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葉勇:用“不安”的心,做不一樣的素質教育

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專業的素質教育培訓, 他從法律培訓行業第一名的位置上轉出, 駛入青少年素質教育這條全新的創業路。 不到兩年的時間, 公司從一個小小的畫室發展到在廣州大劇院、奧園廣場等地擁有多個占地千餘平方米的實體店。 廣州恒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葉勇, 懷揣著一顆躁動不安的心, 帶領團隊深耕青少年素質教育, “要做就做不一樣的東西, 通過我們的培訓提高孩子美的鑒賞能力,讓他們發現更多的美。

采寫:本報記者 周司琪

獨立研發課程體系 打造素質教育城

在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廣州大劇院裡, 有近3000平方的區域是廣州恒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場地, 公司利用這一大面積區域進行藝術展覽、公共教育, 並開設書法、畫畫等課程班, 做幼兒、青少年文創、科創類的培訓。 類似的實體店還開在廣州購書中心、奧園廣場、市橋英東體育館等廣州繁華地段, 未來三年, 葉勇希望將這門“綜合素質”事業做得更大, 輻射至全國做連鎖素質教育城。 “現在和國外的專業機構在合作, 通過專業測評體系將培訓成果展現出來, 提升競爭力。 今年的打算是先做好15個教育城的佈局。

”葉勇自信地說道。

2016年, 葉勇和兩個合夥人從法律培訓行業轉行, 投身青少年培訓事業進行再次創業。 不到兩年的時間, 已設立小馬良畫室、泰格&羅比STEMA教育、親青悅讀、啟航自主招生、小鯉白文言文等項目, 招生學員5000人, 並在華南師範大學、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研發基地, 被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授予青少年美育和科技基地。

對於一個創業時間不算太久的團隊來說, 他們的今天無疑是成功的。 說起這中間的原因, 葉勇講述起公司從內容、團隊、場地等方面做出的努力。 其中完全獨立自主研發是葉勇最引以為傲的優勢。 相比之一些小作坊式的教育培訓機構, 葉勇很看重素質教育內容的品質。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 公司投入很大一筆資金, 和華南師範大學等名校合作, 成立研發團隊, 由專業人士獨立研發課程體系。 “有的機構老師身兼數職, 要自己想內容、上課、還可能要招生, 我們對老師的要求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上好課, 將專業團隊研發的內容更好地傳授給學生。 他們的考核標準全源于家長、學生對於教學的滿意度。 ”

除了自主研發課程, 葉勇他們還會請一些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做公司的學術顧問, 從更專業的角度對公司產品提出建設性意見。 “與一些小機構100、200平方米的場地面積不同, 我們秉承著做教育城的理念, 場地面積多是3000到5000平方米, 它的軟硬體設施都會更上幾個層次。 ”葉勇說, “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才能在眾多機構中突圍。 ”

從法律培訓跳出 為孩子投身素質教育培訓

今年35歲的葉勇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說起做素質教育的原因他表示與孩子的長成有著莫大的關係。 兩年多前, 葉勇的第一個孩子4歲。 和很多家長一樣, 他琢磨著送孩子上培訓班, 讓其不輸在起跑線上。 但當他走完一些機構, 瞭解其教學方法後, 他發現這中間有很大的問題。 “大部分機構都太Low了, ”葉勇評價道。 相比之自己以前從事的法律培訓行業, 老師的不專業性以及機構小作坊式的環境讓葉勇有些失望, 但在失望的同時, 他也看到了這一領域巨大的商機。 “二胎政策放開, 教育的需求量更大, 如果我能做出些不一樣的東西, 這個領域的市場和前景會比法律培訓要大很多。 ”

法律培訓和青少年教育,一個更注重應試教育,目的性強,以考試過關為主,一個是兒童的成長、發展,需要的不是達成什麼特定目標,不能太過功利化,而是要更有使命感和責任心,“要做出對孩子有用的東西,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2016年,拉上兩個曾經一起在法律培訓行業合作的朋友,葉勇毅然投身青少年素質教育的行業,並將以前積累的經驗靈活地運用到新的工作中。

在最初開設小馬良畫室時,葉勇便對商標進行註冊,這在後續品牌影響力擴大後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因為自己的不專業,葉勇將內容研發的工作全權交給專業團隊來製作,他只負責給團隊提想法。“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會更注重從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讓我們的產品更貼合孩子的發展,而不是純藝術或是過於商業化的東西。”

組團隊評估個人能力 創業要先進行自己認知

在一些朋友看來,葉勇的創業路走得頗為順利,但實際上,初創企業常遇的問題他也曾經歷。最開始時,葉勇也和其他教育機構一樣小作坊式作業,租場地教孩子畫畫。但僅一個月的時間,就因為環境、場地不達標將其關閉。“新買的四台中央空調現在還閒置在另一個倉庫裡。”因為方向選擇出現問題,前期葉勇的項目虧損了十年多積攢下來的100萬元,為了把事情做下去,他甚至將車賣掉換錢投進去。

前期出現的問題讓葉勇意識到“做不一樣的內容”的重要性。後來,他便轉變策略,將大量資金投入內容研發上,企圖用工匠精神,打造孩子的未來。

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葉勇也給想要創業和正在創業的人提出自己的建議。“團隊組建很重要,要找觀念相符的人一起奮鬥,只有這樣在遇到困難時才不會很快地分裂掉;多考慮困難,不要把事想得太樂觀,別人做一件事能成功並不意味著你做也能成功,考慮得多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要明白自己的優勢,從擅長的東西做起,從小做起,不要想太空想太大,和自己的能力要相匹配。”葉勇說道,“現在很多人跟風創業,這樣是不對的。一定要預估自己的能力,不要頭腦發熱說創業就創業,想清楚自己對於將來要做的事有多大的承受能力,它在不在可接受範圍內,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創業。”

法律培訓和青少年教育,一個更注重應試教育,目的性強,以考試過關為主,一個是兒童的成長、發展,需要的不是達成什麼特定目標,不能太過功利化,而是要更有使命感和責任心,“要做出對孩子有用的東西,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2016年,拉上兩個曾經一起在法律培訓行業合作的朋友,葉勇毅然投身青少年素質教育的行業,並將以前積累的經驗靈活地運用到新的工作中。

在最初開設小馬良畫室時,葉勇便對商標進行註冊,這在後續品牌影響力擴大後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因為自己的不專業,葉勇將內容研發的工作全權交給專業團隊來製作,他只負責給團隊提想法。“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會更注重從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讓我們的產品更貼合孩子的發展,而不是純藝術或是過於商業化的東西。”

組團隊評估個人能力 創業要先進行自己認知

在一些朋友看來,葉勇的創業路走得頗為順利,但實際上,初創企業常遇的問題他也曾經歷。最開始時,葉勇也和其他教育機構一樣小作坊式作業,租場地教孩子畫畫。但僅一個月的時間,就因為環境、場地不達標將其關閉。“新買的四台中央空調現在還閒置在另一個倉庫裡。”因為方向選擇出現問題,前期葉勇的項目虧損了十年多積攢下來的100萬元,為了把事情做下去,他甚至將車賣掉換錢投進去。

前期出現的問題讓葉勇意識到“做不一樣的內容”的重要性。後來,他便轉變策略,將大量資金投入內容研發上,企圖用工匠精神,打造孩子的未來。

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葉勇也給想要創業和正在創業的人提出自己的建議。“團隊組建很重要,要找觀念相符的人一起奮鬥,只有這樣在遇到困難時才不會很快地分裂掉;多考慮困難,不要把事想得太樂觀,別人做一件事能成功並不意味著你做也能成功,考慮得多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要明白自己的優勢,從擅長的東西做起,從小做起,不要想太空想太大,和自己的能力要相匹配。”葉勇說道,“現在很多人跟風創業,這樣是不對的。一定要預估自己的能力,不要頭腦發熱說創業就創業,想清楚自己對於將來要做的事有多大的承受能力,它在不在可接受範圍內,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創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