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犬之島》影評:看似已改變,其實未改變

作者:黑王輝

對於美英等西方國家來說, 日本可以說是一個既貼近而又遙遠的國度, 它既做到一定程度的西化, 在現代化方面與西方國家同步,

又保留了相當數量的本土文化, 彌漫著神秘而又悠遠的魅力, 以至於好萊塢常常將鏡頭對準日本, 講述發生在日本的故事, 就連動畫片也是如此。

繼2014年由迪士尼出品的《超能陸戰隊》和2017年由萊卡工作室出品的《魔弦傳說》之後, 而今, 美國著名導演韋斯·安德森又推出備受讚譽的《犬之島》, 再次將故事聚焦日本。

韋斯·安德森是一個極有思想的導演, 憑藉《穿越大吉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和《月升王國》等題材各異的影片, 讓他在全世界範圍內廣受好評。 2014年, 他又憑藉極富特色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獲得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而《犬之島》也同樣為他贏得今年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銀熊獎), 由此可見《犬之島》的不俗。

雖然都是以寵物為題材的動畫片, 但《犬之島》並不是另一部講述寵物冒險的《愛寵大機密》, 更不是又一部講述萌犬圓夢的《萌犬好聲音》, 它的特立獨行之處便在於其中有著很強的政治隱喻。

《犬之島》講述一個叫小林雅治的小男孩踏上垃圾遍佈的犬之島, 在五隻狗狗的幫助下, 尋找愛犬點點的故事。 但五隻狗狗並不是普通的寵物, 而是自由犬, 這在他們的名字上便可見一斑, 他們分別叫君主(Rex)、首領(Chief)、老闆(Boss)、公爵(Duke)和國王(King), 由此可見他們絕不是輕易就聽命於他人的狗狗。 影片一開始便言明:“所有的犬語都被翻譯成英文”, 也就是說, 影片是以狗狗的視角來看待人的世界, 並以英語來講述。 對於小林雅治所說的日語,

狗狗們並聽不懂, 只是通過猜測認定他是在找他的寵物點點。 影片開始不久的選舉大廳和廣島的原爆圓頂館較為相似, 小男孩降落在犬之島騰起的蘑菇雲正影射投放到長島的原子彈“小男孩”。

人類的世界, 所謂民主不過是獨裁的幌子, 把搞虛假民主的小林市長轟下臺, 取而代之的是他的養子、王者歸來的小林雅治, 這又成了另一層面的世襲制。 即便是人類社會經歷從厭惡寵物到喜好寵物的轉變, 但並未發生實質變化, 還只是迷醉于民主而魅惑於強權。 而狗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 所謂的民主選舉, 不過是唯君主(Rex)馬首是瞻, 即便是首領(Chief)提出異議, 也只能少數服從多數, 看來, 民主不過是數人頭。

因此, 影片不是一個簡單的關於寵物革命的故事, 它串聯起日本的歷史和未來, 並對人類的前途和命運表現出隱憂。

在《犬之島》中, 日本元素比比皆是, 漢字、浮世繪;櫻花、鳥居;太鼓、相撲等等, 韋斯·安德森為觀眾呈現了一個比日本還要更日本的未來世界。 以日本的東方風情呈現後工業時代的末世感, 似乎更為相得益彰。 雖然落了白人拯救世界的窠臼, 但卻直指問題實質:看似已改變, 其實未改變。

看來, 韋斯·安德森的電影世界永遠是矛盾的, 一方面, 是愛與友誼, 忠誠與勇敢, 另一方面, 是政治與陰謀, 背叛與懦弱。 也許, 這便是導演的兩手, 一手是理想, 一手是現實。 在理想和現實之間, 韋斯·安德森諷刺現實, 卻又堅持理想, 因此能夠在垃圾叢生的犬之島,

生出忠誠與理想, 從而開出最燦爛的藝術之花。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