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世民:對魏征一次次觸動“逆鱗”是否曾動過殺心?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君, 他之所以“明”, 其根本原因之一在於善於納諫。 李世民即位為皇帝不久, 就提升魏征為諫議大夫。

不知是唐太宗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才成就了魏征的名聲, 還是魏征敢於犯顏直諫才促成了唐太宗善於納諫的性格。

諫議大夫的職責是專門向皇帝提意見。 諫議大夫, 說它重要, 它又無足輕重, 說它無足輕重, 它又重要無比;說它有權, 它又無尺寸之柄, 說它無權, 它又權力很大。 這一切都取決於諫議大夫的意見皇帝聽還是不聽。 唐太宗任命魏征為諫議大夫, 表現了唐太宗對他的才能的認可和對他本人的信任與尊重, 後來又把他提升為尚書丞, 就更能使他隨侍左右, 時時處處提醒規勸皇帝了。

唐太宗知道自己很容易受情緒的左右, 他就提醒周圍的大臣注意糾正他的偏激的決定, 並把批評朝政制度化。

他建立了前朝所沒有的新制度, 即允許諫官、史官參加政事堂會議。 這種制度不僅能夠保證諫官、史官能夠及時瞭解朝政的內幕, 使得有所勸諫, 還起到了一定的監察作用, 使宰相及其他官員不敢謊報政績。 這種制度還規定, 在會議之上, 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 如有過失和不當之處, 諫官可當面指出。

魏征就是在這種相對寬鬆自由的環境裡做諫官的, 他勸諫的內容從長治久安的軍國大計, 直到皇帝個人的起居生活, 涉及到許多方面, 對唐太宗及唐朝貞觀年間的政治可以說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治理國家方面, 尤其是在大亂之後撥亂反正, 魏征充滿了信心, 主張宜快不宜慢, 宜急不宜緩。 唐太宗即位之時, 天下初定, 百廢待舉,

唐太宗雖有心冶理好國家, 但到底該怎麼辦卻是心中無數。 一天, 他問魏征說:“賢明的君主治理好國家也該需要百多年的功夫吧!”魏征不同意他的想法, 他認為:“聖明的人治理國家, 就像聲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樣, 一年之內就可見到效果, 三年見效就太晚了, 怎麼要等百年才能治好呢?”尚書僕射封德彝認為, “自古以降, 人心一天不如一天, 日趨奸詐, 秦朝用嚴刑, 漢朝用霸道, 都沒把人心教化成功, 魏征想用這些滿是書生氣的話來治理國家, 那必然敗亡。 ”魏征則針鋒相對地說:“大亂之後治理國家, 就像餓極了的人要吃東西一樣, 來得更快。 如果人心是如流水一般向下墮落, 今天的人也都成了鬼怪, 還談什麼治理國家呢?行帝道則帝,
行王道則王, 問題是採取什麼措施來治理, 而不是百姓是否可以教化。 ”

在對待政治方面, 魏征堅決主張招撫, 反對鎮壓。 在“玄武門之變”過後, 忠於太子李建成的部下遍佈全國, 他們不知道李世民殺了李建成之後會對他們採取什麼態度, 一時人心惶惶, 許多人準備造反。 魏征向李世民建議說:“要不計私仇, 對他們要以公處之, 否則殺之不盡, 禍根永遠無法消除。 ”李世民就派他為特使, 給以便宜行事的權力, 讓他去太子勢力較為集中的河北一帶安撫人心。 他到了河北的磁州, 見到兩輛去長安的囚車, 裡面裝著“玄武門之變”中逃走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李治安和李思行。 魏征找到押解他們的負責人說:“我離開長安以前,

朝廷就已下令赦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 如今又把他們逮捕, 豈不是自食其言、失信於人嗎?如今, 我來招撫還恐怕人家不願相信我, 怎麼能把人押送長安呢?臨行的時候, 太宗讓我便宜行事, 我看把李治安和李思行放了, 讓他們跟我一起去招撫, 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 ”由於魏征的正確做法, 很快就安撫了河北一帶, 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在具體治理國家的方略上, 魏征主張輕徭薄賦, 與民休息。 魏征認為, 隋朝滅亡的教訓在於擾民太多, 國家賦稅極重, 徭役繁多, 以至民不聊生, 國家的敗亡就從這裡開始, 因此, “靜之則安, 動之則亂”。 因此, 在整個貞觀年間, 朝廷的賦稅和徭役不算太重, 這是貞觀年間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之一。

像李世民這樣一位有道明君,對魏征這樣的良臣自然是信任有加。可是,面對魏征一次次地觸動“逆鱗”,一次次地不留情面,李世民也是心存怨恨的,甚至也曾動過殺心。只是他最後為了自己的江山,忍下了這口氣罷了。

【智慧點撥】

進說者不能不仔細考察君王對自己的愛憎態度,然後再決定是否進諫。

對於崇尚法術的韓非子來講,“諫臣”不好當,如果遇到一個開明的君主還好說,如果遇到一個昏君,要想堅持真理,就只有“死諫”了!從李世民與魏征的關係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只要是“君王”,無論“明君”還是“昏君”,身上都存在著“逆鱗”。

【引申名言】

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戰國)韓非《韓非子》

【名言釋義】

君主也有逆鱗,進說者如果能不觸動逆鱗,就稱得上是善於進說的了。

【名言智慧】

韓非子說:“龍作為一種動物,馴服時可以騎著玩。可是它的喉下有尺把長的逆鱗,如果有人觸動,就會遭到傷害。君主也有逆鱗,進說者如果能不觸動逆鱗,就稱得上是善於進說的了。”可見,進說者光有“一心為公”之心是不夠的,“好心未必得好報”,必須提醒自己不要觸動上司的“逆鱗”。因此,韓非子攻心說上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提出一系列必要的禁忌和應注意的事項。

韓非子認為,君主的權威是絕對不能動搖的,他們是永遠正確的。所以,下屬的進言不被上司採納的第三個重要原因,就在於遊說的態度上有問題。以為自己代表著真理,就可以不給上司留情面。孰不知,上司“面子”的重要性遠遠大於真理的正確性。即使下屬把上司駁得啞口無言,自己也決不是勝利。因為,上司就算不馬上發作,也會對下屬產生怨恨。

像李世民這樣一位有道明君,對魏征這樣的良臣自然是信任有加。可是,面對魏征一次次地觸動“逆鱗”,一次次地不留情面,李世民也是心存怨恨的,甚至也曾動過殺心。只是他最後為了自己的江山,忍下了這口氣罷了。

【智慧點撥】

進說者不能不仔細考察君王對自己的愛憎態度,然後再決定是否進諫。

對於崇尚法術的韓非子來講,“諫臣”不好當,如果遇到一個開明的君主還好說,如果遇到一個昏君,要想堅持真理,就只有“死諫”了!從李世民與魏征的關係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只要是“君王”,無論“明君”還是“昏君”,身上都存在著“逆鱗”。

【引申名言】

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戰國)韓非《韓非子》

【名言釋義】

君主也有逆鱗,進說者如果能不觸動逆鱗,就稱得上是善於進說的了。

【名言智慧】

韓非子說:“龍作為一種動物,馴服時可以騎著玩。可是它的喉下有尺把長的逆鱗,如果有人觸動,就會遭到傷害。君主也有逆鱗,進說者如果能不觸動逆鱗,就稱得上是善於進說的了。”可見,進說者光有“一心為公”之心是不夠的,“好心未必得好報”,必須提醒自己不要觸動上司的“逆鱗”。因此,韓非子攻心說上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提出一系列必要的禁忌和應注意的事項。

韓非子認為,君主的權威是絕對不能動搖的,他們是永遠正確的。所以,下屬的進言不被上司採納的第三個重要原因,就在於遊說的態度上有問題。以為自己代表著真理,就可以不給上司留情面。孰不知,上司“面子”的重要性遠遠大於真理的正確性。即使下屬把上司駁得啞口無言,自己也決不是勝利。因為,上司就算不馬上發作,也會對下屬產生怨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