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話說老上海之小菜場,不同時期上海的形勢的寫照

上海人之所以把菜場稱作“小菜場”, 把菜叫作“小菜”, 可能與上海人吃菜講究少而精是有關係的。

上海最多的是寧波人。 寧波人習慣把菜做得比較鹹, 他們形象地把小菜叫作“下飯”, 意思是吃一點小菜只是為了配合把飯吃下去的。 請客人吃飯, 他們往往會客氣地說:“下飯嘸糕(沒有)飯吃飽。 ”實際上, 寧波人的小菜, 做得既入味又精緻。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至今上海人還保留著許多, 和小菜場有關的俚語, 比如, “拎到籃裡儕是菜”, 說的是“買菜時不精挑細選, 拿到籃裡就是, 不分好壞”。 後來, 人們把買東西不管好壞, 買了就走的行為, 叫作“拎到籃裡儕是菜”。

上海人精明的味道, 在小菜場裡最能體現出來了。 主婦們去菜場買菜, 總要精挑細選, 他們不僅要考慮“葷、蔬搭配”, 還要精打細算, 不能超支, 他們還有一套自己的買菜經。 即便是後來家裡有了冰箱, 上海人依然堅持天天去菜場,

因為在追求生活品質的上海人看來, 剛買來的小菜和冷藏後的小菜味道是不一樣。

為了方便市民買菜, 1986年, 徐匯區烏魯木齊中路菜場, 還首創了“盆菜”供應。 這個“盆菜”, 可不是潮汕人家的“盆菜”, 它是把各種菜加工洗淨, 搭配成拼盤出售。

這樣晚上下班回家, 就不用再洗、撿菜, 只要把盆菜用水沖一沖, 就可以燒了。 而且, 盆菜的價格很公道, 比如豆腐乾幾鈿、肉幾鈿, 一盆東西配成功多少錢, 都寫得十分清楚明白。

當年, 上海電視臺在全國電視媒體中, 首創了一檔《小菜場》欄目, 讓“小菜場”這個平民化的名字, 登上了電視臺的螢屏。 每天在黃金時段, 播出15分鐘的節目, 及時播報蔬菜、水產、肉禽類、果品等服務資訊, 經常還指導市民買、汰、燒。 《小菜場》很快成為了一檔收視率很高, 在華東一市六省, 引起了很大反響的節目。

上個世紀50年代末, 為了保障市場供應, 中國進入了憑證、憑票, 定量供應的時代。 居民買米憑購糧證, 買菜憑小菜卡。 而豆製品、魚、肉、禽、蛋等副食品, 都是憑票證來供應的。

一直到1991年的11月1日, 上海的豆製品供應, 廢除了30餘年來憑票供應, 至此, 票證供應正式取消, 也意味著上海人走過了買菜憑票的年代。

小菜場的出現, 是上海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標誌, 是鄉村的上海發展到城市的上海的一個里程碑。

隨著上海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長, 城市版圖的不斷擴大, 小菜場的生意也日益紅火, 隨之出現了四馬路菜場、八仙橋菜場、唐家灣路菜場。

“小菜場”真正做到菜源豐富, 能夠滿足老百姓菜籃子的需求, 那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了。 上海老百姓最能看到的改革成果, 就是它實實在在地改善了人們的一日三餐問題。

當時,上海老百姓有一句話,叫“菜籃子裡看形勢”,就是說,上海的形勢好不好,只要看看菜籃子就知道了。從過去清晨“擺籃頭”、排隊去買菜,到現在去大賣場,把農副產品拉回家,菜籃子豐富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質也提高了。

就是它實實在在地改善了人們的一日三餐問題。

當時,上海老百姓有一句話,叫“菜籃子裡看形勢”,就是說,上海的形勢好不好,只要看看菜籃子就知道了。從過去清晨“擺籃頭”、排隊去買菜,到現在去大賣場,把農副產品拉回家,菜籃子豐富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質也提高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