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誤解的楊宇霆(轉載)

如果我們能從東北經濟發展史的角度來研究一下東北為什麼會成為中國的老工業基地, 張作霖和楊宇霆這樣人的作為, 就不會一概抹殺了, 歷史唯物主義也是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

楊字霆顯赫後為家鄉法庫辦了幾次實事, 深受法庫人民關注。 如今時間已過去六十多年, 有關楊的文史資料甚多, 但與法庫有關事項除平治校外很少見到, 不揣冒昧, 作—補遺, 以食饗者。

一 楊宇霆第二次還鄉

1926年楊字霆第二次還鄉, 縣政府組織盛大歡迎儀式。 我是學生樂隊的小鼓手, 站在隊伍前列, 看的比較清楚。

歡迎者都在南門大道路西列隊等候, 各人手持國旗或彩旗。 行列中有縣長等領導官員, 有各界首腦人物、地方紳商名流及各學校師生。 大隊排的很長, 南起周地溝, 北至十字街口。 東側有地方員警隊持槍面向外。 據說遼河以南由瀋陽軍隊戒嚴, 遼河以北由法庫員警隊負責。 真是五步一崗, 十步一哨。 時時傳來警笛聲, 並不斷有消息傳來——過河了——過三面船了——過大孤家子了!法庫農民家庭出身的這位人物, 真是衣錦還鄉, 顯赫一時了。 最後一次笛聲, 使警戒人員立刻緊張起來, 聽到從南面傳來的由遠到近的汽車聲。 不一會兒, 見到警戒的警士, 面向外舉槍敬禮。 這時日本領事館法庫出張所的日本人, 舉著—面日本國旗, 也來歡迎,
被趕到溝東的一個高崗—上去。 緊接著開來兩輛警衛車, 警衛人員全副武裝, 身著黃色呢料服, 腰間配帶兩支手槍, 手持衝鋒槍, 車停後立即跳下車, 作扇面形的警戒線。 須臾第三輛黑色小轎車停下, 走下一位副官打開車門, 於是這位東北軍總參議兼兵工廠督辦楊宇霆走下車來。 他中等身材, 頭形橢圓, 濃眉大眼, 光頭, 肥胖的兩腮刮的亮中透青, 精神飽滿, 體格健壯。 他身著黃色禮服, 頭帶青色大禮帽, 穿—雙黑色鬆緊元寶式皮鞋。 他下車後, 警衛人員團團圍住, 地方官員前導, 他緩緩前行, 手持禮帽, 邊走邊說:“謝謝!謝謝!”這時軍樂大作, 歡迎聲震耳。 車隊緩慢前進, 第四輛灰色轎車內坐了三位婦女, 據說是如夫人和僕婦。 接著是長長的八輛警衛車。
車上有一半人下車步行警衛, 都是全副武裝的年輕衛士。 楊宇霆在南門外設立的歡迎棚內略事停留, 旋即登車直驅地方儲蓄會, 臨時休息。 在赴西街平治校時, 儲蓄會會長陳丹林被邀同車而行。 該校召開了隆重的歡迎會, 會上楊作了講話, 時間不長, 聲音小, 學生隊伍都聽不清楚。 午後就驅車赴距縣城十五裡的他家鄉蛇山溝村, 一路都有崗哨戒備。 第二天就返回瀋陽。

二 建設家鄉的宏偉計畫

據儲蓄會知情人說, 前一次楊宇霆回法庫時, 由瀋陽至法庫架設臨時電話專用線。 楊到屋不久, 電話鈴就響了, 副官接過電話後, 向楊報告:“雨帥請督辦講話”。 原來是張作霖親自打來的, 問是否已到法庫, 並希望楊明天返回瀋陽。

那次回來楊召集了地方政府官員和各界負責人, 倡議法庫要抓緊辦三件事:一、籌建平治學校, 地點在西街, 建教學大樓;二、籌建電燈廠;三、擴大儲蓄會資金, 使它成為地方性的銀行(有限財團)。 另外成立“沈法汽車公司”。 這些籌建資金和物資以及設計和工程技術人員, 皆由法庫籍在瀋陽和在省內各地官員出資贊助;楊本人也投資一部分;還以楊的名義向省內名商大賈募集。 計畫平治學校建設資金為銀幣四十萬元;電燈廠(股份有限公司)資金三十二萬元(發電機組是由安利英行賒購的);地方儲蓄會是地方有限財團, 通過省政府的正常手續批准的, 股金銀幣五十萬元, 居於省乙等儲蓄會。 這些組織機構設有臨時籌備處和董事會。
是年冬由瀋陽到法庫的大道上, 雇用農民大車, 運來大量原木、電杆、水泥, 以及鍋爐、汽輪機、發電機、變壓器等。 同時又做了開工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在平治學校建樓基地以北的空地上, 建了四座大磚窯, 窯的中間打深水井, 以備生產青磚使用, 一次可出窯十萬多磚。 1925年春平治學校及電燈廠工程齊頭並進, 晝夜施工。 電燈廠的發電機和鍋爐的安裝以及內外線的架設全由當時奉天兵工廠的電廠派員支援建設的。 法庫城內一時滿街埋電杆, 架電線, 一派興旺景象。 全部工程僅用一年, 速度驚人。

三 平治學校的創立(略)

編者按:有關平治學校的史料, 本刊第三輯已作過詳細介紹。

四 興建法庫電燈廠

民國十六年(1927)春, 法庫電燈廠建成,試車發電。該廠裝機容量為三百五十馬力,是一台開放型交流發電機。蒸汽機是英國飛利浦公司製造的雙筒立式拉杆引擎機,帶冷凝器四百馬力一台。鍋爐是拔柏葛水管式鏈條爐床,每小時出力四噸燃煤量。當夜間首次發電時,隆隆的電機運轉聲響,振奮了人們的心弦。大街小巷的路燈,閃鑠照耀有如白晝。各機關及大部分商店、家庭都安裝了電燈。法庫有史以來第一個光明之夜,群情振奮,奔相走告。法庫辦電計有三次。第一次某創辦人在大東門外建立廠房,但後因資金不足中途報廢了。第二次是方中嶽在天主堂西院,設立電燈股份有限公司,真已發了電,但因鍋爐小,不適應機組的需要,後來又買了一部鍋爐,由鐵嶺運到夏家樓時,因資金不足無力再運,終使這個發電不久的電廠僅曇花—現就停辦了。這次成功的發電給法庫帶來不少好處,不僅照明用電,以後還有多數糧油加工廠用電機代替了笨重的畜力碾磨加工,又快又衛生,掀開了現代化人民生活的一頁。當時除了路燈三百多盞外,租、表燈不過三千多盞,糧油加工業設備容量僅為一百多馬力。電廠於是白天檢修,夜間發電,當年總發電量為四十五萬度(千瓦小時)。法庫發電廠的組織機構是董事會制,董事會有權處理一切事宜,包括人事任免。另委廠長一人,處理全廠業務工作,每月向董事會提出一次“經營報告”。廠長下設工務、業務兩部,工務部下分電機組、鍋爐組、內外線組;業務部下分會計、材料保管、電費結算、收費和總務。各設專職組長,共有從業人員三十余人(不包括董事會人員)。第一任董事長王智(鑒甫),廠長楊寶衡。 1929年1月,“楊常事件”發生,對法庫電燈廠有所衝擊,但正常業務並未中斷。楊寶衡辭去廠長職務,由朱子新代理,朱任期不長,以後歷任有楊怕蕃、張連仲等。電燈廠生產用煤年計畫為二千噸,由鐵嶺日本人經營的煤場訂購。每年冬季利用遼河冰凍季節,雇用農民大車,一冬全部運完。

五 法庫地方儲蓄會

法庫地方儲蓄會的組織機構:有股東代表會,每年定期開會一次,研究解決一些重大事項及紅利分配等。經營管理方面,由會長全面負責。根據楊字霆的意圖,以其父楊永昌為名譽會長,由股東代表會公推當時法庫頗有名望的陳丹林和王占元為正副會長。並由會長遴選王春浦、劉會文分別為正副經理,負責具體業務。地址在法庫鎮褲襠街路東原地方儲蓄會籌備處。民國十五年(1926)春開始營業,經營範圍主要是向鎮內工商業者投放貸款,投放期三、四個月不等,最多不超過一年。經理下設會計室,有主管會計一人,助理會計二人,文牘員一人、廚師一人、勤雜一人。

貸款利率不是法定,比東三省官銀號利率稍高,比一般銀錢號利率略低。投放物件由經紀人從中介紹。經紀人有兩個組織,共十餘人,各有負責人。他們都是過去的老商人,個個精通業務,瞭解市面供需情況,傳達金融資訊。他們所得的報酬,是按投放貸款的多少,所得為利息總額的一定比例,每月終結算,一次付給。

儲蓄會募集的股金,是以“奉票”按市價核為銀幣的,所以每月的收支,都以“奉票”記帳。由於軍閥割據和不斷內戰:大量發行紙幣解決戰爭費用,“奉票”不斷貶值。加以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經濟侵略,“奉票”貶值更甚。到1930年春,儲蓄會五十萬元的銀幣資金,實值已不足兩萬元了。會長陳丹林年老體衰,申請辭職。股東代表會鑒於後繼無人,研究決定報請廢業。這個楊氏生前關注的金融事業,就此失敗了。

六 為楊宇霆父子治喪

一九三O年正月,地方儲蓄會的會長和經理受楊春元(楊宇霆長子)委託給先死的楊宇霆和在他後死的父親楊永昌同時安葬。實際一切由楊春元母親授意。這樁喪事規模轟動全省。楊家拿出銀幣二萬元,作為治喪經費,張學良又撥給五千元。開始籌備工作時,在地方儲蓄會臨時掛了牌子。成立治喪籌備處。楊宇霆長子楊春元是大夫人所生,當楊宇霆被處死之際,他正在德國留學。楊宇霆死後,張學良發函叫楊春元回國,他毫不猶豫的回來。張學良召見他,對他進行撫慰。楊春元沒做工作,在瀋陽大東區經營一個商店。治喪籌備處主辦人員,公推德高望重的陳丹林為首,由副會長王占元負責一切籌備事宜。對於治喪的日期、僧道經、樂隊、紮紙活,靈棚等都作了周密安排。請陳丹林做“點主官”。另如招待筵席、廚師,接待工作無不做妥善準備。由瀋陽聘雇棚匠高手,以及搭棚器材,兩座高大豪貴的蘇州式靈棚,在楊家東西兩院高高搭起。東靈棚是楊父楊永昌,西靈棚是楊宇霆,每座棚內都是四台經(僧道),東西兩門,各設有四台鼓樂,晝夜不停輪番吹奏,嗩呐聲淒婉悱惻,震人心弦。南園擺滿紙紮的人馬、車輛、財寶等。外地趕來赴喪敬祭的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楊宇霆的靈棚掛滿省縣官員和各界名流贈送的挽聯和幛子,都是名貴綢緞呢絨所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張學良送的挽聯:

詎同西蜀偏安, 總為幼常揮痛淚;

淒絕東山零雨,終憐管叔談流言。

治喪招待筵席原料,幹鮮蔬菜全是派專人從天津購進的,有青椒、茄子、黃瓜、蒜台、藕和冬筍,高檔菜有海三、魚翅、燕窩,各種山珍海味應有盡有。燕窩僅僅是正日子給大賓及點主官一席之用。一般客人多是用海參席招待。出殯前兩天張學良特派來兩連騎兵,兩個汽車連作出靈時前導的儀仗隊。出靈時隊伍浩浩蕩蕩,有六十四人抬著一條龍棺槨的大杠,前面是楊永昌,後面是楊宇霆。隊伍最前面的是地方員警隊開路,其次是騎兵連、汽車連、紙紮人馬等,以後是吹鼓手、僧侶誦經。所過之處,經語呢喃,笙管齊鳴,鑼鼓鐃鈸,震耳欲聾。家屬後輩,素衣孝服,麻繩拖地,嗚咽低泣,哀傷不已。地方官員,各界代表及遠親近友,依次陪陣兩旁,垂首示哀。整個送行隊伍不下五千人。最後把楊永昌安葬在蛇山溝村楊宇霆的墓北,而原來楊宇霆生前給他父親準備的陵園墓穴,卻安放了他本人。楊家後代又在楊宇霆墓周,埋上石柱圈以鐵管欄杆,外地運來“翁仲”和石刻獅、馬、駱駝,樹立華表。正前面修建了水泥牌坊,前面有旱橋。牌坊兩側有兩副對聯,正聯為:

烈烈奇勳應共青山峙柳塞;

悠悠逝水長隨林木繞佳城。

副聯為:

山勢 (huan)岈雲龍蔚起;

水流蜿蜒草木華茲。

是閻寶海撰聯並書寫的。

墳前立有墓碑,刻“陸軍墓上將江蘇督辦楊公宇霆之墓”

十五年後(1943年癸未),楊春元請閻寶海撰寫了碑銘,不知何故,沒有刻石,我曾見到石印的碑銘全文,文前印有楊氏戎服照片一幀。1986年省政協編印《張學良與楊常事件》一書中曾錄碑文,但銘文闕如。

由於楊死於非命,原因非三言五語可說清楚。法庫當時名士陳丹林對楊之死曾作無題五律一首:

壯士挽天河,中流起惡波。

長城檀道濟,返日魯陽戈。

有淚揮知已,無詞上挽歌。

歡迎曾幾月,輿櫬此回過。

頜聯以檀道濟、魯陽相比,足見推崇;而頸聯備極哀痛,“無詞上挽歌”卻是當時實際情況。

(1988年11月張萬忠自舒耀鈞《七十年見聞散記》中摘抄整理)

注 釋

①出張所:日本於日俄戰爭後在鐵嶺設立領事館,出張所是領事館在法庫的分支機搆。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第三軍司令官乃木希典曾駐軍法庫,留有罪惡足跡,日本人在法庫開設很多妓館及所謂洋行。

②奉票:張作霖時期遼寧稱奉天省,由於全國幣制不統一,奉天省自行發行的貨幣叫奉票。

③時治喪籌備處收到張學良贈的治喪經費是五千元。

“張學良致楊夫人函”提到的是一萬元。另五千元是楊府移作他用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就不詳細了。

(法庫縣政協供稿)

法庫電燈廠建成,試車發電。該廠裝機容量為三百五十馬力,是一台開放型交流發電機。蒸汽機是英國飛利浦公司製造的雙筒立式拉杆引擎機,帶冷凝器四百馬力一台。鍋爐是拔柏葛水管式鏈條爐床,每小時出力四噸燃煤量。當夜間首次發電時,隆隆的電機運轉聲響,振奮了人們的心弦。大街小巷的路燈,閃鑠照耀有如白晝。各機關及大部分商店、家庭都安裝了電燈。法庫有史以來第一個光明之夜,群情振奮,奔相走告。法庫辦電計有三次。第一次某創辦人在大東門外建立廠房,但後因資金不足中途報廢了。第二次是方中嶽在天主堂西院,設立電燈股份有限公司,真已發了電,但因鍋爐小,不適應機組的需要,後來又買了一部鍋爐,由鐵嶺運到夏家樓時,因資金不足無力再運,終使這個發電不久的電廠僅曇花—現就停辦了。這次成功的發電給法庫帶來不少好處,不僅照明用電,以後還有多數糧油加工廠用電機代替了笨重的畜力碾磨加工,又快又衛生,掀開了現代化人民生活的一頁。當時除了路燈三百多盞外,租、表燈不過三千多盞,糧油加工業設備容量僅為一百多馬力。電廠於是白天檢修,夜間發電,當年總發電量為四十五萬度(千瓦小時)。法庫發電廠的組織機構是董事會制,董事會有權處理一切事宜,包括人事任免。另委廠長一人,處理全廠業務工作,每月向董事會提出一次“經營報告”。廠長下設工務、業務兩部,工務部下分電機組、鍋爐組、內外線組;業務部下分會計、材料保管、電費結算、收費和總務。各設專職組長,共有從業人員三十余人(不包括董事會人員)。第一任董事長王智(鑒甫),廠長楊寶衡。 1929年1月,“楊常事件”發生,對法庫電燈廠有所衝擊,但正常業務並未中斷。楊寶衡辭去廠長職務,由朱子新代理,朱任期不長,以後歷任有楊怕蕃、張連仲等。電燈廠生產用煤年計畫為二千噸,由鐵嶺日本人經營的煤場訂購。每年冬季利用遼河冰凍季節,雇用農民大車,一冬全部運完。

五 法庫地方儲蓄會

法庫地方儲蓄會的組織機構:有股東代表會,每年定期開會一次,研究解決一些重大事項及紅利分配等。經營管理方面,由會長全面負責。根據楊字霆的意圖,以其父楊永昌為名譽會長,由股東代表會公推當時法庫頗有名望的陳丹林和王占元為正副會長。並由會長遴選王春浦、劉會文分別為正副經理,負責具體業務。地址在法庫鎮褲襠街路東原地方儲蓄會籌備處。民國十五年(1926)春開始營業,經營範圍主要是向鎮內工商業者投放貸款,投放期三、四個月不等,最多不超過一年。經理下設會計室,有主管會計一人,助理會計二人,文牘員一人、廚師一人、勤雜一人。

貸款利率不是法定,比東三省官銀號利率稍高,比一般銀錢號利率略低。投放物件由經紀人從中介紹。經紀人有兩個組織,共十餘人,各有負責人。他們都是過去的老商人,個個精通業務,瞭解市面供需情況,傳達金融資訊。他們所得的報酬,是按投放貸款的多少,所得為利息總額的一定比例,每月終結算,一次付給。

儲蓄會募集的股金,是以“奉票”按市價核為銀幣的,所以每月的收支,都以“奉票”記帳。由於軍閥割據和不斷內戰:大量發行紙幣解決戰爭費用,“奉票”不斷貶值。加以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經濟侵略,“奉票”貶值更甚。到1930年春,儲蓄會五十萬元的銀幣資金,實值已不足兩萬元了。會長陳丹林年老體衰,申請辭職。股東代表會鑒於後繼無人,研究決定報請廢業。這個楊氏生前關注的金融事業,就此失敗了。

六 為楊宇霆父子治喪

一九三O年正月,地方儲蓄會的會長和經理受楊春元(楊宇霆長子)委託給先死的楊宇霆和在他後死的父親楊永昌同時安葬。實際一切由楊春元母親授意。這樁喪事規模轟動全省。楊家拿出銀幣二萬元,作為治喪經費,張學良又撥給五千元。開始籌備工作時,在地方儲蓄會臨時掛了牌子。成立治喪籌備處。楊宇霆長子楊春元是大夫人所生,當楊宇霆被處死之際,他正在德國留學。楊宇霆死後,張學良發函叫楊春元回國,他毫不猶豫的回來。張學良召見他,對他進行撫慰。楊春元沒做工作,在瀋陽大東區經營一個商店。治喪籌備處主辦人員,公推德高望重的陳丹林為首,由副會長王占元負責一切籌備事宜。對於治喪的日期、僧道經、樂隊、紮紙活,靈棚等都作了周密安排。請陳丹林做“點主官”。另如招待筵席、廚師,接待工作無不做妥善準備。由瀋陽聘雇棚匠高手,以及搭棚器材,兩座高大豪貴的蘇州式靈棚,在楊家東西兩院高高搭起。東靈棚是楊父楊永昌,西靈棚是楊宇霆,每座棚內都是四台經(僧道),東西兩門,各設有四台鼓樂,晝夜不停輪番吹奏,嗩呐聲淒婉悱惻,震人心弦。南園擺滿紙紮的人馬、車輛、財寶等。外地趕來赴喪敬祭的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楊宇霆的靈棚掛滿省縣官員和各界名流贈送的挽聯和幛子,都是名貴綢緞呢絨所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張學良送的挽聯:

詎同西蜀偏安, 總為幼常揮痛淚;

淒絕東山零雨,終憐管叔談流言。

治喪招待筵席原料,幹鮮蔬菜全是派專人從天津購進的,有青椒、茄子、黃瓜、蒜台、藕和冬筍,高檔菜有海三、魚翅、燕窩,各種山珍海味應有盡有。燕窩僅僅是正日子給大賓及點主官一席之用。一般客人多是用海參席招待。出殯前兩天張學良特派來兩連騎兵,兩個汽車連作出靈時前導的儀仗隊。出靈時隊伍浩浩蕩蕩,有六十四人抬著一條龍棺槨的大杠,前面是楊永昌,後面是楊宇霆。隊伍最前面的是地方員警隊開路,其次是騎兵連、汽車連、紙紮人馬等,以後是吹鼓手、僧侶誦經。所過之處,經語呢喃,笙管齊鳴,鑼鼓鐃鈸,震耳欲聾。家屬後輩,素衣孝服,麻繩拖地,嗚咽低泣,哀傷不已。地方官員,各界代表及遠親近友,依次陪陣兩旁,垂首示哀。整個送行隊伍不下五千人。最後把楊永昌安葬在蛇山溝村楊宇霆的墓北,而原來楊宇霆生前給他父親準備的陵園墓穴,卻安放了他本人。楊家後代又在楊宇霆墓周,埋上石柱圈以鐵管欄杆,外地運來“翁仲”和石刻獅、馬、駱駝,樹立華表。正前面修建了水泥牌坊,前面有旱橋。牌坊兩側有兩副對聯,正聯為:

烈烈奇勳應共青山峙柳塞;

悠悠逝水長隨林木繞佳城。

副聯為:

山勢 (huan)岈雲龍蔚起;

水流蜿蜒草木華茲。

是閻寶海撰聯並書寫的。

墳前立有墓碑,刻“陸軍墓上將江蘇督辦楊公宇霆之墓”

十五年後(1943年癸未),楊春元請閻寶海撰寫了碑銘,不知何故,沒有刻石,我曾見到石印的碑銘全文,文前印有楊氏戎服照片一幀。1986年省政協編印《張學良與楊常事件》一書中曾錄碑文,但銘文闕如。

由於楊死於非命,原因非三言五語可說清楚。法庫當時名士陳丹林對楊之死曾作無題五律一首:

壯士挽天河,中流起惡波。

長城檀道濟,返日魯陽戈。

有淚揮知已,無詞上挽歌。

歡迎曾幾月,輿櫬此回過。

頜聯以檀道濟、魯陽相比,足見推崇;而頸聯備極哀痛,“無詞上挽歌”卻是當時實際情況。

(1988年11月張萬忠自舒耀鈞《七十年見聞散記》中摘抄整理)

注 釋

①出張所:日本於日俄戰爭後在鐵嶺設立領事館,出張所是領事館在法庫的分支機搆。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第三軍司令官乃木希典曾駐軍法庫,留有罪惡足跡,日本人在法庫開設很多妓館及所謂洋行。

②奉票:張作霖時期遼寧稱奉天省,由於全國幣制不統一,奉天省自行發行的貨幣叫奉票。

③時治喪籌備處收到張學良贈的治喪經費是五千元。

“張學良致楊夫人函”提到的是一萬元。另五千元是楊府移作他用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就不詳細了。

(法庫縣政協供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