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貿試驗區亮點多 十一“兄弟”個個有絕招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拱門。 (新華社資料圖)

奔跑的自貿試驗區

向制度創新要速度

在上海自貿區, 一顆來自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的櫻桃,

從靠泊洋山保稅港區碼頭到查驗後放行, 最快需要多久?答案是:6個小時。

6小時的通關速度, 是海關、國檢等部門“先進區、後報關報檢”“十檢十放”等一系列制度創新的結果。 這些舉措使保稅區進出境時間較全關水準分別減少78.5%和31.7%。

2013年9月, 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 這裡是制度供給的“孵化器”, 100多項制度創新從這裡起步, 在全市、全國複製推廣。 圍繞貿易便利化、商事准入, 制度創新是始終不變的著眼點。 開辦企業跑出了“自貿區速度”——在名稱庫選名的當場辦結, 企業變更事項當場辦結, 需要核名的兩天辦結;貿易通關跑出了“自貿區速度”——95%的海運貨物實現兩天內入關, 95%的空運貨物實現12小時內入關, 到2020年的“標準”將是以小時計;專案開工跑出了“自貿區速度”——分方案出讓的投資專案,

24個自然日拿到施工許可證, 不帶方案出讓的投資專案, 80個自然日拿到施工許可證……

河南自貿試驗區自主創新的“網購保稅+線下提貨”模式, 助力河南跨境電商發展領先全國。 自2017年10月20日“網購保稅+線下提貨”模式首單測試以來, 鄭州海關累計驗放該模式跨境清單突破2萬單, 日均單量120余票, 消費者平均線下等待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

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 得益於近年來不斷深入推進的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企業在1天內可領取營業執照、3天內完成刻章備案和銀行開戶, 速度已接近紐西蘭等國際先進地區水準。

天津自貿試驗區三個片區建立了集中統一的行政審批機構,

承接了239項市級審批和服務事項, 建立了綜合受理單一視窗, 審批效率大幅提高。

“數字政府”更高效

轉變職能少跑腿

即便是到了申報納稅的截止日, 多了一些踩著最後期限來辦事的人, 行政服務中心的辦事大廳內, 也並沒有呈現擁擠的狀況。 這是廣東自貿試驗區如今常見的景象。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景象, 是因為辦事的人們可以選擇另一個虛擬的“數字政府”。

自2015年4月21日掛牌以來, 廣東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形成385項改革創新經驗, 其中, 不同類型的“數位政府”、電子政務改革案例是可複製、可推廣的重要經驗。

“數位政府”的改革邏輯是, “資料多跑路”驅動“群眾少跑腿”, 因而催生了更好的營商環境。

2017年10月10日, 廣東自貿試驗區橫琴新區片區發佈全國首創的稅收遵從指數,

就是“大資料試驗”的重磅產品。 通過“挖掘”已有的稅務大資料, 企業有沒有按規定納稅一目了然。 在利用大資料完成“分級”後, 政府部門的管理和服務將更容易開展——講誠信, 遵守稅法的“好企業”獲得更便利的待遇, 而稅收遵從度較低的企業則會得到稅務部門的“加強照顧”, 直到這些企業變成“好企業”為止。

“我們希望取得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監管效應。 ”橫琴新區工商局局長吳創偉說。

同時, 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的資訊平臺, 是廣東自貿試驗區正在努力的方向。 整合政府部門的資料資訊, 政府部門可即時調用查詢其它部門的資訊, 真正做到線上線下的部門協同。

甚至聯合檢查都可以省去, 一個部門可以幫別的部門核對現場材料和電腦材料是否一致, 提醒企業到對應的部門辦事。 “比如說, 安監部門人員來檢查電梯, 通過資料共用系統發現企業還沒有交稅, 他可以提醒企業到稅務部門交稅。 ”吳創偉說。 這一設想正在廣東自貿區逐步轉變為現實。

築巢引鳳納英才

創新創業好平臺

在吸引人才、啟動創新創業要素方面, 一些自貿試驗區也作出了有益的嘗試。

在上海自貿試驗區, 規劃面積達94平方公里的張江科學城, 上海光源二期, 軟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使用者裝置、活細胞結構與功能成像等線站工程……這些“家門口”的科學設施集群, 強烈地激發出科學家投身基礎科研前沿的熱情。 而“創新藥物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這項突破性制度創新,讓“藥穀人”背著書包進來就能搞新藥研發,無需建廠也能擁有自己品牌的上市新藥。為了讓自貿區科技創業企業儘快駛入發展“快車道”,2016年10月,張江管委會啟動了張江跨國企業聯合孵化平臺。創辦於2016年的耀靈科技至今還不足兩歲,創業之初就拿到了3M等大公司的訂單,創始人林芝清有著滿滿的獲得感。她說,這一切都得益於孵化平臺的對接機制,讓科創建設煥發新生機。

在天府之國,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片區與法國索菲亞—安蒂波利斯科技園、西班牙巴賽隆納創新產業園等全球22個科技園區共同成立了“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聯盟”,推動“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合夥人計畫(TSPPP)”。“這裡,或許就是下一個矽谷。”曾遠赴矽谷、以色列調研的創業者謝邊十分激動,因為TSPPP計畫讓他以後不必走出成都,就能把優秀人才納入麾下。

在湖北自貿試驗區武漢片區,武漢人才創新創業超市整合了人社、科技、經信、商務等職能部門,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一視窗受理、一對一服務、一站式辦結、一網式運行”服務,還圍繞創業創新全鏈條,重點聚焦創業關鍵要素——場地、資金、團隊、政策等,為人才搭建交流對接平臺,幫助人才實現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

11個自貿試驗區

各具特色各有側重

上海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20.72平方公里。以發展國際貿易、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專業服務、高端製造為重點。其政策與經驗強調可複製和可推廣性。

天津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平方公里。作為北方首個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掛鉤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發展融資租賃業、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廣東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6.2平方公里。依託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

福建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8.04平方公里。要建設成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示範區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放合作的新高地。

遼寧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89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結構調整的要求,著力打造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準的新引擎。

湖北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6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中部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的要求,發揮其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示範作用。

重慶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8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連接點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帶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

陝西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5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四川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9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以及建設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的要求,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實現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

浙江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5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探索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的要求,就推動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進行探索。

河南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77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的要求,著力建設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本版文字據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網、文匯報、21世紀經濟報導、廣州日報、中國貿易報、成都日報,陳擎昊整理)

而“創新藥物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這項突破性制度創新,讓“藥穀人”背著書包進來就能搞新藥研發,無需建廠也能擁有自己品牌的上市新藥。為了讓自貿區科技創業企業儘快駛入發展“快車道”,2016年10月,張江管委會啟動了張江跨國企業聯合孵化平臺。創辦於2016年的耀靈科技至今還不足兩歲,創業之初就拿到了3M等大公司的訂單,創始人林芝清有著滿滿的獲得感。她說,這一切都得益於孵化平臺的對接機制,讓科創建設煥發新生機。

在天府之國,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片區與法國索菲亞—安蒂波利斯科技園、西班牙巴賽隆納創新產業園等全球22個科技園區共同成立了“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聯盟”,推動“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合夥人計畫(TSPPP)”。“這裡,或許就是下一個矽谷。”曾遠赴矽谷、以色列調研的創業者謝邊十分激動,因為TSPPP計畫讓他以後不必走出成都,就能把優秀人才納入麾下。

在湖北自貿試驗區武漢片區,武漢人才創新創業超市整合了人社、科技、經信、商務等職能部門,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一視窗受理、一對一服務、一站式辦結、一網式運行”服務,還圍繞創業創新全鏈條,重點聚焦創業關鍵要素——場地、資金、團隊、政策等,為人才搭建交流對接平臺,幫助人才實現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

11個自貿試驗區

各具特色各有側重

上海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20.72平方公里。以發展國際貿易、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專業服務、高端製造為重點。其政策與經驗強調可複製和可推廣性。

天津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平方公里。作為北方首個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掛鉤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發展融資租賃業、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廣東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6.2平方公里。依託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

福建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8.04平方公里。要建設成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示範區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放合作的新高地。

遼寧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89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結構調整的要求,著力打造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準的新引擎。

湖北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6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中部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的要求,發揮其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示範作用。

重慶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8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連接點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帶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

陝西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5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四川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9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以及建設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的要求,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實現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

浙江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95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探索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的要求,就推動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進行探索。

河南自貿試驗區:涵蓋範圍119.77平方公里。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的要求,著力建設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本版文字據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網、文匯報、21世紀經濟報導、廣州日報、中國貿易報、成都日報,陳擎昊整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