學通報》上發表文章就成了我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

1993年我給編輯部寫了封信,敘述了自己對《數學通報》的看法,並提出了積極的建議,沒料到我的建議受到了重視,編輯部很快給我回了信,熱情洋溢地讚揚了我的主人翁精神,感謝我對《數學通報》的關心爰護,並決定聘我為《數學通報》的特約通訊員,我深受感動。我連連給《數學通報》投了很多稿件。我望穿秋水,日夜盼望著的幸福時刻終於到來了。《數學通報》的1994年第五期刊發了我的拙作。接到樣刊,我欣喜若狂,高興得似小孩般的手舞足蹈。樣刊在校數學組內傳閱著。那一夜我心潮澎湃,激動得徹夜不眠,妻子也為我高興了整整一個夜晚,裡面凝聚著她的一份心血啊。多少年多少月來,我鑽研《數學通報》如癡如醉,廢寢忘食,妻子為我默默地包攬了一切家務。我畢竟剛三十出頭,能在《數學通報》上發表文章,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快樂與幸福。在《數學通報》的栽培下,我在省內外數學刊報上共發表文章50多篇,加之連年的指導學生參加競賽、高考的教學效果卓有成效,不久《防城港報》以《漫步耕耘路》為題作了專題報導;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將我的教育教學事蹟編入《中國當代教壇名人傳記》一書之中。當年組織上讓我委以重任,任命為上思縣重點中學的副校長。

1998年12月,我順利地調入了廣西省級最好的重點中學南寧三中任教。

在我的成長裡,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數學通報》源源不斷地給我教學上的幫助,方法上的深深啟迪,是她培育了我。我把每一年的《數學通報》裝訂成冊,厚厚的活象一本本數學辭典。在我的辦公室裡,在家裡的沙發上,床頭上,到處是一本本裝飾精美的《數學通報》,無論是在炎熱的夏日,還是凜冽的冬季,我始終與《數學通報》默默相依,內心充滿了對她的深深愛戀與無比的敬意。我把她介紹給我的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數學通報》是我教學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是我生命中的精神財富,更是我前進路上的指路明燈。我深深地體會到,我的未來離不開《數學通報》,我將與她攜手並肩,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在《數學通報》創刊六十周年之際,懷著一顆誠摯的心,我默默地為她祈禱,虔誠地向她祝福。願她在數學的百花叢中容光煥發、嬌豔美麗。願她永遠保持著其特有的撲朔迷離的芬芳魅力。願她勇於開拓、不斷進取、創造新業績,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立下不朽功勳。

《數學通報》,我將永遠永遠地愛你,在表面,在心裡,在靈魂的深處……

(說明:1996年是《數學通報》創刊六十周年,當時《數學通報》編輯部向全國徵文。那時,寫此篇文章時筆者的工作單位是:防城港市上思中學)

歡迎大家關注今日頭條號“許興華數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