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1歲男子“小感冒”就醫,僅4小時離世,關於心肌炎必知保命2點

不久前, 一名62歲男子, 發燒快一周, 原以為只是一般感冒, 沒想到突然意識不清被送急診, 檢查後發現是“細菌性心內膜炎”, 他的心臟主動脈瓣膜已被鏈球菌破壞掉, 造成急性心臟衰竭, 還好接受人工瓣膜置換手術後保住性命。

但另一名年僅31歲的男性就沒這麼幸運了, 起初他誤以為是小感冒, 自行買藥服用了兩周, 某日該男子發喘、胸悶痛被送往急診, 確診為“爆發性心肌炎”且持續急救無效, 不到4小時便離開人世。

“半天以內就兵敗如山倒, 發生的比例不多、但一爆發死很快, 很可怕!”一位醫生這麼形容心肌炎的威脅。 他表示, 其中爆發性心肌炎死亡率達70% , 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

到底什麼是心臟發炎?怎麼判斷只是一般小感冒, 還是心臟發炎?今天就請心臟權威專家來為我們一一解惑!

什麼是心臟發炎?心臟發炎分為哪幾種?

心臟發炎歸類在心臟病的其中一種, 而其中又以“心肌炎”及“細菌性心內膜炎”較常見, 其他還包括心包膜炎、或心臟瓣膜炎及病變。

1.心肌炎

“心肌炎”顧名思義就是心臟肌肉發炎, 造成原因通常是病毒感染或自體免疫反應出問題, 尤其是腸病毒中的克沙其病毒B及伊科勒病毒。

“心肌炎就像是心臟感冒”, 心肌炎的症狀如腸胃不適、疲憊、噁心嘔吐, 且表現多變、無特異性, 造成診斷的困難度很高。

專家表示, 心肌炎是相當頭痛且棘手的狀況, 因為發炎現象攻擊心臟, 造成心臟不好, 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其他器官。 心肌炎若感染後未能及時就醫, 演變為“爆發性心肌炎”, 死亡率甚至可達50%到70%。 造成患者因心臟、胸口劇痛而突然昏厥, 需採用葉克膜治療, 甚至要換心才得以保住性命。

2.細菌性心內膜炎

細菌性心內膜炎, 常是因存在於口腔、腸道、或泌尿道的細菌或黴菌, 引起心臟內膜表層或心臟瓣膜感染、把心臟瓣膜破壞, 會對心臟造成損傷甚至死亡。 人體口腔中本來就有許多細菌, 容易隨著拔牙、洗牙或刷牙等動作而跑到血液中, 曾有人因拔智齒後, 細菌隨血液留至心臟瓣膜上且落地生根, 感染心內膜炎。

專家解釋, 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症狀為發燒溫度忽高忽低、有點喘, 但較不會像心肌炎一樣急性猝死、且恢復快, 上述鏈球菌吃掉瓣膜案例, 即屬於細菌性心內膜炎。

如何判斷只是一般小感冒, 還是心臟發炎了?

那麼, 大家該如何判斷只是一般小感冒, 還是心臟發炎了?專家建議, “抽血”是最直接的方式, 且最好到醫學中心照X光、心臟超音波檢查。 去醫院前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判斷是否需要就醫檢查:

一、吃藥2~3天,類似感冒之症狀不但沒改善,且有加劇情形,再加上持續性多日發燒未退。

二、有疲憊、噁心嘔吐...等類感冒症狀,一到數周後又有明顯喘不過氣的現象。

專家再進一步補充,小孩若有心肌炎的話,容易以吃不下東西來表現,而非喘或水腫的情況。另外,小孩通常不易有心律不齊的問題,所以父母一發現小孩心律不齊,就應立即送往大醫院做超音波檢查。就過去經驗觀察,冬天有較多心臟發炎案例,心肌炎可能發生在各年齡層,從3、4歲的小小孩到7、80歲老年人都有,但以20~50歲的族群居多。

平常該做哪些事情預防心臟發炎?

專家表示,心肌炎無法預防,但心內膜炎則可以透過注意平時口腔清潔,做初步防範。專家強調,各種研究都顯示,運動對心臟、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若能持續穩定最少每週3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且每次運動後的心跳速率需達到130次/每分鐘以上,對健康絕對有幫助!

一、吃藥2~3天,類似感冒之症狀不但沒改善,且有加劇情形,再加上持續性多日發燒未退。

二、有疲憊、噁心嘔吐...等類感冒症狀,一到數周後又有明顯喘不過氣的現象。

專家再進一步補充,小孩若有心肌炎的話,容易以吃不下東西來表現,而非喘或水腫的情況。另外,小孩通常不易有心律不齊的問題,所以父母一發現小孩心律不齊,就應立即送往大醫院做超音波檢查。就過去經驗觀察,冬天有較多心臟發炎案例,心肌炎可能發生在各年齡層,從3、4歲的小小孩到7、80歲老年人都有,但以20~50歲的族群居多。

平常該做哪些事情預防心臟發炎?

專家表示,心肌炎無法預防,但心內膜炎則可以透過注意平時口腔清潔,做初步防範。專家強調,各種研究都顯示,運動對心臟、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若能持續穩定最少每週3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且每次運動後的心跳速率需達到130次/每分鐘以上,對健康絕對有幫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