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保衛戰 (常鎖維)

在和順縣城東南30公里處, 有一座陽曲山, 山高坡陡, 地勢險要, 主峰奶奶頂, 海拔2058.5米, 是和順縣的最高峰。 在抗日戰爭時期, 八路軍曾在此與日本鬼子發生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 就是著名的陽曲山保衛戰。 1943年5月5日, 日軍36師團和獨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團, 向太行山抗日根據地腹心地區進行“篦梳式大掃蕩”, 妄圖將八路軍總部和129師合圍殲滅在清漳河兩岸的狹窄地帶。 八路軍總部和129師做出了周密的部署, 開展反殲滅作戰。 在敵人合圍圈尚未形成之前, 總部和師部已向外線轉移。 5月16日, 總部供給部部長楊立三攜帶彭德懷副總司令交給的一部電臺,

帶領警衛部隊150余人, 由左權縣向和順縣轉移。 日軍四處搜尋我軍主力, 並用電波偵察, 斷定主力在和順縣境內, 部署上萬兵力, 分東、西、北三路跟蹤合圍, 將警衛部隊圍困在陽曲山上。 警衛部隊面對數十倍於己的敵人毫不畏懼, 他們在和東獨立營的配合下, 巧妙地同敵人周旋作戰。 日軍緊追不捨, 在非常危急的情況下, 我軍決定分路突圍, 一路由和東獨立營營長張振軍帶路, 保護電臺, 從陽曲山南突圍轉移, 留在陽曲山頂一個排堅守陣地, 牽制敵人, 保證大部隊和電臺的安全。 全排官兵憑藉有利地形, 不時向敵群發起猛烈的攻擊。 傍晚時分, 敵人多次向山頂我陣地發起衝鋒, 敵人的山炮、機槍一齊射上山頭,
彈片橫飛, 碎石騰空, 火光沖天。 我軍戰士居高臨下英勇還擊, 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 始終沒有讓敵人向前一步。 戰士們子彈打完了, 手榴彈扔光了, 就用石頭作武器, 向山下滾大石頭, 打得敵人哇哇亂叫, 紛紛抱頭鼠竄。 我軍傷亡也十分嚴重, 許多戰士壯烈犧牲, 血染山崗, 最後只剩下排長和5名戰士, 仍在堅守陣地。 次日天剛亮, 敵人又包圍上來了, 戰士們發現身後是懸崖, 無有退路, 在敵眾我寡, 彈盡路絕的情況下, 六壯士甯死不做俘虜, 懷抱槍支縱身跳下絕壁懸崖。 湧上山頂的日軍, 被八路軍戰士視死如歸的英雄壯舉驚得目瞪口呆。 這次戰鬥, 敵人付出死傷300多人的代價以失敗而告終, 灰溜溜的退回了老巢。
戰鬥結束後, 陽曲山附近的北地堖、七裡灘、核桃樹灣等村莊的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尋找戰士們的下落, 他們經過仔細尋找, 最後發現, 跳下懸崖的六名戰士有五名已壯烈犧牲, 有一名女戰士被懸崖邊的灌木架住倖免遇難, 見此情景許多群眾失聲痛哭, 眼含熱淚, 抬著五位烈士的遺體連同在突圍中犧牲的二百多名八路軍戰士和民兵的遺體, 將他們掩埋在陽曲山北台梁和核桃樹灣村的後山中, 並立碑紀念。 參加陽曲山保衛戰的八路軍烈士們, 他們為打擊日本侵略者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許多人連姓名也沒有留下。 陽曲山六壯士如同狼牙山五壯士一樣, 他們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為人們所敬仰,
他們的英雄事蹟被世代傳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