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開國少將,卻為何突然脫去軍服,做了29年農民?原因令人欽佩

195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 798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之後幾年陸續授予、晉升不少少將, 實際上共1360位將軍在首次實行軍銜制時期被授予少將軍銜)。 在這諸多開國少將之中, 甘祖昌是一位有著特殊經歷的將軍。

甘祖昌, 1905年出生在江西省蓮花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俗話說,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甘祖昌從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幹農活、做家務。 十幾歲時, 他就開始跟著村裡的大人去挑腳, 幫有錢人家把稻穀挑去加工成大米賣給當地的煤礦工人。 來回幾百里路, 裝滿稻穀的擔子對於成年人來說都是一項重活, 更別提是十幾歲的甘祖昌了, 他經常累得氣喘吁吁, 但從不抱怨。

1926年7月, 在家鄉參加農民協會之後, 21歲的甘祖昌結識了一個李特派員, 這個李特派員正是方志敏當時的偽裝身份。 在方志敏的引導下, 他於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上圖為方志敏

所謂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進入軍隊之後, 甘祖昌並沒有成為一個指揮作戰的軍事主官, 而是長期在軍需處、後勤部工作, 抗戰時期, 他擔任過八路軍120師359旅供給部副部長等職務。 解放戰爭末期, 甘祖昌調任第一野戰軍1兵團後勤部部長,

進軍新疆。 在新疆和平解放時, 甘祖昌不僅順利解決了10萬指戰員的口糧問題, 而且穩定了物價, 並密切了人民軍隊和新疆各族人民之間的關係。

1955年, 甘祖昌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被授予少將軍銜, 成為開國將軍之一。

但是, 兩年後, 甘祖昌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脫去軍服, 解甲歸田, 率全家人回家鄉, 做一名從井岡山出山又回山的“將軍農民”!甘祖昌此舉在當時造成了很大的轟動, 毛主席和周總理十分讚揚他的這種行為, 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新聞媒體也紛紛宣傳報導。 將軍當農民, 甘祖昌是新中國第一人。 有人評價說:“他作為一個老紅軍、老黨員、老將軍, 不圖安樂享受, 自願回鄉當農民, 這在中國沒有過, 在世界也少見。 ”

那麼, 甘祖昌為何放棄優越的將軍生活, 而選擇去做一個農民呢?

1952年春, 甘祖昌到郊區檢查工作, 途經一座30余米長的木橋, 由於橋板被歹徒鋸斷, 他乘坐的車子翻到河裡, 甘祖昌身負重傷。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 他外傷痊癒, 卻留下了嚴重的腦震盪後遺症。 1953年以後, 甘祖昌的腦震盪後遺症越來越嚴重, 經常昏倒, 1954年到廬山療養治病, 仍不見好轉。

他這麼說道:“與已經為革命獻身的同志比,如今黨和人民給予我的已經使我有愧了。怎能去過享受的生活呢?從我的身體的實際出發,不能擔任繁重的腦力勞動 ,不能當領導幹部了,回農村搞些體力勞動還是可以的,這樣既不給國家增加負擔,對我也是一個鍛煉嘛!”

1986年,甘祖昌將軍在家鄉病逝。回鄉29年,他和家鄉的鄉親們一起,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修建了3座水庫、25公里長的管道、4座水電站、3條公路、12座橋樑,為促進家鄉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令人欽佩。

他這麼說道:“與已經為革命獻身的同志比,如今黨和人民給予我的已經使我有愧了。怎能去過享受的生活呢?從我的身體的實際出發,不能擔任繁重的腦力勞動 ,不能當領導幹部了,回農村搞些體力勞動還是可以的,這樣既不給國家增加負擔,對我也是一個鍛煉嘛!”

1986年,甘祖昌將軍在家鄉病逝。回鄉29年,他和家鄉的鄉親們一起,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修建了3座水庫、25公里長的管道、4座水電站、3條公路、12座橋樑,為促進家鄉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令人欽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