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銀針粉炒菜心,家的味道

食過返尋味

春暖花開, 萬物復蘇, 很多蔬菜都抽薹了, 尤其是白菜, 菜心的品質又鮮又嫩。 於是我想起, 有一道菜在春天你一定要做, 那就是銀針粉炒菜心。

銀針粉看起來有點像瀨粉, 對於許多老一輩的廣東人來說, 人日(正月初七)吃銀針粉, 寓意長長久久, 又有長壽的意思。 最經典的搭配是銀針粉炒菜心, 簡約而可口。 一大家子齊齊坐下, 邊嘮嗑邊搓“銀針”的溫馨場面, 恐怕在都市中再難見到。

廣州人口中的銀針粉, 是“原仔”“元仔”還是“軟仔”?問了許多老一輩的人, 他們也說不清楚究竟是哪兩個字, 對於那些純樸的人們來說,

那不過是一種昵稱, 一種習俗, 年復一年地便手口相傳下來。 而“銀針粉”的稱呼, 不過是它登上大雅之堂後寫在酒樓菜牌上的名字罷了。

記得數年前, 曾專門跟朋友“入村”吃過一次銀針粉, 他親自駕車, 山長水遠地把我們接到他石井的“老家”, 大門一開, 便見到許多親切殷實的面孔。 朋友向我逐一介紹她們, 姨媽姑姐們個個熱情似火, 扒拉出各種零食來招呼我, 盛情難卻, 暖意濃濃。

村落裡的屋子一般都很大, 不但擁有“入戶花園”, 還有數十隻“走地雞”在院子裡大搖大擺地閒逛, 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朋友說, 因為掛念, 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從城市中回來這裡一趟, 儘管他的生活除了忙碌還是忙碌。

相識十餘載的這位壯漢,

擁有多重身份, 除了電臺節目主持人之外, 還“過界”到節目部、製作部、市場部、策劃部、行銷中心……絕對是個拼命的角兒。 這樣奮力搏殺, 到今世今日怎麼可能還依然健在?他哈哈大笑, “跟要好的朋友短途自駕遊、跟曖昧的異性看場電影、跟投緣的兄弟商討一下創業的點子、跟愛吃的夥伴去農莊不顧儀態的吃一頓”, 他說, 天高海闊, 大大咧咧, 人生快意。

喧囂背後, 最令他眷念的是他的家人們。 那些當他在搓銀針粉時, 在一旁邊碎碎念、邊手把手指導、甚至恨不得把麵團搶過去親自幫他搓的家人。 說起家人, 他的語調突然變得輕柔, 他說他永遠記得 “那個眼神”——84歲的奶奶行動不便, 我回到村裡探望, 匆匆見一面, 又要往市區趕,

奶奶會掙扎著起身, 走到可以看到馬路的那扇窗旁, 很不舍地看著我離去……

色香味全的銀針粉終於在一片寒暄中順利“出爐”, 嗅一嗅, 洋溢的全是親情的味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