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蘭州拉麵不存在的?100家正宗蘭州麵館向天津趕來

蘭州牛肉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麵

被譽為“中華第一面”

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

於是標榜“蘭州”的麵館

開遍了N多城市的大街小巷

這樣的麵館有沒有覺得很眼熟☟

然而很多人吃過後卻覺得

味道很一般

遠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好吃嘛

其實

這可能是因為你進了假“蘭州麵館”

一些細心的朋友發現

在自己所在城市的麵館大多叫“蘭州拉麵”

而非蘭州牛肉麵!

不過

今後這種尷尬可以避免了

目測一大波正宗的蘭州牛肉麵館正向天津趕來

2017年下半年, 天津就與蘭州簽訂了《加強商務及口岸合作備忘錄》, 支持蘭州牛肉麵品牌企業到天津創業發展。 近日, 這項合作又有了新的實質性的進展——《甘肅·蘭州-天津合作支援牛肉麵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印發!

今年

蘭州牛肉麵在天津開設30家面店

並以每年30家以上的增幅發展

到2020年

將達90-100家

這份牛肉麵味的方案

想想都覺得餓~

《方案》對牛肉麵開店計畫有明確的時間節點:

第一階段(2018年底以前)

積極推進天津牛肉麵示範店或旗艦店建設, 鼓勵頂牛、馬有才等已在天津開設牛肉麵店的企業擴大規模, 連鎖經營;支持馬子祿、東方宮、頂牛、金味得、嘻嘛香等有意向在天津開辦牛肉麵店的企業在天津開店。

力爭2018年在天津的牛肉麵店達到30家。

第二階段(2019年全年)

政策扶持, 支援企業在天津開店數達到30家以上;

第三階段(2020年全年)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發展思路, 推進在天津開店數達到30家以上, 實現三年百店計畫。

此外, 《方案》還提出:

1、運用產業鏈運營辦法, 解決蘭州牛肉麵原料配送, 打造牛肉麵示範店及旗艦店;

2、各級商務部門要組織專業培訓, 包括原料配方、製作工藝、烹飪技術等;

3、將餐飲文化和旅遊文化相結合, 鼓勵開發和製作蘭州牛肉麵相關旅遊紀念品;

4、通過開展牛肉麵節會,典型宣傳,政策鼓勵,推動有創業就業意願的群眾走向天津開辦門店。

下面我們聊聊

蘭州牛肉麵的正確打開方式

▼▼▼

蘭州牛肉麵=牛肉+面?

蘭州的牛肉麵始于清朝嘉慶年間(1799年),系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陳維精處學成帶入蘭州的,後經後人陳和聲、馬寶仔等人以“一清(湯)二白(籮蔔)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準。

在其後200多年的漫長歲月裡,蘭州牛肉麵享譽天下,以肉爛湯鮮、面質精細而蜚聲中外,打入了全國各地,被譽為"中華第一面"。

目前,蘭州有上千家牛肉麵館,每天要賣出100多萬碗牛肉麵。牛肉麵被公認為代表蘭州城市形象的名片之一。

祖傳200多年的湯麵秘方

湯是一碗牛肉麵最見火候的地方,好湯不鹹不膩,吃後口不發幹;調製時以煮過牛肉的湯為底,加上混合調料和香料調製而成。

這個祖傳了200多年的湯麵秘方是清嘉慶年間國子監太學生、陳氏家譜中排序“十三世”的陳維精當年留給子孫的一首詩,名曰《維精送子位林孫和聲西行手記》:眾鳥高飛盡,“桂子”獨去遠。“豆蔻”年華和,身強餘“百倍”。春風草“木香”,“當歸”懷慶府。新綠欲湧,“丁香”初開,花“香葉”茂,“蓽菝”漣漪,百里林“草果”然繁盛“芳香”。路遠難行,高“山柰”何?汝等避“草寇”而返蘇寨。“車前”著吉服馬褂“紅袍”,夜宿“八角”樓,晨飲“胡荽”湯。馬“良薑”行千里,遍“地黃”花時至,司碧玉書聯水席相敬,“月山姜”湯“茴香”豆,烹“肉扣”碗“貴老”忙,橫“披壘”灶。在這首詩裡,陳維精將小車老湯牛肉麵的23種調料全部嵌了進去。

性格迥異的麵條形狀

面是另一重境界,拉麵師會根據顧客的不同需求製作。按麵條形狀分,可將牛肉麵分為圓形、扁形、棱形三大類。據統計,一碗毛細面展開之後,包含286根面,長度可達384米。

圓形面,指麵條的橫截面呈圓形。圓形面按照由細到粗,可分為“毛細”、“細面”、“三細”、“二細”“一細”和“二柱子”等,其中“毛細”面粗直徑約0.5-1mm,“細面”面粗直徑1-2mm,“二細”面粗直徑2-3毫米,“二柱子”面粗直徑約5-7毫米。

扁形面,指麵條的橫截面呈扁平狀。扁形面按照由窄到寬,可分為“韭葉”、“薄寬”、“寬面”、“大寬”和“皮帶寬”等,其中“韭葉”寬約5毫米(意為與韭菜葉一樣寬),“皮帶寬”寬約30-40毫米(意為和皮帶一樣寬)。

棱形面,指麵條的橫截面呈三角形、四邊形等獨特形狀。常見的棱形面有“蕎麥棱子(三棱子)”、“四棱子”等。

最後,在強調一遍

蘭州沒有牛肉拉麵!

蘭州拉麵最不為人知的內幕當屬蘭州拉麵和蘭州毫無關係這一點了,蘭州只有蘭州牛肉麵,蘭州人叫牛肉麵或者牛大碗,餐館也叫***牛肉麵(館)。

在甘肅境內除蘭州以外的其他地區也基本還都只叫***牛肉麵(館)。但是出了甘肅,就全叫蘭州拉麵館了。

4、通過開展牛肉麵節會,典型宣傳,政策鼓勵,推動有創業就業意願的群眾走向天津開辦門店。

下面我們聊聊

蘭州牛肉麵的正確打開方式

▼▼▼

蘭州牛肉麵=牛肉+面?

蘭州的牛肉麵始于清朝嘉慶年間(1799年),系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陳維精處學成帶入蘭州的,後經後人陳和聲、馬寶仔等人以“一清(湯)二白(籮蔔)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準。

在其後200多年的漫長歲月裡,蘭州牛肉麵享譽天下,以肉爛湯鮮、面質精細而蜚聲中外,打入了全國各地,被譽為"中華第一面"。

目前,蘭州有上千家牛肉麵館,每天要賣出100多萬碗牛肉麵。牛肉麵被公認為代表蘭州城市形象的名片之一。

祖傳200多年的湯麵秘方

湯是一碗牛肉麵最見火候的地方,好湯不鹹不膩,吃後口不發幹;調製時以煮過牛肉的湯為底,加上混合調料和香料調製而成。

這個祖傳了200多年的湯麵秘方是清嘉慶年間國子監太學生、陳氏家譜中排序“十三世”的陳維精當年留給子孫的一首詩,名曰《維精送子位林孫和聲西行手記》:眾鳥高飛盡,“桂子”獨去遠。“豆蔻”年華和,身強餘“百倍”。春風草“木香”,“當歸”懷慶府。新綠欲湧,“丁香”初開,花“香葉”茂,“蓽菝”漣漪,百里林“草果”然繁盛“芳香”。路遠難行,高“山柰”何?汝等避“草寇”而返蘇寨。“車前”著吉服馬褂“紅袍”,夜宿“八角”樓,晨飲“胡荽”湯。馬“良薑”行千里,遍“地黃”花時至,司碧玉書聯水席相敬,“月山姜”湯“茴香”豆,烹“肉扣”碗“貴老”忙,橫“披壘”灶。在這首詩裡,陳維精將小車老湯牛肉麵的23種調料全部嵌了進去。

性格迥異的麵條形狀

面是另一重境界,拉麵師會根據顧客的不同需求製作。按麵條形狀分,可將牛肉麵分為圓形、扁形、棱形三大類。據統計,一碗毛細面展開之後,包含286根面,長度可達384米。

圓形面,指麵條的橫截面呈圓形。圓形面按照由細到粗,可分為“毛細”、“細面”、“三細”、“二細”“一細”和“二柱子”等,其中“毛細”面粗直徑約0.5-1mm,“細面”面粗直徑1-2mm,“二細”面粗直徑2-3毫米,“二柱子”面粗直徑約5-7毫米。

扁形面,指麵條的橫截面呈扁平狀。扁形面按照由窄到寬,可分為“韭葉”、“薄寬”、“寬面”、“大寬”和“皮帶寬”等,其中“韭葉”寬約5毫米(意為與韭菜葉一樣寬),“皮帶寬”寬約30-40毫米(意為和皮帶一樣寬)。

棱形面,指麵條的橫截面呈三角形、四邊形等獨特形狀。常見的棱形面有“蕎麥棱子(三棱子)”、“四棱子”等。

最後,在強調一遍

蘭州沒有牛肉拉麵!

蘭州拉麵最不為人知的內幕當屬蘭州拉麵和蘭州毫無關係這一點了,蘭州只有蘭州牛肉麵,蘭州人叫牛肉麵或者牛大碗,餐館也叫***牛肉麵(館)。

在甘肅境內除蘭州以外的其他地區也基本還都只叫***牛肉麵(館)。但是出了甘肅,就全叫蘭州拉麵館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