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新超評|改款設計請別糊弄

一提到小改款車型的外觀變化, 人們總是嗤之以鼻。 因為有些廠商特別喜歡推出小改款, 頻率非常高, 它們為了增加曝光率也是拼了。

共計 1957 字丨建議閱讀時間 5 分鐘

這些小改款車型在設計上的變化已經成為了定式:改燈、加鍍鉻條、改輪轂、增加車身顏色。 我就納悶了, 這樣改款也太敷衍了吧, 是設計師的工作量太飽合了麼?

本文中, 我就為大家抛磚引玉, 舉個例子。 就外觀設計來說,

只有這麼改, 才算名副其實的新款。 讀者們也可以以這輛車為標杆。

低於這個標杆的我勸諸位還不如去選擇4s店折扣促銷的老款車型。 這輛車就是“吉利博瑞GE”。

忘記曾經的輝煌, 虛心瞭解自己

吉利博瑞的名氣之高我想大家都瞭解。 可能是因為咱們的山寨車, 已經把媒體和消費者的底線給突破的太久了。 一旦見到原創度高, 又好看的, 自然是滿滿的讚譽!

再加上彼得·霍布裡這個汽車設計界大師的存在。 都讓吉利博瑞在推出之前就擁有了無上光環。 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 吉利博瑞也有它設計上的缺點。

在2011年上海車展上, 彼得·霍布裡帶來了一款“天地”(Concept Universe)概念車, 這款車一度被解讀為富豪在被吉利收購以後向D級豪華車市場進軍的標誌。

但隨後的劇情急轉直下, 一方面富豪否認了向更高端市場進軍的打算, 另一方面霍布裡突然從富豪離職, 轉投吉利擔任設計高級副總裁。

有媒體認為這輛富豪概念車就是吉利博瑞的前身。 其實在設計師眼中, 博瑞與前者之間的相似之處僅僅在於漣漪式前格柵設計, 其他部位找不到任何相同點。

2013年上海車展, 吉利展出了概念車-吉利KC。 這才算是吉利博瑞的前身。 其取自自然的設計語言最為醒目。

最終量產的吉利博瑞雖然採用了漣漪進氣格柵和溜背設計,但可能由於工程因素,整車比例仍有提升空間。

有針對性的改進

對於從生產線上下來的量產車來說,軸距和前後懸長度是很難改變的。設計師也並非不知道這些簡單的理論,只是有時候由於機械原因情非得已。所以小改款就是通過改變細節設計把這些情非得已掩蓋掉。

博瑞GE的前臉靈感來自翼狀飛行器,說通俗一些說就是將水波漣漪進氣格柵尺寸加大,同時下邊更加尖銳、下探。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前臉的視覺衝擊力,還將之前博瑞比較傳統的前臉佈局打破。

這種視覺立體感並非是“欺騙性”的。從側面看,博瑞GE和博瑞不同,它的進氣格柵並不處在同一水平面內。

進氣格柵的形狀與發動機艙蓋的弧線搭配,形成一種向前俯衝的動勢。

採用這種“內凹格柵,隆起發動機艙蓋”設計手法的車近幾年很常見。

比如賓士、馬自達、寶馬......這樣設計最直接的視覺效果就是能夠讓發動機艙蓋看起來更加修長,甚至能營造出後驅車的感覺。這種姿態也正是博瑞缺少的。

解決了發動機艙顯短之後,順勢就可以解決車肩太厚的視覺效果。對於一輛轎車來說,車肩厚就會顯得臃腫,相反就會顯得矯健。

博瑞GE的大燈末端如機翼“後掠”,與之銜接的是帶有弧度的腰線。這種設計增加了紅筆所示部位的層次感,同時也就減少了該部位的視覺空白感和視覺厚度。

對比之下就顯得更加明顯,雖然博瑞和博瑞GE車肩厚度並沒有實質性改變,但是視覺上來看,吉利博瑞GE的車肩看起來會薄一些。

博瑞GE對車燈內部結構的重新設計也並非那些“閑來無事改款改個燈”的產品能夠比擬。

博瑞的尾部整體結構借鑒了鷹擊長空那一瞬間尾部的力量感。力量感確實有了,但是“前水波漣漪,後鷹擊長空”,前柔後鋼未免有些不搭。

設計師希望在博瑞GE上利用溜背和內切車尾的造型營造出一種“稍縱即逝”的速度感。

同時尾部也改變了一些細節設計,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強橫向貫穿感,削弱縱向支撐感。這樣一來,尾部看起來更寬更扁,前後懸幾乎等長的視覺效果也會得到一些改善。

ams車評

世上沒有完美的設計,博瑞如此博瑞GE也是如此。我們以博瑞和博瑞GE為例,是因為博瑞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顏值,而博瑞GE並非因此停滯不前。

雖然博瑞GE的設計是建立在博瑞的基礎之上,但是這種畫龍點睛的設計或許並不比完全重新設計一輛車要輕鬆。相比那些改個車燈,加個鍍鉻條就算是改款的車型,博瑞GE真的是要認真許多。

其取自自然的設計語言最為醒目。

最終量產的吉利博瑞雖然採用了漣漪進氣格柵和溜背設計,但可能由於工程因素,整車比例仍有提升空間。

有針對性的改進

對於從生產線上下來的量產車來說,軸距和前後懸長度是很難改變的。設計師也並非不知道這些簡單的理論,只是有時候由於機械原因情非得已。所以小改款就是通過改變細節設計把這些情非得已掩蓋掉。

博瑞GE的前臉靈感來自翼狀飛行器,說通俗一些說就是將水波漣漪進氣格柵尺寸加大,同時下邊更加尖銳、下探。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前臉的視覺衝擊力,還將之前博瑞比較傳統的前臉佈局打破。

這種視覺立體感並非是“欺騙性”的。從側面看,博瑞GE和博瑞不同,它的進氣格柵並不處在同一水平面內。

進氣格柵的形狀與發動機艙蓋的弧線搭配,形成一種向前俯衝的動勢。

採用這種“內凹格柵,隆起發動機艙蓋”設計手法的車近幾年很常見。

比如賓士、馬自達、寶馬......這樣設計最直接的視覺效果就是能夠讓發動機艙蓋看起來更加修長,甚至能營造出後驅車的感覺。這種姿態也正是博瑞缺少的。

解決了發動機艙顯短之後,順勢就可以解決車肩太厚的視覺效果。對於一輛轎車來說,車肩厚就會顯得臃腫,相反就會顯得矯健。

博瑞GE的大燈末端如機翼“後掠”,與之銜接的是帶有弧度的腰線。這種設計增加了紅筆所示部位的層次感,同時也就減少了該部位的視覺空白感和視覺厚度。

對比之下就顯得更加明顯,雖然博瑞和博瑞GE車肩厚度並沒有實質性改變,但是視覺上來看,吉利博瑞GE的車肩看起來會薄一些。

博瑞GE對車燈內部結構的重新設計也並非那些“閑來無事改款改個燈”的產品能夠比擬。

博瑞的尾部整體結構借鑒了鷹擊長空那一瞬間尾部的力量感。力量感確實有了,但是“前水波漣漪,後鷹擊長空”,前柔後鋼未免有些不搭。

設計師希望在博瑞GE上利用溜背和內切車尾的造型營造出一種“稍縱即逝”的速度感。

同時尾部也改變了一些細節設計,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強橫向貫穿感,削弱縱向支撐感。這樣一來,尾部看起來更寬更扁,前後懸幾乎等長的視覺效果也會得到一些改善。

ams車評

世上沒有完美的設計,博瑞如此博瑞GE也是如此。我們以博瑞和博瑞GE為例,是因為博瑞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顏值,而博瑞GE並非因此停滯不前。

雖然博瑞GE的設計是建立在博瑞的基礎之上,但是這種畫龍點睛的設計或許並不比完全重新設計一輛車要輕鬆。相比那些改個車燈,加個鍍鉻條就算是改款的車型,博瑞GE真的是要認真許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