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入生物安全實驗室之前需要進行哪些操作?

你或許有時會看到這樣照片。

這是哪裡?他們在做什麼?是太空站嗎?是宇航員嗎?

不, 這只不過是研究人員在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開展病原實驗。

微觀世界的病原微生物

如果探索太空需要一套宇航服, 那麼進入高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探索微觀世界前, 必須換上一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

就像下面這樣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樓多功能廳裡, 一位身著藍色內膽衣的“模特”開始換裝, 為進入生物安全三級(BSL-3)實驗室“通緝”結核桿菌、霍亂弧菌、愛滋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作準備。 整個程式繁瑣而有序地進行,

她在穿戴一次性醫用工作帽、乳膠手套、醫用防護口罩和實驗鞋後, 壓緊袖口, 佩戴口罩以檢查氣密性;接著, 她撐開白色的防護服, 鎖緊延伸至脖頸的拉鍊, 把身體包裹得嚴嚴實實, 全身上下唯一外露的雙眼也蒙上一個透明的防護眼罩。 但是, 她沒有停下“武裝”的步伐, 再外加一層手套和靴套後才站定亮相, 如果不瞭解, 可能以為這是科幻片裡的實驗人員, 但其實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就是這樣。

每一步都有嚴格的要求↓↓↓

這個穿脫防護服模擬演練的場景,發生在4月15日我國第三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前夕,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教司和應急辦主辦、中國疾控中心承辦的“實驗室生物安全”進軍營和進校園活動上。

2018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現場

類似的場景每天都發生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穿戴好這套防護服的實驗人員會在這裡開展病原實驗。儘管汗流浹背,實驗人員也絲毫不敢鬆懈,只有“全副武裝”病原微生物才無縫可鑽。

中國疾控中心實驗室管理處處長趙赤鴻作《走進生物安全》主題演講

“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生物恐怖襲擊、生化武器攻擊、生物技術繆用、人類遺傳資源、外來物種入侵和實驗室生物安全,共七大領域。其中,實驗室生物安全是生物安全研究的基礎。”中國疾控中心實驗室管理處處長趙赤鴻說。

生物安全一、二、三、四級實驗室

生物安全實驗室是用於開展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相關的實驗,研究病原微生物、預防控制傳染病、防範生物恐怖的重要場所。根據實驗室開展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程度和採取的防護措施,生物安全實驗室可分為四級,從低到高分別為BSL-1、BSL-2、BSL-3、BSL-4實驗室。上述穿脫防護服要進入的就是BSL-3實驗室,主要研究通過呼吸途徑使人感染嚴重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穿戴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服競賽現場

官兵直呼太熱了

用防護服全副武裝的官兵們

在“走進生物安全實驗室”環節中,官兵走進BSL-3實驗室中控室和媒介實驗室,近距離接觸實驗室的檢測物件和檢測設備,瞭解針對流感病毒、結核桿菌等病原,以及鼠、蚊、蚤等媒介生物的科學實驗。隨後,進入實驗動物中心瞭解實驗動物在疾病防控研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進入應急檢測車,瞭解在疫情防控現場如何降低生物危害並快速開展病原檢測。

“軍事安全和生物安全等十二個國家安全領域並非截然分離,只有相互瞭解才能更好促進疾病預防和控制,促進國家安全。”趙赤鴻說,以往公眾對傳染病病原微生物的印象是恐懼,在國家安全教育日,讓學生體驗穿脫防護服、瞭解實驗室生物安全,通過進軍營、進校園獲得讓大家知道,面對傳染病不要恐慌,專業疾控人員一直在進行研究和防控,守衛公眾健康,同時,大家要加強自己的傳染病防範能力。

這個穿脫防護服模擬演練的場景,發生在4月15日我國第三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前夕,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教司和應急辦主辦、中國疾控中心承辦的“實驗室生物安全”進軍營和進校園活動上。

2018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現場

類似的場景每天都發生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穿戴好這套防護服的實驗人員會在這裡開展病原實驗。儘管汗流浹背,實驗人員也絲毫不敢鬆懈,只有“全副武裝”病原微生物才無縫可鑽。

中國疾控中心實驗室管理處處長趙赤鴻作《走進生物安全》主題演講

“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生物恐怖襲擊、生化武器攻擊、生物技術繆用、人類遺傳資源、外來物種入侵和實驗室生物安全,共七大領域。其中,實驗室生物安全是生物安全研究的基礎。”中國疾控中心實驗室管理處處長趙赤鴻說。

生物安全一、二、三、四級實驗室

生物安全實驗室是用於開展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相關的實驗,研究病原微生物、預防控制傳染病、防範生物恐怖的重要場所。根據實驗室開展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程度和採取的防護措施,生物安全實驗室可分為四級,從低到高分別為BSL-1、BSL-2、BSL-3、BSL-4實驗室。上述穿脫防護服要進入的就是BSL-3實驗室,主要研究通過呼吸途徑使人感染嚴重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穿戴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服競賽現場

官兵直呼太熱了

用防護服全副武裝的官兵們

在“走進生物安全實驗室”環節中,官兵走進BSL-3實驗室中控室和媒介實驗室,近距離接觸實驗室的檢測物件和檢測設備,瞭解針對流感病毒、結核桿菌等病原,以及鼠、蚊、蚤等媒介生物的科學實驗。隨後,進入實驗動物中心瞭解實驗動物在疾病防控研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進入應急檢測車,瞭解在疫情防控現場如何降低生物危害並快速開展病原檢測。

“軍事安全和生物安全等十二個國家安全領域並非截然分離,只有相互瞭解才能更好促進疾病預防和控制,促進國家安全。”趙赤鴻說,以往公眾對傳染病病原微生物的印象是恐懼,在國家安全教育日,讓學生體驗穿脫防護服、瞭解實驗室生物安全,通過進軍營、進校園獲得讓大家知道,面對傳染病不要恐慌,專業疾控人員一直在進行研究和防控,守衛公眾健康,同時,大家要加強自己的傳染病防範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