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陀飛輪之戰的佼佼者——積家球陀1號

[腕表之家 鐘錶文化]當2003年積家發佈第一代球型陀飛輪之時, 腕表界正在掀起一陣“陀飛輪”的熱潮, 而球型陀飛輪的出現, 在某種程度上終結了我所名喚的“陀飛輪之戰”。 在此期間, 不同的品牌都相繼發表了屬於自己的陀飛輪禽縱結構的腕表。 而在那時, 陀飛輪一直被視為一項極度複雜而又獨有的工藝。 從理論上說, 當時世界上只有最頂級的腕表品牌能夠製造出極為細巧的陀飛輪腕表, 而其也並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囊中之物。 積家球型陀飛輪的出現將陀飛輪的發展設計重新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成為了這場“戰爭”中的佼佼者。

說到積家這個品牌, 球形陀飛輪1號毋庸置疑是積家產品線中獨樹一幟的傑作。 自從1890年, 位於汝拉山谷的積家大作坊開始製作超卓複雜腕表系列開始, 球陀1號是積家將超複雜功能用於腕表之上的首次嘗試,

其所搭載的Cal. 177機芯由不少於679個部件組成, 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在這款機芯中, 四項複雜功能尤其耀眼:球形陀飛輪, 萬年曆, 雙逆跳的月份顯示, 以及時間等式。 在這些驚豔的功能之上, Cal. 177機芯同時還具備了8天的動力存儲。 這一切的一切, 從開始的組裝到最終的調校, 全交由一位製錶師完成。

球陀1號的名字起源於積家2003年最引以為豪的成就:一個繞雙軸旋轉的球形陀飛輪。 陀飛輪的發明, 眾所周知, 是為了平衡地心引力對擺輪的影響從而導致的走時誤差。 但是這個19世紀由寶璣先生發明的裝置的作用僅局限于懷錶之上, 對於一支朝向方位不停變換的腕表來說, 這樣的發明則不能滿足日常佩戴的需求。 可以說在發明了一組能夠在雙軸運行的陀飛輪之後, 積家則真正發明了適用於腕表的陀飛輪。

在球形陀飛輪的90個零件中, 從打磨到拋光以及最後組裝的步驟皆由手工完成, 加在一起只有不到一克的重量。 只有最優秀的製錶師才能參與制作這件藝術精品的同時,

整只手錶的設計工作是由最先進的數控機床完成的。 對其的研究之深入, 測試之頻繁, 以至於在第一隻球形陀飛輪雛形組裝完成的時候, 整個系統就能無可挑剔的完美運行。

在腕表的背面, 藍寶石玻璃後所呈現是一枚逆跳的閏年指示針, 整個機芯背面均採用德國銀,

使得整枚機芯看上去更加大氣, 錯落有致。 錶盤的製作對於積家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成就, 採用的是全鏤空式的金砂石錶盤, 並用圓形花紋圖案加以裝點。 對於原本用於固定複雜功能的結構以鏤空的形式呈現, 更加難得。 透過正面的藍寶石玻璃, 藍色烤漆的指針優雅的輕觸錶盤, 與錶盤交相輝映。 設計這款腕表的藝術家用極為細膩的筆觸雕琢著每一個零件, 稍有不慎就會使整個零件支離破碎。 藍寶石錶盤的製作也極為精緻, 正反面都進行了拋光處理, 幾乎看不到任何一個斜面。 伸到6點鐘方位的加厚鏡面更加讓觀賞者任何一個角度都能夠毫無障礙的欣賞玻璃之下驚豔的球形陀飛輪的運轉姿態。

以此為基礎,積家也曾在2012年SIHH日內瓦高檔鐘錶國際沙龍發佈過雙翼球型陀飛輪等腕表,但沒有一隻擁有球陀1號的聲望。依筆者淺見,球陀1號完全有理由作為積家本世紀最重要的複雜功能腕表。球陀1號在拍賣行的表現更加證明了這一觀點,甚至已經高於當時的零售價格。對於一隻不是百達翡麗的腕表,這樣的表現無疑是非常驚異的。深究其原因,可能為球陀系列的產量生來稀少,而球陀1號和球陀2號和之後推出的球陀3號所呈現的樣式也可謂大相徑庭。值得注意的是,在2003年球陀1號發佈之時,市場上的球型陀飛輪產品極為稀少,其中能成為替代品僅為高博福斯(Greubel Forsey) 和 法蘭克彌勒(Frank Mille),但兩款都沒有球陀1號的觀賞性和複雜功能。加之,2004年球陀1號的發佈正處於上個世紀陀飛輪開始普及的中期,所以球陀1號能夠異軍突起成為該時期最終要的腕表也實至名歸。

以此為基礎,積家也曾在2012年SIHH日內瓦高檔鐘錶國際沙龍發佈過雙翼球型陀飛輪等腕表,但沒有一隻擁有球陀1號的聲望。依筆者淺見,球陀1號完全有理由作為積家本世紀最重要的複雜功能腕表。球陀1號在拍賣行的表現更加證明了這一觀點,甚至已經高於當時的零售價格。對於一隻不是百達翡麗的腕表,這樣的表現無疑是非常驚異的。深究其原因,可能為球陀系列的產量生來稀少,而球陀1號和球陀2號和之後推出的球陀3號所呈現的樣式也可謂大相徑庭。值得注意的是,在2003年球陀1號發佈之時,市場上的球型陀飛輪產品極為稀少,其中能成為替代品僅為高博福斯(Greubel Forsey) 和 法蘭克彌勒(Frank Mille),但兩款都沒有球陀1號的觀賞性和複雜功能。加之,2004年球陀1號的發佈正處於上個世紀陀飛輪開始普及的中期,所以球陀1號能夠異軍突起成為該時期最終要的腕表也實至名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