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朝最昏庸的皇帝,公開賣官斂財,認大宦官做爹媽,終將國家敗壞

文/格瓦拉同志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將東漢傾頹的原因歸結為皇帝“親小人, 遠賢臣”, 而且著重指出桓靈二帝應為帝國的衰亡“埋單”。 其實在歷史上, 漢靈帝對帝國造成的創傷遠比桓帝更深。 那麼漢靈帝究竟做過哪些事情, 以至於在後世遭受無窮的指責呢?

漢靈帝劉宏是章帝劉炟的玄孫, 河間孝王劉開的曾孫, 解瀆亭侯劉萇的兒子, 因父親過世的比較早, 所以年紀很小的時候便承襲侯爵。 劉宏作為小諸侯, 本來沒有做皇帝的命, 只因桓帝劉志沒有子嗣, 所以在其駕崩後, 經皇后竇妙與父親竇武的“篩選”,

劉宏才陰差陽錯地當上天子, 真好比中了“六合彩”一般。

漢靈帝年少登基, 在宦官的幫助下親政

靈帝登基時年僅11歲, 在即位的同一年(168年), 便發生了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同宦官爭權的事件。 最終, 大宦官王甫、曹節等人劫持小皇帝, 以天子的名義發兵擊殺竇武、陳蕃,

將竇太后遷居到南宮雲台居住, 並奉靈帝親政。 雖然這一些變故並非靈帝指使, 但結果卻正是他所希望的, 所以一旦親政, 便馬上投桃報李, 重賞宦官集團。

靈帝為報答宦官集團, 一口氣將大宦官張讓、趙忠等12人全部封為中常侍(史稱“十常侍”), 都委以心腹重任。 十常侍倚靠皇帝的寵倖, 公然貪污受賄、賣官鬻爵, 並將父兄子弟安置在各州郡“肥衙門”中, 魚肉百姓、侵吞地方, 把帝國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父兄子弟布列州郡, 所在貪賤, 為人蠹害。 ”見《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

靈帝把宦官張讓、趙忠比作父母

靈帝對宦官寵信不疑, 以至於曾經對臣下講, 張讓好比他的父親, 趙忠好比他的母親, 父母與兒子關係親密, 豈是外人能離間的?宦官們得到靈帝如此厚遇, 自然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甚至敢於仿照皇宮規模營造私宅, 氣焰囂張至極。 (“帝常雲:‘張常侍是我公, 趙常侍是我母。 ’宦者得志, 無所憚畏, 並起第宅, 擬則宮室。 ”引文同上)。

年紀輕輕的靈帝就像一張染蒼染黃的“白紙”,

成天與宦官們膩在一起, 時間一久便在他們的引誘下, 走上驕奢淫逸、墮落敗政的道路, 做出了恁多荒誕的事情, 其中開西閣賣官一事, 最為世人所詬病。

靈帝開西閣賣官, 極大的敗壞吏治

東漢王朝到了桓靈二帝時期, 國運已呈加速下滑之勢,

典型表現便是財政上的入不敷出。 而靈帝又是一位享樂型皇帝, 為滿足其驕奢淫逸的享受, 除了加緊在民間搜刮外, 還另闢蹊徑, 將各級別的官爵當做商品, 在西閣公然兜售, 這便是歷史上極有名的“西閣賣官”事件。

與以往帝王小範圍、偷摸賣官不同, 靈帝的賣官則呈現“全方位、立體式、團夥性”特點, 從地方到中央, 沒有一種官職不敢賣, 連最高執政官“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也在售賣行列當中。 靈帝在自己賣官之餘, 還授權太后、常侍, 甚至乳母也賣官, 真可謂“利益均沾”。 為體現“公開、透明”的原則, 靈帝還對每一個官職明碼標價, 實行“價高者得”的競拍原則。

曹操之父曹嵩曾用萬錢買得太尉來做

儘管買官的費用巨大,但依然讓謀求高官厚爵者趨之若鶩。一些豪門大家,樂得買個大官來光宗耀祖,價錢再高對他們來說都不過是九牛之一毛,比如曹操的老爹曹嵩就曾用萬金的代價買得太尉之職。在這種大環境下,即使連平日有德行操守的名士也把持不住,紛紛加入其中,崔烈便是代表人物。此外如名將段熲、樊陵、張溫等人,雖然戰功赫赫,但為了能當上三公,最終也走上買官之路。

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黃綬各有差。其富者則先入錢,貧者到官而後倍輸,或因常侍、阿保別自通達。是時,段熲、樊陵、張溫等雖有功勤名譽,然皆先輸貨財而後登公位。烈時因傅母入錢五百萬,得為司徒。見《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駰列傳》。

黃巾軍起事,導致漢帝國走向崩潰

靈帝通過大規模的賣官,雖然積累起驚人的財富,但也由此導致國政的愈加黑暗,使得漢朝的國運再也沒有振興的希望。靈帝一方面把庸鄙無恥的宦官視為最親近的人,一方面則把國家大政當做兒戲,沒幾年功夫便引發聲勢浩大的黃巾軍起義,導致帝國走向崩潰的“不歸路”。西元189年,靈帝駕崩,同年董卓專權,漢末三國的大亂世正式開啟。

曹操之父曹嵩曾用萬錢買得太尉來做

儘管買官的費用巨大,但依然讓謀求高官厚爵者趨之若鶩。一些豪門大家,樂得買個大官來光宗耀祖,價錢再高對他們來說都不過是九牛之一毛,比如曹操的老爹曹嵩就曾用萬金的代價買得太尉之職。在這種大環境下,即使連平日有德行操守的名士也把持不住,紛紛加入其中,崔烈便是代表人物。此外如名將段熲、樊陵、張溫等人,雖然戰功赫赫,但為了能當上三公,最終也走上買官之路。

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黃綬各有差。其富者則先入錢,貧者到官而後倍輸,或因常侍、阿保別自通達。是時,段熲、樊陵、張溫等雖有功勤名譽,然皆先輸貨財而後登公位。烈時因傅母入錢五百萬,得為司徒。見《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駰列傳》。

黃巾軍起事,導致漢帝國走向崩潰

靈帝通過大規模的賣官,雖然積累起驚人的財富,但也由此導致國政的愈加黑暗,使得漢朝的國運再也沒有振興的希望。靈帝一方面把庸鄙無恥的宦官視為最親近的人,一方面則把國家大政當做兒戲,沒幾年功夫便引發聲勢浩大的黃巾軍起義,導致帝國走向崩潰的“不歸路”。西元189年,靈帝駕崩,同年董卓專權,漢末三國的大亂世正式開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