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宮女端水給皇帝洗手!皇帝:你的手真美!皇后:美?做成點心

怕老婆, 自古有之, 不分身份, 不分朝代, 有人是出於真愛, 皇帝貴為天子, 乃是九五之尊, 統禦天下萬民, 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 按理說應該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 但皇帝畢竟也是人, 比如說怕媳婦就是許多皇帝的通病, 隋文帝楊堅就是懼內的典型。 但中國歷史上還有一位皇帝, 比楊堅還懼內,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關於隋文帝楊堅與獨孤伽羅的關係, 史書上有一句非常精妙的描述, “高祖(指楊堅)甚寵憚之”, 也就是說楊堅非常寵愛獨孤伽羅, 但也非常害怕她。 楊堅曾因獨孤伽羅殺死自己的寵妃, 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但本文的這位皇帝比楊堅還懼內, 更窩囊, 他到底是誰呢?

此人就是宋光宗趙惇!宋光宗趙惇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 是宋孝宗的第三子。 宋光宗在歷史上幾乎沒什麼政績, 自然無法與隋文帝相提並論, 但在懼內這方面, 宋光宗卻遠超過隋文帝。

話說宋光宗的皇后到底是何許人也呢?

李鳳娘出身于官宦世家, 其父李道早年追隨名將宗澤抗金, 在戰場上頗建戰功, 官至慶元軍節度使。 李鳳娘雖然生的姿色豔麗, 但可能是出身將門的緣故, 從小便養成一股驕悍跋扈的習氣, 而且還喜歡搬弄是非。

這樣一位讓人頭痛的將門小姐, 之所以能入宮成為皇后, 完全是拜相士皇甫坦所賜。

宋高宗在位時, 有一相士名皇甫坦, 他治好了韋太后的眼疾, 因而獲得高宗信任。 有一次, 皇甫坦來到了慶遠節度使李道家中, 李道知道皇甫坦是個著名的相士, 於是請皇甫坦為他的三名女兒相面。 李道的長女與三女也沒甚特別, 可是當二女鳳娘出來拜見時, 皇甫坦驚為天人, 立馬跟李道說:“此女必將母儀天下!”因而不敢受拜。 說道這個李鳳娘, 她的名字也有一點來歷呢!卻說當年李道夫人產女前, 軍營前飛來了一群黑鳳, 徘徊不去。 於是李道便為不久後出生的女兒取名為鳳娘了。

皇甫坦自從在李道家遇上鳳娘後, 便連夜趕回京師求見已為太上皇的高宗, 說已為他找來了一名好孫媳, 又提議以面相大貴的李鳳娘為孝宗三子恭王趙惇之妃。 高宗一直對皇甫坦深信不疑, 便作主讓恭王與鳳娘成婚了。 後來, 太子病亡, 太上皇高宗與嗣皇帝孝宗決定以排行第三的趙惇為太子,

恭王妃李鳳娘也隨即成了太子妃。 後來孝宗禪位太子, 趙惇即位, 是為光宗, 以嫡妻李鳳娘為皇后。

李鳳娘做了皇后, 大體上就做了兩件事, 一是挑撥皇帝與宋孝宗的父子之情, 二是嚴格限制皇帝。 先說第一件, 李鳳娘與宋孝宗交惡後, 鼓動宋光宗不去朝見自己的父親, 以致于“中外疑駭”。 然後李鳳娘還嚴格監視宋光宗的一舉一動。

一次,宮女侍奉宋光宗洗漱,宋光宗見端盆的那雙手,指若蔥根,膚如凝脂,眉不可言,宋光宗看的是心神蕩漾,脫口讚歎道:“你的手真美!”!

沒想到此事後來傳到李鳳娘耳中,李鳳娘是怒不可遏,直接將這位宮女的手剁了下來,裝進食盒,給宋光宗送了過去,當宋光宗看到食盒中的那雙玉手,嚇得魂不附體,心臟病發作,直接昏了過去,醒來後,渾渾噩噩,時好時瘋!

後來,李鳳娘趁宋光宗外出祭天,將宋高宗賞賜給宋光宗的皇貴妃虐殺,然後跟宋光宗說皇貴妃得急病死了,宋光宗心裡知道真相,也不敢說出來,只能躲在角落偷偷哭!

光宗即位之初,李鳳娘曾向孝宗請求立自己所生的嫡長子趙擴為太子,但孝宗考慮到光宗即位之初,當以國事為重,立儲之事不必操之過急,所以沒有即刻答應,結果讓後者懷恨在心。李鳳娘為發洩對孝宗的不滿,處處頂撞他,還屢屢挑撥光宗與父皇間的關係,不許光宗再去見孝宗。

光宗耳根子軟,加之對李鳳娘怕的要死,竟然真的不再去向父皇問安,就算群臣說破大天、叩頭流血,也無濟於事。不僅如此,在孝宗駕崩後,光宗夫婦竟然連喪禮都不主持,而由太皇太后吳氏代行祭奠,大失為子之道,令舉國譁然。

宰相趙汝愚見光宗大失為君為子之道,如果還賴在皇帝的位子上,恐將觸犯眾怒,於是便與外戚韓侂胄(太皇太后吳氏的外甥)密謀,乙太皇太后的名義逼迫光宗退位,改由嫡長子趙擴即位。由於光宗所為早已令群臣寒心,所以“內禪”之事進行的非常順利。趙擴登基為帝后,尊光宗為太上皇,李鳳娘為太后,並讓他們移駕泰安宮,時在紹熙五年(1194年)

宋光宗退位後,有算卦之人指李鳳娘會有災厄,於是李鳳娘穿上道袍,虔心事佛。只是她也難逃此劫了。同年六月,李鳳娘病死,終年五十六歲。


一次,宮女侍奉宋光宗洗漱,宋光宗見端盆的那雙手,指若蔥根,膚如凝脂,眉不可言,宋光宗看的是心神蕩漾,脫口讚歎道:“你的手真美!”!

沒想到此事後來傳到李鳳娘耳中,李鳳娘是怒不可遏,直接將這位宮女的手剁了下來,裝進食盒,給宋光宗送了過去,當宋光宗看到食盒中的那雙玉手,嚇得魂不附體,心臟病發作,直接昏了過去,醒來後,渾渾噩噩,時好時瘋!

後來,李鳳娘趁宋光宗外出祭天,將宋高宗賞賜給宋光宗的皇貴妃虐殺,然後跟宋光宗說皇貴妃得急病死了,宋光宗心裡知道真相,也不敢說出來,只能躲在角落偷偷哭!

光宗即位之初,李鳳娘曾向孝宗請求立自己所生的嫡長子趙擴為太子,但孝宗考慮到光宗即位之初,當以國事為重,立儲之事不必操之過急,所以沒有即刻答應,結果讓後者懷恨在心。李鳳娘為發洩對孝宗的不滿,處處頂撞他,還屢屢挑撥光宗與父皇間的關係,不許光宗再去見孝宗。

光宗耳根子軟,加之對李鳳娘怕的要死,竟然真的不再去向父皇問安,就算群臣說破大天、叩頭流血,也無濟於事。不僅如此,在孝宗駕崩後,光宗夫婦竟然連喪禮都不主持,而由太皇太后吳氏代行祭奠,大失為子之道,令舉國譁然。

宰相趙汝愚見光宗大失為君為子之道,如果還賴在皇帝的位子上,恐將觸犯眾怒,於是便與外戚韓侂胄(太皇太后吳氏的外甥)密謀,乙太皇太后的名義逼迫光宗退位,改由嫡長子趙擴即位。由於光宗所為早已令群臣寒心,所以“內禪”之事進行的非常順利。趙擴登基為帝后,尊光宗為太上皇,李鳳娘為太后,並讓他們移駕泰安宮,時在紹熙五年(1194年)

宋光宗退位後,有算卦之人指李鳳娘會有災厄,於是李鳳娘穿上道袍,虔心事佛。只是她也難逃此劫了。同年六月,李鳳娘病死,終年五十六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