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減了誰的負?

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

編輯:小文

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 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似乎, 教育像只鳥兒, 背負著沉重的石頭,

揮舞著翅膀, 卻怎麼也飛不起來。

學生減負減掉的到底是什麼?“減負”減掉的應該是過於繁重的課外負擔, 而不是減少對學習的投入、對能力的培養, 更不是簡單粗暴地減少在校時間、降低學業水準要求。

轉變教育觀念, 改進教學方法, 才是減輕學生乃至教師的“負擔”, 降低教育成本的重要途徑。 [[1]]教育要培養的是可以與整個發展中的社會相抗衡的人, 而不僅僅局限於當前的發展。

然而, 這麼多年來的減負, 卻似乎只是一個代名詞, 去年的教育改革引發了“三點半現象”, 時至今日, 又不得不自食其果, 出臺各種各樣的政策, 發展素質教育, 促進教育公平科學選拔人才, 確保高校考試招生公平公正和規範有序。 比如, 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蹟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先前的減負, 造成的後果是:老師課上不講課下講, 課上少講課後講, 甚至鼓勵引導學生參加培訓班, 學生們壓力山大, 本該在無憂無慮成長的年紀卻選擇了埋頭苦讀, 補習班的迅猛發展增加了中小學生負擔的同時, 也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家長們面對形形色色的培訓機構, 眼花繚亂, 鈔票撒的到處都是, 只為了孩子的分數能夠有所增加。 然而, 每一個人的肩膀上都束縛著沉重的石頭, 又如何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高考這根“指揮棒”不僅指揮著學生們承擔繁重的學習壓力, 而且還指揮著一個關係到學校、老師以及某些地方教育部門的利益體系如教育品質評估體系、教育 官員的政績評價和教師業務考核體系等都把升學率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

這些評價體系的存在, 使基礎教育“減負”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障礙學校出於對教育品質評估結果的考慮, 官員出於對自身政績、權力的考慮, 教師出於對獎金、職稱、名望的考慮, 都直接或間接地維繫著傳統以分數和升學率為唯一標準的價值取向和制度安排。 [[2]]

教育是經營未來的, 為未來生產人才的人, 必須是高素質的。

升學, 其實是最赤裸裸的現實問題, 無論素質教育搞的有多好, 口號有多響亮, 只要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不去, 對於大部分家庭的家長來講,

一切都等同於“零”。 公辦學校礙於上級的一系列政策, 不得不選擇最適合學校發展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與教學管理, 滋生而來的輔導班就如同雨後春筍, 拔地而起, 輔導班、培優班, 它們能給家長帶來直接的效益, 孩子的分數提高了, 且不論孩子有沒有在德智體美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只要分數提高了, 就有可能在接下來學習中更上一層樓, 換而言之, 不會被學校拋棄。

有時候會有一種錯覺, 就教育“減負”來講, 每年一次的兩會, 似乎都是在解決上一次犯下的錯誤, 周而復始, 讓老師、學生、家長身心俱疲, 甚至都成為了驚弓之鳥, 但也往往是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所要解決的問題深入不進去, 只是在隔靴搔癢罷了。

義務教育學校系統兩級分化的後果, 有可能出現令人擔憂的“教育的拉丁美洲化”現象, 即社會優勢階層上優質的私立學校, 普通老百姓上平庸的公辦學校。 [[3]]無論是教育工作者, 還是受教育者, 教育引導者們, 都被束縛了巨大的“石頭”, 這裡應該說是壓力。 學校的評價、考核, 學生考試成績和升學率與老師、校長的評價與待遇掛鉤, 是導致中小學辦學行為異化, 教育應試化的主要原因。

如何能夠使鳥兒自由地飛翔應該是每一個對教育關注者的基本追求。 “減負”勢在必行, 但是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前提下, “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無處不在,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減負減起來, 靠的不只是一家之言, 一時之言。 “減負”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 結果我們相信一定會是好的,但是過程必定是坎坷曲折的,要相信明天會更好,教育的未來定會是康莊大道。

[[1]] 李白堅.作文教學跟我來[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3):14.

[[2]] 蔣建華.素質教育政策失真的原因與對策[J].教育研究,2001(07):40-43.

[[3]] 王曉鵬等.從應試教育突圍——我國中小學生“減負”問題研究報告[R].北京:21世紀教育研究院,2018(03):20.

小說免費出版活動火熱報名中~~

作者簡介

校彥利,教育相關專業大學生。

投稿須知

一、來稿基本要求:

稿件確系本人原創作品,並注明稿件的作者名稱、作者簡介、以及微信聯繫方式

對於已發佈的稿件,請直接附上連結,注明來源和在哪些地方投遞過

保證投稿文章的可靠性、正確性、可用性

二、投稿方式和注意事項:

投稿郵箱:

yuanchuangshenhe@126.com

文章被採納後我們會與您取得聯繫,支付稿費

想加入原創小組,請聯繫小文微信:rwzxwenwen

聲明:本文來源人文線上原創作者,圖片源於網路,轉載者請聯繫平臺客服授權。

長按二維碼

加編輯好友

人文線上

專注於學術出版

小文微信:rwzxbook(合作)

客服QQ:2219584093

原創投稿:yuanchuangshenhe@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立即報名活動!

結果我們相信一定會是好的,但是過程必定是坎坷曲折的,要相信明天會更好,教育的未來定會是康莊大道。

[[1]] 李白堅.作文教學跟我來[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3):14.

[[2]] 蔣建華.素質教育政策失真的原因與對策[J].教育研究,2001(07):40-43.

[[3]] 王曉鵬等.從應試教育突圍——我國中小學生“減負”問題研究報告[R].北京:21世紀教育研究院,2018(03):20.

小說免費出版活動火熱報名中~~

作者簡介

校彥利,教育相關專業大學生。

投稿須知

一、來稿基本要求:

稿件確系本人原創作品,並注明稿件的作者名稱、作者簡介、以及微信聯繫方式

對於已發佈的稿件,請直接附上連結,注明來源和在哪些地方投遞過

保證投稿文章的可靠性、正確性、可用性

二、投稿方式和注意事項:

投稿郵箱:

yuanchuangshenhe@126.com

文章被採納後我們會與您取得聯繫,支付稿費

想加入原創小組,請聯繫小文微信:rwzxwenwen

聲明:本文來源人文線上原創作者,圖片源於網路,轉載者請聯繫平臺客服授權。

長按二維碼

加編輯好友

人文線上

專注於學術出版

小文微信:rwzxbook(合作)

客服QQ:2219584093

原創投稿:yuanchuangshenhe@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立即報名活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