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我與詩仙的情緣“三部曲”

■徐偉(江油)

滔滔涪江水, 巍巍竇圌山, 鐘靈俊秀的江彰平原孕育了一代詩仙。 他生於斯, 長於斯, 而他的血、肉、骨早已化作故鄉的水、故鄉的土,

故鄉的山, 千年來從未離開。 也正因如此, 從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 我同詩仙便有千絲萬縷, 不可斬斷的情緣。

尚如“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般的不諳世事, 我就在父母與鄰里鄉親的感染下初識了詩仙。 他聰慧、才思敏捷、調皮貪玩, 而那時的我似乎只有玩。 我聽著吟詩驚四座、詩鎮石牛、鐵杵磨成針、詩諷縣令妻等故事, 讀誦著《螢火》《詠石牛》《上樓詩》《題竇圌山》《觀漲續句》等詩歌慢慢長大。 他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讓我明白只要自己有恒心、肯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道理;他詩鎮石牛的故事, 讓我懂得原來腹有詩書才華還有造福一方的意義。 也許從那時起我心裡就種下了要苦讀, 要為家鄉作貢獻的種子。

貪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

那時的我也總會給自己的調皮搗蛋, 不愛學習找各種各樣的藉口, 可有的話卻如皇家禁地般, 不得逾越半步。 每每想到用小李白的貪玩來為自己開脫, 這想法也只能是一閃而過, 便煙消雲散了。 因為只要一提, 我總是逃不掉再討一頓教訓的。 現在回想大人們在茶餘飯後, 睡前小故事中講到詩仙時, 溢於言表的崇敬之情, 我仍能體會到他們以傳頌詩仙的故事和詩歌而感到驕傲, 以能成為詩仙的同鄉而表現出的自豪, 我也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是“自討苦吃”了。

十年寒窗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 學習時間緊, 任務重, 壓力大, 數理化猶如壓在我身上的大山, 喘不過氣來, 得虧能與詩歌為伍, 同詩仙為伴,

心靈才有所慰藉。 也是在這時我讀到了詩仙的《靜夜思》《贈汪倫》《望廬山瀑布》《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等大量不朽詩篇, 也是在這時我被詩仙那“繡口一吐, 就半個盛唐”的詩書才華所深深折服。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猶記得我初讀《靜夜思》時的些許感受, 只覺它讀來朗朗上口, 兩三下就能倒背如流了, 而且班裡的同學都爭相背誦, 比誰背得快又準確, 並以此為樂。 詩仙筆下的月光皎潔無暇, 映入房裡像是寒霜灑在了地上, 站立窗前抬頭仰望掛在空中的明月, 勾起遊子無盡的思鄉之情。 詩仙寥寥數句就能描繪出極具意境的畫卷, 它是詩亦如畫, 《靜夜思》是此, 《蜀道難》亦是。 如“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 百步九折縈岩巒”等句, 把蜀道的高、險、奇展現得淋漓盡致, 自己腦補一個一千多年前崇山峻嶺, 巍峨挺拔, 石徑小道崎嶇蜿蜒的蜀道景象, 也會不由自主地感歎起來, “蜀道之難, 難於上青天!”

外地求學畢業, 或是使命的召喚, 或是命運的安排, 或是對詩仙的一往情深, 我來到了李白紀念館工作, 與他人講起自己的工作時, 我常戲稱自己是詩仙的守門人。 如是, 我有幸續寫著與詩仙的情緣。

在紀念館的日日夜夜, 我似乎從心靈深處觸摸到詩仙的人格精神, 他飄逸、灑脫、崇尚自由, 是實實在在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熱愛壯麗河山、廉潔愛民、不畏權貴, 又是徹頭徹尾的愛國主義詩人。 我讀到他“使寰區大定,

海縣清一”的遠大政治抱負;看到他“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自由精神;欣賞他“三杯吐然諾, 五嶽倒為輕”的誠信品質;學習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蔑視權貴的高尚氣節;弘揚他“使天下晏安, 草木繁殖, 六宮斥其珠玉, 百姓樂其耕織”的愛國愛民之情。 我摯愛有著如此胸襟, 突破規範, 無可仿效的詩仙。 他的精神品質如春風細雨、冬日暖陽滋潤著我的心靈, 給予我茁壯成長的養分。

如今, 我每天接待來自四面八方瞻仰詩仙的客人, 幸福講述自己同詩仙的故事。 惟願生命不息, 情緣悠悠。

編輯:蔣小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