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魏第三位皇帝曹芳被廢的幾個理由

曹芳(232年-274年), 據《魏氏春秋》記載是曹操的曾孫、黃須兒曹彰的孫子、曹楷的兒子。 魏明帝曹睿的親兒子全部夭折, 曹芳被曹睿收為養子, 三國時期曹魏第三位皇帝, 239年-254年在位。 235年, 四歲的曹芳被封為齊王。 239年正月, 魏明帝曹睿病重, 立曹芳為皇太子, 同年, 魏明帝病逝, 曹芳即位, 年僅八歲。 尊魏明帝的皇后郭氏為皇太后, 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輔政。

《三國演義》中曹芳

八歲即位的曹芳, 不能把控朝政, 皇權旁落。 曹爽與司馬懿爭權, 曹爽由於是曹氏宗親, 再加上勾結宦官, 表面上占了上風。 曹爽先是向天子進言, 將司馬懿明升暗降為沒有實權的太傅, 以此曹爽奪司馬懿錄尚書事之權, 群臣上奏摺先要經曹爽之手。 曹爽之弟曹羲任中領軍、掌握禁兵;另一弟曹訓任武衛將軍, 同掌禁兵。 245年, 曹爽廢中壘、中堅營, 把兩營之兵交曹羲率領。 247年, 曹爽把郭太后軟禁到永甯宮,

曹芳與其養母郭太后分離之時, 相對哭泣, 曹爽專權開始。 司馬懿偽裝生病, 不問政事。 在爭權期間, 從個人威望和當官的聲譽來看, 曹爽是不及司馬懿的。 司馬懿於西元241年和西元243年大破吳軍, 威望大增;而西元244年曹爽伐蜀、之後伐吳無功, 威望下降。 並且司馬懿故意讓權于曹爽, 不與曹氏爭權, 為自己博得好的名聲, 讓曹爽野心膨脹, 惡行彰顯, 實為欲擒故縱之計。

248年, 宦官張當把內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給曹爽, 曹爽惡行更加明顯, 加快了奪權的步伐。 曹爽擔心司馬懿裝病, 派河南尹李勝探查真實與否。 下面是關於司馬懿裝病的一段描述:

司馬懿假裝病重, 讓兩個侍婢扶持自己, 要拿衣服, 拿不穩, 掉在地上, 還指著嘴說渴。 侍婢獻上粥來, 他用口去接, 湯流滿襟。 李勝說:“眾人以為明公原來的風疾復發, 沒有想到貴體病成這個樣子!”司馬懿故意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年老臥病, 死在旦夕。 君當屈身守並州, 並州接近胡人, 應妥善為之戒備。 恐怕不能見面了, 把兒子師、昭託付給你。

”李勝說:“我說的是還忝本州(李勝是荊州人), 不是並州。 ”司馬懿故意錯亂其辭:“君方到並州, 努力自愛!”李勝又說:“當忝荊州。 ”司馬懿說:“我年老昏迷, 不解君言, 今回守本州, 盛德壯烈, 好建功勳。 ”接著流涕哽咽。 李勝出來後對曹爽說:“司馬公已像屍體一樣, 臥床不起, 只有殘餘之氣, 形神已經分離, 不值得憂慮了。 ”又說:“太傅不能康復, 令人憂傷。 ”

司馬懿表面裝病, 但由於其在軍中多年的威望和手中仍有兵權, 暗中等待機會以剷除曹爽。 249年, 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 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隨行。 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后, 請廢曹爽兄弟。 司馬師為中護軍, 率兵屯司馬門, 控制京都。 司馬懿命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

管領曹爽軍營;命太僕王觀行中領軍事, 統攝曹羲軍營。 曹爽兄弟之兵權盡為司馬懿所奪。 曹爽不明形勢, 放棄反抗, 說:“司馬公正當欲奪吾權耳。 吾得以侯還第, 不失為富家翁。 ”隨曹芳回京。 不久, 司馬懿以謀反罪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 並滅三族。

251年, 司馬懿死後, 其子司馬師把持朝政。 254年, 司馬師聯合公卿中朝大臣上奏郭太后, 請依霍光故事廢曹芳的帝位, 得到許可 。 曹芳搬出洛陽, 在河內郡營建齊王宮, 朝廷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265年, 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魏建立晉朝, 封曹芳為邵陵縣公。 274年, 曹芳去世, 時年四十三歲。 那麼, 司馬氏廢除曹芳的理由是什麼呢?

郭太后廢曹芳詔令:皇帝芳春秋已長,不親萬機,耽淫內寵,沈漫女德,日延倡優,縱其醜謔;迎六宮家人留止內房,毀人倫之敘,亂男女之節;恭孝日虧,悖慠滋甚,不可以承天緒,奉宗廟。

第一個理由:年長不親政;第二個理由:沉迷女色;第三個理由:每天與倡伶、優人等廝混在一起作樂並放縱這些人幹壞事、醜事;第四個理由:曾召來六宮家人在內房留住,破壞人倫之大理,擾亂男女之節操;第五個理由:他對母后也不夠孝敬,狂傲不聽管教。

這幾個理由顯得是那麼的沒有說服力,皇帝手中沒權,想親政能嗎?後宮那些事,誰又能說清楚呢?總之,由於魏明帝曹叡托孤不當,讓這個小皇帝當了一生的傀儡,還被人安上了昏君的罪名,這是典型的成王敗寇。同時代的其他大臣和後世的史家給了曹芳一個合理的評價。

毋丘儉:懿每歎說齊王自堪人主,君臣之義定。奉事以來十有五載,始欲歸政,按行武庫,詔問禁兵不得妄出。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佑,矯廢君主,加之以罪。

陳壽:古者以天下為公,唯賢是與。後代世位,立子以適;若適嗣不繼,則宜取旁親明德,若漢之文、宣者,斯不易之常准也。明帝既不能然,情系私愛,撫養嬰孩,傳以大器,託付不專,必參枝族,終於曹爽誅夷,齊王替位。

梁章钜:齊王臨禦之初,即罷宮室工作,免官奴婢六十以上為良人,出內府金銀銷冶以供軍用;二年通《論語》,五年通《尚書》,七年通《禮記》,三祀孔子,以顏子配;良法美政,史不絕書。

何焯:芳臨禦數載,非若昌邑始征,若果君德有闕,播惡于眾,師何難執以為辭?今稱太后之令,發床第之私,有以知其為誣矣。

毋丘儉、陳壽、梁章钜、何焯的評價是中肯的。

郭太后廢曹芳詔令:皇帝芳春秋已長,不親萬機,耽淫內寵,沈漫女德,日延倡優,縱其醜謔;迎六宮家人留止內房,毀人倫之敘,亂男女之節;恭孝日虧,悖慠滋甚,不可以承天緒,奉宗廟。

第一個理由:年長不親政;第二個理由:沉迷女色;第三個理由:每天與倡伶、優人等廝混在一起作樂並放縱這些人幹壞事、醜事;第四個理由:曾召來六宮家人在內房留住,破壞人倫之大理,擾亂男女之節操;第五個理由:他對母后也不夠孝敬,狂傲不聽管教。

這幾個理由顯得是那麼的沒有說服力,皇帝手中沒權,想親政能嗎?後宮那些事,誰又能說清楚呢?總之,由於魏明帝曹叡托孤不當,讓這個小皇帝當了一生的傀儡,還被人安上了昏君的罪名,這是典型的成王敗寇。同時代的其他大臣和後世的史家給了曹芳一個合理的評價。

毋丘儉:懿每歎說齊王自堪人主,君臣之義定。奉事以來十有五載,始欲歸政,按行武庫,詔問禁兵不得妄出。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佑,矯廢君主,加之以罪。

陳壽:古者以天下為公,唯賢是與。後代世位,立子以適;若適嗣不繼,則宜取旁親明德,若漢之文、宣者,斯不易之常准也。明帝既不能然,情系私愛,撫養嬰孩,傳以大器,託付不專,必參枝族,終於曹爽誅夷,齊王替位。

梁章钜:齊王臨禦之初,即罷宮室工作,免官奴婢六十以上為良人,出內府金銀銷冶以供軍用;二年通《論語》,五年通《尚書》,七年通《禮記》,三祀孔子,以顏子配;良法美政,史不絕書。

何焯:芳臨禦數載,非若昌邑始征,若果君德有闕,播惡于眾,師何難執以為辭?今稱太后之令,發床第之私,有以知其為誣矣。

毋丘儉、陳壽、梁章钜、何焯的評價是中肯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