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抗生素會導致耳聾嗎?

藥物性耳聾以前並不多見, 後來隨著抗生素的問世才大量出現的。 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的理想藥物, 但是有些抗生素也有副作用, 其中對耳有毒性容易引起耳聾或眩暈 。

並不是所有的抗生素都會導致耳聾, 但有些藥物如果使用不當, 會損害聽覺神經, 嚴重的還會導致耳聾。 其中以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最為突出, 醫學家稱它們為耳毒性抗生素。

耳朵對抗生素的副作用最為敏感, 7歲以下兒童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 占總體聾啞兒童的比例高達30%-40%,

一些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只有0.9%, 中國有200多種抗生素, 每種抗生素對人體均有不同程度的傷害。

四種容易導致藥物性耳聾的藥物分別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鏈黴素等使用過量均有致聾的可能;利尿藥, 如速尿、利尿酸、丁尿氨等;抗腫瘤藥;解熱鎮痛藥。

抗生素引起的聽力下降一定要引起重視, 甚至會發展成藥物性耳聾。 藥物性耳聾表現為聽覺系統的慢性中毒, 會引起聽覺神經的損害, 一般治療方法沒有明顯效果, 不能恢復到用藥前的聽力水準。 因此藥物性耳聾一般是不可逆的。

耳毒性抗生素具三個隱蔽性特點。 如慶大黴素、鏈黴素等引起的聽力損害, 首先發生在內耳高頻率區, 使高音聽力下降,

一般不易被人察覺。 病人聽音困難, 也不會意識到與用藥有關, 這在醫學上稱為"遲發性耳毒反應", 尤以嬰幼兒與老年人最為多見。 又如新黴素、卡那黴素等, 即使停用, 它們在體內也已完全分解、排泄, 由藥物引起的內耳毛細胞的退化及聽神經細胞的變性萎縮卻仍在繼續進行, 直至聽力完全喪失, 變為全聾, 此稱"漸進性耳毒反應"。

但是, 對抗生素不能因噎廢食, 按病情需要該用時還得用, 但用藥時應該謹慎, 要嚴格遵醫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