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飛究竟是帥哥還是醜男?有個地方可以看到張飛的真實模樣

關於張飛的長相問題, 現在已經成為一段歷史公案。

正史上並沒有關於張飛長相的記載, 對張飛長相描寫得比較詳細, 並且深入人心的, 是《三國演義》:“身長八尺, 豹頭環眼, 燕頷虎須, 聲若巨雷, 勢如奔馬。 ”

(張飛像)

這樣一個形象, 應該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武夫形象, 而且絕不能說是長得帥的。

不過, 現在很多人又反其道而行之, 認為張飛其實長得並不醜, 是一位大帥哥。 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我歸納了一下, 他們的理由有這些:

一是張飛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劉備的兒子劉禪, 並先後被立為皇后。 能嫁給皇帝當老婆, 自然是好看的。 張飛的女兒那麼好看, 張飛能長得醜嗎?

二是有媒體報導, 在四川簡陽張飛營山上, 發現了一尊張飛的石像, 這尊石像約四五米高, 近三米寬, 只有頭部, 沒有身體四肢。 這個張飛長得“慈眉善目, 耳長唇厚, 臉上竟沒有一根鬍鬚。 ”這說明,

張飛是個白面書生。

三是張飛擅長書畫。 明代卓爾昌《畫髓元詮》記載, 張飛喜歡畫美人, 擅長草書。 元代畫家吳鎮曾寫詩, 對張飛的書法進行了高度評價, 認為當時的魏國鐘繇、吳國皇象, 書法上的造詣都比不上張飛。 由此可見, 張飛其實是非常儒雅的。

不過, 我個人認為, 以上為張飛相貌翻案的理由, 是不大站得住腳的。 為什麼呢?

(劉禪娶妻)

先說張飛女兒。 張飛兩個女兒嫁給劉禪, 是不是因為長得很好看呢?我看未必。 古人對於皇后和妃子的選擇, 其實是有兩套標準的。 皇后模樣只要過得去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看其品德。 張飛兩女嫁劉備兒子, 肯定是品德很好的。 再說了, 古代婚姻都不由自己做主, 劉備和張飛關係那麼好, 兩人訂立兒女親家, 也是很正常的。

而且我們還要注意一點的是, 張飛的老婆是夏侯淵的從女, 夏侯家族在當時也是望族, 望族的女兒肯定不醜。 也就是說, 就算張飛的女兒不醜, 也可能是得益于母親的原因。

再說簡陽張飛營山上的張飛相。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專門對這個頭像做過測量和鑒定,

認為刻于唐代。 唐代離三國已經幾百年, 顯然不是第一手資料。 而且, 在唐代的時候, 張飛已經被“封神”。 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 為他們設廟享奠, 其中就包括張飛。 由此可見, 那個所謂的張飛像, 其實已經是“菩薩像”。 同時, 從那座石像的體量來看, 也是一尊“菩薩像”。 既然是“菩薩像”, 自然按照“菩薩”的模樣來雕刻。 所以, 並非張飛原貌。

(劉備三兄弟)

最後再說張飛擅長書畫。 擅長書畫是元明時期的記載, 之前, 包括《三國志》都沒有記載。 果然他的書畫造詣超過了同時代的人, 歷史上怎麼會不留下一筆呢?再說了, 當時還有一段公案, 劉巴是當時的文人名士, 一生博學多才, 做過蜀國的尚書令, 還和諸葛亮一起制定過蜀國的法律檔《蜀科》。 可是, 他特別瞧不上張飛。 諸葛亮勸他把格調放低一點, 他卻說:“大丈夫處世, 當交四海英雄, 怎麼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談?”如果張飛果然擅長書畫, 是一個雅士, 劉巴怎麼可能說他是“武夫”?

由此可見, 認為張飛是儒雅帥哥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張飛究竟長得怎樣呢?我個人倒是覺得,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形象,倒是比較接近於歷史真實的。理由是:

其一,張飛曾經在當陽橋上,僅以二十多騎,吼幾聲,就攔住了曹操大軍。有人說,曹操之所以後退,是怕有埋伏。但未嘗不是張飛的形象嚇人,具有強大震懾力的原因。如果只是一個白面書生,二十多個人站在橋上,能起到這種效果嗎?

其二,張飛性格火爆,經常鞭打士兵,劉備就曾多次勸說他:“你經常鞭打健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而最後他真的因為鞭打士兵,被麾下將領張達﹑范強所殺。一個性格火爆,動不動就鞭打士兵的人,能是一個儒雅的帥哥形象嗎?

其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並非虛構獨創,而是在民間長期流傳的基礎上,加以藝術加工。民間在流傳中,形象變異也是有可能的,但也不能說不真實。

(參考資料:《三國志》《畫髓元詮》等)

認為張飛是儒雅帥哥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張飛究竟長得怎樣呢?我個人倒是覺得,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形象,倒是比較接近於歷史真實的。理由是:

其一,張飛曾經在當陽橋上,僅以二十多騎,吼幾聲,就攔住了曹操大軍。有人說,曹操之所以後退,是怕有埋伏。但未嘗不是張飛的形象嚇人,具有強大震懾力的原因。如果只是一個白面書生,二十多個人站在橋上,能起到這種效果嗎?

其二,張飛性格火爆,經常鞭打士兵,劉備就曾多次勸說他:“你經常鞭打健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而最後他真的因為鞭打士兵,被麾下將領張達﹑范強所殺。一個性格火爆,動不動就鞭打士兵的人,能是一個儒雅的帥哥形象嗎?

其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並非虛構獨創,而是在民間長期流傳的基礎上,加以藝術加工。民間在流傳中,形象變異也是有可能的,但也不能說不真實。

(參考資料:《三國志》《畫髓元詮》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