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九龍奪嫡,八阿哥最熱門為何失敗了?

提到清史中著名的九龍奪嫡事件, 不少人對失敗的八阿哥胤禩懷有強烈的同情心, 遺憾這位“溫潤君子”未能當上皇帝。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 如果康熙在臨終時選擇了胤禩, 而不是四阿哥胤禛, 那麼清朝將會如何走向呢?

康熙在任時為體現寬仁氣量大, 對下屬過於縱容, 以至於康熙末年吏治敗壞, 土地兼併愈演愈烈, 百姓生活日益艱難, 但官僚士大夫們卻過著高人一等的富貴生活。

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下江南救災, 秉持了一貫的冷面作風, 逼大鹽商捐款。 上書房就有大臣評價說“這差使換了八阿哥他們, 肯定不會這麼幹”, 從中可見八阿哥胤禩為人深得臣心。

是的, 胤禩看中的是臣心, 而不是民心。

胤禩飽讀史書, 是個聰明的文化人, 他知道得罪官僚士大夫階層是自找麻煩, 老百姓雖然人多, 不過都是螻蟻, 他們的利益算什麼, 千秋萬代後自己是書中讚歎的賢人就好,

畢竟史書都是官僚士大夫寫的。

在奪嫡過程中, 胤禩堅信能幫助他的必然是這些官僚階層。 所以, 他的奪嫡原則就是拉攏他們。 胤禩自認為這個算盤打的精明, 即使康熙有傳位給其他皇子的想法, 只要自己能得到京城官場大多數人的支援,

照樣能把對方拉下馬。

所以, 當四阿哥胤禛得罪朝廷官員時, 八阿哥胤禩基本上都是火上燒油, 他樂見於胤禛得罪讀書人, 因為這樣他就多了幾分勝算。 但是這樣勝算是虛浮的, 都說八阿哥胤禩是奪嫡的熱人選, 說白了, 他只是靠收買人心得到那些官僚的好感而已。

如果康熙真的傳位於八阿哥胤禩, 胤禩斷然不會大刀闊斧修改弊政。 胤禩一旦上位, 依然會當一個“溫潤帝王”, 繼續讓利於官僚階層, 看到官僚士大夫侵害百姓利益時, 胤禩絕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胤禛不同, 他有心扭轉康熙末年的弊政, 救民, 必然要得罪官僚階層。 從胤禛即位成為雍正帝后, 就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攤丁入畝”, 從中就可以看出, 胤禛一開始就註定要做”寡人“, 不與官僚士大夫為伍, 他將官僚們從百姓那裡奪去的利益, 再還給百姓。

雍正毫不手軟的強迫自私自利的官僚們讓利於民, 讓他們感到了肉痛和心跳, 特別是攤丁入畝, 嚴重損害了官僚階層的利益,

他們不恨雍正才怪, 於是他們要反抗, 要開罵, 手誅筆伐雍正是古往今來第一暴君, 甚至捏造雍正得位不正的流言蜚語。

說雍正是暴君, 終究到底只對官僚階層而言是暴君, 對於廣大底層百姓來說, 雍正則是個好皇帝。 只有百姓安穩, 鞏固了社會底層, 才會出現清王朝巔峰盛世。

其實康熙晚年已意識到弊政的危害,但精力已然不夠,要穩住危機四伏的清朝江山,他不會選擇一味學自己寬仁,卻學不像的胤禩,而選擇雷厲風行的接班人是最適合的,於是,最不被人看好的四阿哥胤禛乘龍登頂。

胤禩本質不是壞人,但境界確實不高,他看到的只是太和殿的皇帝寶座,胤禛則放眼於清朝的江山穩固,心系天下,一心要解百姓疾苦,這也是八阿哥胤禩最終功敗垂成的主要原因。

才會出現清王朝巔峰盛世。

其實康熙晚年已意識到弊政的危害,但精力已然不夠,要穩住危機四伏的清朝江山,他不會選擇一味學自己寬仁,卻學不像的胤禩,而選擇雷厲風行的接班人是最適合的,於是,最不被人看好的四阿哥胤禛乘龍登頂。

胤禩本質不是壞人,但境界確實不高,他看到的只是太和殿的皇帝寶座,胤禛則放眼於清朝的江山穩固,心系天下,一心要解百姓疾苦,這也是八阿哥胤禩最終功敗垂成的主要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