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我是誰”——流年似水,觸摸名字背後的時代印記!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每位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充滿著期待, 就例如取名, 不少孩子父母都煞費腦筋, 雖然名字本是一個符號,但這個符號伴隨人的一生,是人們彼此之間進行區分識別的重要標誌,牽涉到了“我是誰”這個淺顯而又高深的問題。 每一代人喜歡的名字都有不同, 這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 也具有鮮明時代印記。

在採訪中, 記者瞭解到, 時下以80、90後為主體的年輕爸媽們, 如今在給孩子起名時更加注重內涵, 含蓄婉約, 如“紫萱”、“宇軒”、“雨涵”等等, 越來越詩情畫意, 甚至還有一些四個字,

這一個個優美文雅的名字背後又寓意著什麼呢?記者街頭採訪了一些`孩子家長。

市民:叫杜婉辰, 大氣晚成, 以前我們叫雲, 香啊, 以前叫國慶啊, 現在都不起了。

市民:叫漆重遠, 名字什麼意思呢, 任重而道遠, 孩子少, 名字更有意義。

市民:汪嘉妮, 是什麼意思呢, 是一個美麗小女孩的意思, 以後一起美美好好的, 現在著重的是諧音好聽, 沒有生僻字, 有一定文化內涵, 朗朗上口, 抓人眼球。

市民:四個字, 周邊有啊, 任知意涵, 還有顧李先樂, 爸媽在一起姓。

在採訪中, 記者還瞭解到, 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 家長在給孩子取名時, 大多是跟著季節, 節日走。 出生在春天叫“春生”, 出生在孟冬就叫“孟冬”, 出生在國慶前後就叫“國慶”等等, 有的孩子名字則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如“建國”“建邦”“解放”“援朝”等等。 1971年計劃生育開始推行, 獨生子女逐漸變多, 從那時起, 家長給孩子取名變得簡繁結合。 有的家長直接給孩子取單名, 如“偉”、“芳”、“勇”、“傑”、“明”等字。 同時“ABB”型, 如芳芳”“婷婷”等名字也是層出不窮, 寓意也很鮮明, 都是父母們滿滿的的期望。

在六安, 以前還有不少父母依據輩分給孩子起名。

市民:以前是慧啊, 芳啊, 梅什麼的, 現在起的有寓意好聽的, 你們那個年代, 我就是玉啊, 燕啊, 珍啊, 男孩是俊啊, 國啊, 軍啊, 我爸爸媽媽那時候差不多啊, 還有中華。

市民:英, 蘭, 男的叫財啊, 有國慶啊, 援朝 。

市民:我們家裡按照輩分, 現在不是按照輩分啊, 現在按照輩分少了。

採訪中, 不少市民告訴我們, 以前的名字重名很多, 現在各種好聽的名字背後, 其實是家人們智慧的結晶和愛的期盼。

市民:我那個年代, 當時很迷戀重音字, 丹丹, 磊磊, 大磊磊, 小磊磊, 分不清, 靠大小分, 重名很多, 叫的特別多, 一喊一個樓道很多, 現在大家都杜絕了, 現在重名少了, 父母都有文化, 起名字注重文化內涵。

小華山派出所民警許紅梅在戶籍崗位上工作20多年, 她告訴記者, 現在孩子們的名字越來越好聽, 不過還是建議父母給孩子起名時儘量少用生僻字, 以免給他們以後的生活帶來不便。

小華山派出所民警 許紅梅:男孩子們, 喜歡用軒,

還有熙, 還有辰, 晨還有辰, 女孩子, 中間的字帶梓, 還有籽, 女孩子還喜歡用萱, 用的比較多, 四個字有, 隨父親和母親的姓起的名字, 還有四個字複姓, 生僻字也有, 那個字念yao,上面是龍, 下面是個龍, 下面是個天, 五筆和搜狗都搜不出來的, 我們建議他改掉, 從康熙字典出來的, 孩子寶貝, 從康熙字典裡搞的, 我們建議他改掉。

縱觀數十年來的取名史, 過去取名大都有一種文化局限和趨同心理,所以大眾化、同質化往往在所難免,如今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孩子取名不僅僅越來越注重時尚感、文化味、藝術範,也越來越開放多元,越來越自信從容,每個寶寶的名字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時代的特徵`。

縱觀數十年來的取名史, 過去取名大都有一種文化局限和趨同心理,所以大眾化、同質化往往在所難免,如今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孩子取名不僅僅越來越注重時尚感、文化味、藝術範,也越來越開放多元,越來越自信從容,每個寶寶的名字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時代的特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