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面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成果——專訪《馬克思主義大辭典》主編徐光春

從2013年專案啟動至今, 《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編撰工作已歷經5個年頭。 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湖北省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由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協同創新中心負責組織編寫。 5年來, 全國數十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家學者傾力付出, 編寫工作實現了諸多創新與突破。 4月19日, 大辭典在京出版發行, 為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隆重獻禮。 光明日報記者專訪大辭典主編、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主任徐光春, 為讀者介紹此項工作的意義、目標與價值。

1

記者:編纂出版《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的緣起和初衷是什麼?

徐光春:馬克思主義是由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創立, 並由他們的後繼者發展創新的科學理論體系。 這一理論體系以資本主義為批判物件, 以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 是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精神旗幟, 是無產階級和廣大勞苦群眾實現解放的強大思想武器。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 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 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運用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 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後, 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回答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時代課題,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 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 堅持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相結合, 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有力推進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使馬克思主義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真理光芒。

為了全面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諦, 全面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成果, 全面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 幫助廣大黨員幹部、高校教師、研究人員、青年學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立場、觀點、方法, 深入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理論成果, 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內容, 以更好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我們動議並著手編纂出版這部《馬克思主義大辭典》。 這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需要,

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 也是滿足廣大黨員幹部、科研人員、高校師生學習、研究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需要。

2

記者:《馬克思主義大辭典》從內容到使用有哪些特點?

徐光春:這部《馬克思主義大辭典》全面系統、內容豐厚、分類合理、查閱方便, 既是工具本, 又是歷史書, 更是教科書, 可以滿足學習、研究、宣傳、運用馬克思主義各方面的需要。 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開創性。 馬克思主義從創立到現在, 已有170年歷史, 至今沒有一部全面系統地反映和介紹馬克思主義及其發展歷程、主要思想內容和歷史貢獻的辭書, 更沒有一部從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視角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介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介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辭書。

這部《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的編纂出版, 在這方面做了一件開創性的工作, 填補了空白。

二是系統性。 《馬克思主義大辭典》從縱向來說, 從馬克思主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