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前夕老照片,陰雲籠罩下的歐洲

1922年10月28日, 義大利法西斯黨魁墨索里尼在完成向羅馬進軍後, 和他的黨徒們站在羅馬市內。

1924年12月20日, 35歲的阿道夫·希特勒從蘭茲貝格監獄被釋放出來。

1932年8月19日, 在柏林進行的一場無線電展覽會上納粹黨的展臺。 該展臺是專門為宣傳納粹的唱片工業而設計的。

1934年6月14日, 在威尼斯機場, 希特勒與墨索里尼握手致意。 墨索里尼為希特勒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1938年3月14日, 剛被德國吞併的奧地利正在準備希特勒的到訪。 圖為維也納的工人手拿寫著“阿道夫·希特勒廣場”的新路牌。

1938年9月29日, 倫敦赫斯頓機場, 與希特勒談判結束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帶回了慕尼克協定的協議條款, 允許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

1938年11月8日, 在柏林發生了反猶太的“水晶之夜”行動。 這次暴行中, 有91名猶太人遇害, 三萬餘名猶太人被趕進集中營。

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德國在莫斯科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該條約劃分了蘇德雙方在東歐地區的勢力範圍。

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德國在莫斯科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該條約劃分了蘇德雙方在東歐地區的勢力範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