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5歲孩子不想上學,這個媽媽的做法刷爆朋友圈

作者:小禾媽

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 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 一等父母用行動管孩子。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Jessie朗讀音訊

01

最近, 一位泰國媽媽在Facebook上分享的育兒經歷, 引來數萬網友點贊。

一天早上, 起床後的5歲兒子嚷嚷著不肯上學, 頭疼的是, 她和丈夫怎麼勸也沒有用。

無奈的她, 乾脆給孩子請了一天假, 帶他去撿垃圾。

媽媽告訴兒子, 如果不想上學, 就必須賺錢, 他這麼小什麼都不會,

只能靠撿垃圾賺錢。

兒子想著不用上學, 撿垃圾還可以換錢, 便興致勃勃地跟著媽媽出發了。

烈日炎炎下, 母子倆一路走一路撿, 沒過多久, 兒子就喊累了。

但堅定的媽媽仍帶著他走了 3.5 公里, 撿了滿滿一小袋空瓶子, 換了2 泰銖(約人民幣 0.4 元)。

雖只賣了2泰銖,

但男孩為馬上能回家休息而感到高興, 可新問題又出現了:他走不動了。

“媽媽, 我們可以坐公車回家嗎?”

“坐公車每人需要10泰銖, 我們的錢夠麼?”

媽媽的一句話讓他啞口無言, 只好默默跟著媽媽一起往回走。

路過霜淇淋店, 又熱又渴的他想吃霜淇淋, “媽媽, 我想吃霜淇淋。 ”

“霜淇淋要5泰銖, 我們有錢麼?”

走了一段路, 又路過一家餐廳。

“媽媽, 我想吃燕麥。 ”

媽媽依舊拒絕了他的要求。

實在熬不下去的兒子, 才發現, 上學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主動向媽媽提出:“媽媽, 我好累, 我又熱又渴, 我要回家, 我想上學……

02

讓男孩撿垃圾的媽媽

很多父母可能都遇到過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 這位元泰國媽媽在發現對孩子說教不管用之後, 採取了另一種方法, 不用口乾舌燥, 不用上火發飆, 竟然讓孩子乖乖聽話, 自己就轉變了想法。

很多網友也分享了自己類似的經歷。

大多父母習慣用責備、說教、呵斥來教導孩子, 有時候覺得嘴皮都磨破了, 對孩子都重申100遍了, 孩子就是不聽話, 甚至有時變本加厲重複錯誤行為。

雖然語言本身能夠教導孩子, 但當孩子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時, 你的無休止說教, 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語言不是唯一的溝通方式, 但經常是最無效的一種。

正如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所言:“如果真的想改變孩子的行為, 家長需要用行動, 而不是語言。 ”

03

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帖子:

有一個愛乾淨的媽媽, 家裡有著兩個愛搗亂的女兒, 在床上上躥下跳, 將房間弄的烏煙瘴氣是常有的事。

眼裡容不得“髒亂”的媽媽, 一開始對女兒還是溫柔勸說, 見不起效, 不得已切換成“嘮叨”模式, 仍不見改觀, 最後就演變成歇斯底里的“恐嚇”:

“不收拾好別再想買任何東西”、 “明天就將你們的東西統統扔掉”……

在她看來, 用完物品, 歸放原處,多麼簡單的事,可女兒執行起來,卻難上青天。

前一天揚言要將她們的東西扔掉,可第二天還是在她們上學的時候,抽空為她們打掃。

這位媽媽就這樣一邊打掃,一邊嘮叨,起初女兒對於她的嘮叨還有點響應,後來媽媽說得多了,女兒也聽得煩了,索性不予理睬,反正媽媽會打掃的。

一次,媽媽打掃時扔掉自以為是廢紙的彩頁,大女兒卻說這是重要的宣傳資料,和媽媽大吵一架。

這讓筋疲力盡、忍無可忍的媽媽終於爆發了, 她絞盡腦汁想出了“狠招”。

她找來垃圾袋,將女兒房間所有灑落的物品,不分類,不整理,一股腦兒全部裝了進去。

女兒想找回自己的物品時,必須拿錢買,25美元一袋。

上學的女兒,哪裡有錢?

媽媽早就替她們想過了,可以通過做家務來掙取。

更重要的是,垃圾袋上沒有標籤,東西也沒有分類,可能辛苦掙錢買來的是一袋髒衣服,當然也有可能是一袋垃圾。

女兒聽到媽媽使出的“殺手鐧”時都震驚了,悔不當初,硬著頭皮,做了很多家務,終於把物品買回去以後,再也不敢造次。

有句話說的特別好,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動管孩子。

孩子不聽話時,放狠話是很多父母經常用的套路,可用的多了,孩子就不再懼怕了,管教的效果就會越來越差。

美國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說,“對孩子的批評,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心服口服。”

當言語無法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我們必須學會用行動代替語言。

《爸爸去哪兒》中,當小蘿莉奧莉淘氣地把爸爸的手機扔掉時,爸爸李小鵬先是進行了口頭阻止:

貪玩的奧莉無動於衷,把爸爸一遍又一遍的勸說當成耳旁風,周而復始地丟手機,女兒奴的爸爸不得已拉起奧莉去面壁,這才讓她停止扔手機。

猶太諺語這樣說: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當言語無法令孩子改變時,那就閉上嘴,邁開腿,採取行動。

04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

可這種方法恰恰是大人最熱衷的。

大人總希望通過講道理的方式,改變孩子的行為和想法。

但越小的孩子,越難講通道理,對孩子講道理,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

養育女兒的過程中,我就有這樣的切身體會。

3歲的她,總喜歡去擰飲水機的開關。

怕她被燙到的我,從不推崇打罵教育,只好一遍又一遍地對她說:“寶貝,這個燙……”,巴拉巴拉一大堆以後,她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然後就去玩其他的了。

但五分鐘沒到,趁我不注意,她又過來擰開關了,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無奈的我,照搬了一位媽媽給我分享的經驗。

我把飲水機的電源關了,讓裡面的水,冷卻了一會,確保水溫不會燙傷孩子後(非常確定不會燙傷她才能這麼操作),就大膽就丟下女兒一個人在客廳。

果然不出我所料,女兒大步走向飲水機,開心地伸出手,沒想一打開開關,就聽到她“哇”的哭聲。

佯裝不知道怎麼回事的我,立馬跑過去,見到我,女兒邊哭邊說:“媽媽,燙……”

此那以後,女兒再也不去碰飲水機了。

如果孩子總聽不進大人的話,你再怎麼講道理也是無用的。

遇到說不通的孩子,在保證安全和不會造成惡劣影響的情況下,大人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 “自食惡果”的滋味。

很多事情,只有孩子切身體會了,才能印象深刻,才能頓悟父母的教導是多麼的正確和重要。

教育專家說,孩子六歲前,由於大腦還在發育,沒有抽象思維能力的他們,根本無法明白道理和行為之間的聯繫。

因此,有時候大人對小孩講道理,其實等於“對牛彈琴”,換一種方法,孩子的態度天壤之別。

05

心理學研究證明:反反復複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也就是明明在聽,卻根本不入心裡去。

這是長期重複聽同樣的聲音而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不在乎。

孩子在成長之路上出現“做不好”、“犯錯”、“不想做”等事情不足為奇,做父母的一味地採用言語來教導孩子,當孩子對你的話無動於衷,你的“講道理”,其實是白費力氣。

如果我們無法用語言去改變孩子,那麼,應該像開頭那位泰國媽媽學習,採取行動,去觸動孩子的靈魂。

告訴你的孩子,我愛你,但你的壞習慣,我不會慣著你;我愛你,但有些事情,你必須堅持去面對。

本文轉載自:女兒派(微信號:nverpai)

每一個女兒,都是爸媽眼中的稀世名花。

養得好一朝驚豔四座,養不好費心勞神。

關於養育女兒的乾貨,這裡都有;

關於養育女兒的苦甜,我們都懂。

* 免費領取「50元租玩具基金」,關注「玩具超人訂閱號」(toysuperman001)

* 還在給娃買玩具?共用時代你OUT了,不如來【玩具超人】給寶寶租玩具!

* 下載【玩具超人】APP,專屬優惠福利限時領取,全國10w+精英寶媽共同選擇!

* 精選歐美國際大牌,上萬款玩具隨心挑選,專業兒童玩具推薦服務~

* 嚴格七重消毒工序,為寶寶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線上一鍵下單,育兒師上門安裝服務~

歸放原處,多麼簡單的事,可女兒執行起來,卻難上青天。

前一天揚言要將她們的東西扔掉,可第二天還是在她們上學的時候,抽空為她們打掃。

這位媽媽就這樣一邊打掃,一邊嘮叨,起初女兒對於她的嘮叨還有點響應,後來媽媽說得多了,女兒也聽得煩了,索性不予理睬,反正媽媽會打掃的。

一次,媽媽打掃時扔掉自以為是廢紙的彩頁,大女兒卻說這是重要的宣傳資料,和媽媽大吵一架。

這讓筋疲力盡、忍無可忍的媽媽終於爆發了, 她絞盡腦汁想出了“狠招”。

她找來垃圾袋,將女兒房間所有灑落的物品,不分類,不整理,一股腦兒全部裝了進去。

女兒想找回自己的物品時,必須拿錢買,25美元一袋。

上學的女兒,哪裡有錢?

媽媽早就替她們想過了,可以通過做家務來掙取。

更重要的是,垃圾袋上沒有標籤,東西也沒有分類,可能辛苦掙錢買來的是一袋髒衣服,當然也有可能是一袋垃圾。

女兒聽到媽媽使出的“殺手鐧”時都震驚了,悔不當初,硬著頭皮,做了很多家務,終於把物品買回去以後,再也不敢造次。

有句話說的特別好,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動管孩子。

孩子不聽話時,放狠話是很多父母經常用的套路,可用的多了,孩子就不再懼怕了,管教的效果就會越來越差。

美國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說,“對孩子的批評,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心服口服。”

當言語無法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我們必須學會用行動代替語言。

《爸爸去哪兒》中,當小蘿莉奧莉淘氣地把爸爸的手機扔掉時,爸爸李小鵬先是進行了口頭阻止:

貪玩的奧莉無動於衷,把爸爸一遍又一遍的勸說當成耳旁風,周而復始地丟手機,女兒奴的爸爸不得已拉起奧莉去面壁,這才讓她停止扔手機。

猶太諺語這樣說: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當言語無法令孩子改變時,那就閉上嘴,邁開腿,採取行動。

04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

可這種方法恰恰是大人最熱衷的。

大人總希望通過講道理的方式,改變孩子的行為和想法。

但越小的孩子,越難講通道理,對孩子講道理,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

養育女兒的過程中,我就有這樣的切身體會。

3歲的她,總喜歡去擰飲水機的開關。

怕她被燙到的我,從不推崇打罵教育,只好一遍又一遍地對她說:“寶貝,這個燙……”,巴拉巴拉一大堆以後,她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然後就去玩其他的了。

但五分鐘沒到,趁我不注意,她又過來擰開關了,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無奈的我,照搬了一位媽媽給我分享的經驗。

我把飲水機的電源關了,讓裡面的水,冷卻了一會,確保水溫不會燙傷孩子後(非常確定不會燙傷她才能這麼操作),就大膽就丟下女兒一個人在客廳。

果然不出我所料,女兒大步走向飲水機,開心地伸出手,沒想一打開開關,就聽到她“哇”的哭聲。

佯裝不知道怎麼回事的我,立馬跑過去,見到我,女兒邊哭邊說:“媽媽,燙……”

此那以後,女兒再也不去碰飲水機了。

如果孩子總聽不進大人的話,你再怎麼講道理也是無用的。

遇到說不通的孩子,在保證安全和不會造成惡劣影響的情況下,大人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 “自食惡果”的滋味。

很多事情,只有孩子切身體會了,才能印象深刻,才能頓悟父母的教導是多麼的正確和重要。

教育專家說,孩子六歲前,由於大腦還在發育,沒有抽象思維能力的他們,根本無法明白道理和行為之間的聯繫。

因此,有時候大人對小孩講道理,其實等於“對牛彈琴”,換一種方法,孩子的態度天壤之別。

05

心理學研究證明:反反復複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也就是明明在聽,卻根本不入心裡去。

這是長期重複聽同樣的聲音而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不在乎。

孩子在成長之路上出現“做不好”、“犯錯”、“不想做”等事情不足為奇,做父母的一味地採用言語來教導孩子,當孩子對你的話無動於衷,你的“講道理”,其實是白費力氣。

如果我們無法用語言去改變孩子,那麼,應該像開頭那位泰國媽媽學習,採取行動,去觸動孩子的靈魂。

告訴你的孩子,我愛你,但你的壞習慣,我不會慣著你;我愛你,但有些事情,你必須堅持去面對。

本文轉載自:女兒派(微信號:nverpai)

每一個女兒,都是爸媽眼中的稀世名花。

養得好一朝驚豔四座,養不好費心勞神。

關於養育女兒的乾貨,這裡都有;

關於養育女兒的苦甜,我們都懂。

* 免費領取「50元租玩具基金」,關注「玩具超人訂閱號」(toysuperman001)

* 還在給娃買玩具?共用時代你OUT了,不如來【玩具超人】給寶寶租玩具!

* 下載【玩具超人】APP,專屬優惠福利限時領取,全國10w+精英寶媽共同選擇!

* 精選歐美國際大牌,上萬款玩具隨心挑選,專業兒童玩具推薦服務~

* 嚴格七重消毒工序,為寶寶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線上一鍵下單,育兒師上門安裝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