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發動的三次政變:終於成為了大清帝國的無冕女皇

說起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 很多人想到的是清末喪權如果逐漸淪為半殖民地的屈辱歷史, 認為掌握清朝權力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對這樣的局面要付主要的責任。 的確在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逐漸的沉淪下去, 屢戰屢敗, 但是慈禧的權利卻越來越穩固, 成為大清帝國的無冕女皇。 那麼慈禧是如何一步一步奪取權力, 最後成為“女皇”的呢?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 可憐的咸豐皇帝被英法聯軍趕到了熱河行宮, 遭受各種打擊的皇帝在那裡一病不起, 最後駕崩。 根據皇帝的遺詔, 八個顧命大臣來輔佐新皇帝直至親政。 但是慈禧和慈安聯合恭親王奕䜣打敗了八個顧命大臣, 由兩個太后垂簾聽政, 恭親王奕䜣來輔佐新皇帝, 史稱“祺祥政變”。

這是慈禧走進核心權力的開端, 但是她此時並不具備掌握的大清帝國全部權力的條件。 首先慈安太后的地位世紀高於慈禧, 慈禧是西太后, 慈安則為東太后, 古代以東為貴。 而且恭親王奕䜣在朝廷中掌握著軍機處, 也擁有很大的權力。

但是後來慈安太后病死, 制約慈禧權力的因素變小, 所以慈禧與掌握軍機處恭親王奕䜣的矛盾就變得非常的尖銳起來。 到中法戰爭前期, 恭親王奕䜣領導的軍機處在前線喪失師地, 搞得清朝非常的被動。 於是慈禧藉口恭親王奕䜣等喪權辱國為理由將恭親王奕䜣的軍機處人馬全數撤職, 改用光緒皇帝的爸爸醇親王奕譞等, 史稱“甲申易樞”。 這些新歡上去的大臣都是慈禧的黨羽,

所以慈禧也就取得了最高的權柄。

到了戊戌變法時期, 鑒於光緒皇帝的新政嚴重的威脅到了慈禧的權力, 慈禧又發動了戊戌政變, 再一次垂簾聽政, 囚禁了皇帝。 從這以後再也沒有人能制止慈禧, 大清帝國離滅亡也為時不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