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帶2孩子清明沙漠研學,為何擔心被黃沙掩埋?

親子貓

專注科學教育

自然教育研學旅行

為期3天的清明沙漠徒步活動結束, 一位沙友媽媽回到家中未收拾妥當, 就開始了這次沙漠之旅的徒步小記。

今天來看看沙漠之行給這位媽媽和孩子帶來了怎樣的收穫和美好記憶。

因愛啟程——記錄在沙漠裡的三天兩夜

玩上了癮的後果就是, 一有假期就想帶孩子出去轉轉, 美其名曰“用腳丈量世界”。 城市常去, 郊外易到, 索性這次去野一點兒的地方讓孩子吃吃苦頭吧~

秉著這個想法, 騰格裡沙漠研學之旅進入我的視線。 當我通過長途電話詳細瞭解了情況, 這是由一群中科院親子愛好者組織的沙漠研學團, 前往的沙漠地處內蒙、寧夏交界處, 屬於無人區、手機無信號、自己搭帳篷、背路餐、沒有洗漱條件, 等等都讓人覺得好奇。

研學團隊配備了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老師, 加上後勤保障人員就有10人。 跟孩子們商量, 他們躍躍欲試, 家人有顧慮, 說你能一個人帶兩個嗎?安不安全啊?後來終究戰勝不了好奇心理, 拍板出發。 老公給的一級指示就是平安歸來, 怎麼感覺有點兒緊張啊。

第一天:飛往啊, 銀川

我們必須提前一天飛到銀川, 才能趕上第二天一早與大部隊匯合。 中午到達銀川, 天氣挺好的, 有點兒微黃, 基本不用添厚衣服。

達到酒店後, 立刻去找好吃的, 附近就有老店阿葉羊雜碎, 先試試。 我吃得蠻好, 孩子們受不了羊肉的味道, 淺嘗則止, 甚至連屋裡都不肯待, 非要外面等我。 我期待的手抓羊排、燒烤對他們來說一點兒吸引力都沒有啊!

下午市內觀光, 先去了承天塔寺, 園子小而美, 人非常少, 我們爬上了百年古塔, 鳥瞰銀川老城區, 整個老城很整齊、樓不高, 路很寬敞, 有點兒北方城市的味道。 坐在園子裡, 聽著風吹過, 塔上鈴鐺作響的聲音, 很放鬆過很安靜。

到了銀川肯定要看看清真寺, 接觸下當地獨特的回族文化和歷史, 南關大清真寺裡面的導賞很熱情, 除了介紹他們的回族的名族節日、生活習慣、宗教聖地、歷史之外, 還熱心的幫我家哥哥退票, 因為他說小朋友不需要買票。

離開清真寺我們去了鼓樓步行街, 商場、街道每個城市大同小異, 還沒走到鼓樓, 黃沙突起, 瞬間天黃了, 風沙席捲而來, 天氣一下子也冷了起來, 趕緊躲回酒店, 有些擔心明天的行程會否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

第二天:7:00集合,出發去沙漠了

大約3個小時的車程,慢慢遠離城市,進入被黃沙包圍的蜿蜒公路,偶見到牛羊馬在遠方,孩子們還是很興奮。路上很多大型風車,不過,都沒有轉不知道為何。2個小時後手機徹底沒有信號了,看著一直在尋找連接的手機,手動調整到了飛行模式。好吧,沒有手機的日子,全心全意好好陪伴孩子2天。

達到要徒步的沙漠了,下車整理行裝,穿好裝備;和未來3天共同挑戰的夥伴們一起完成開營儀式,成為共同進退的隊友。一聲號角,出發,孩子們跑起來,開開心心出發了。

剛進入沙漠,路還比較平坦,還能看見小片的沙湖。興奮的孩子首先遭遇了“沙蓬”的襲擊,老大伸手去抓小蟲的時候手指紮滿了刺,拔完刺,讓他去請教同行的老師,有沒有毒,需不需要治療。老師說這是“沙蓬”是駱駝很喜歡的植物,沒有毒,刺拔出來就好了。於是,接下來的日子,對它進而遠之,但是,總會躲閃不及,我們三個分別都有刺到,拔出刺也會疼兩天其實,駱駝的舌頭怎麼會不怕呢,這是存在我腦海裡的疑問。

初進沙漠,最吸引孩子們的就是沙漠甲蟲和蜥蜴,當從老師那裡瞭解到這兩種動物是沒有毒的,孩子們就開始事無忌憚的追逐這些可憐的沙漠小生物。老師事先給他們每個人準備了觀察瓶,把抓到的動物放進去觀察,沒幾個小時,孩子們的瓶子都是滿滿的。跟他們說好,看看就放掉,沙漠資源稀缺,這些小生物能長這麼大需要好幾年。

太陽落山了,沙漠一下子寒氣逼人,找了一片避風的沙丘後,我們開始安營紮寨,先學習如何搭帳篷,接著就是實際操作。當天風沙肆虐,帳篷撐開就刮走,好不容易按好的地釘,一會兒就會拔出。乾燥、寒冷、外加挖沙、搭帳篷後,手指縫疼痛、起了很多毛刺,頂著風沙簡單晚餐後,已經筋疲力盡。

夜晚還安排了觀星、夜穿、誘捕這些活動,已經沒有精力專心應對。沙漠的風呼呼得吹,蒼涼的嚎叫,同行的小夥伴們都有些瑟瑟發抖,很快就都躲到帳篷裡去了。我們三個人蝸進矮小的帳篷,脫掉衝鋒衣,僵硬的鑽進睡袋,聽著帳篷外狂風的怒吼,三個人擠在一起,快速地睡著了。半夜,帳篷已經吹變了形,內帳直接呼在頭髮和臉上,帳內已經結霜,我最擔心的是被黃沙掩埋。疲憊戰勝了恐懼,還是沉沉睡去。

第三天:風已過,天已晴

小朋友天一亮就興奮的鑽出帳篷玩去了,留我整理打包、拆帳篷,別人家是2大1小,我家是1大2小,看著別人快速的整好行裝、收好防潮墊、裝好睡袋、拆好帳篷。我這邊睡袋都裝不進,一遍一遍塞一半,掉出來,手指疼的要命,兩個小的早就跑不見人影,昨晚的緊張還未緩解,加上此種,於我有種快欲哭無淚的無奈。

我這人想得開,也變得快,收拾好,簡單吃個早飯就能量慢慢,該幹啥幹啥了。今天天氣好很多,起碼大風停了,主要的路程都在今天,拉上娃們大踏步前進。今天見識到真正的沙漠,怎麼那麼高,那麼難爬,一走腳就陷下去,而且也熱得要命,層層包裹下,一會兒濕了、一會兒又藤幹了,不能脫衣服,一個是怕感冒,一個是沒法負重前行。

孩子們依然表現很好,在老師的帶領下,觀察植物、動物、滑沙,沒有一個掉隊,尤其是老二,一直自己走在隊伍的前列,把哥哥和媽媽老遠落下,直到晚上,太累了,才發點兒小脾氣,不過在老師的鼓勵下,堅持到了營地。

今天的居住環境和飲食較昨晚大幅改善了,是住在一家牧民的附近,還有經過兩天的徒步,看到孩子們表現的那麼堅強,安全感、自信心都大幅提升,再次搭帳篷那些一下子變成了小事情,人的能力就是這麼拉練出來的。

晚上更冷了,不過,沒有大風了,吃飽了,人也精力充沛了。晚上跟著天文臺的老師一起觀星,哇!怎麼天上有這麼多星星,比平時看到的多了很多很多。第一次看到了銀河系、還有各種行星、衛星,及我們的天宮一號。還知道了能看到的星星與季節、區位關係很大,不如這個季節的晚上是是看到不我們家幾個人的星座的,他們藏在我們的下方,還有很多有趣的天文知識。突然發現,這些知識我都沒有,還不如小的天文愛好者,老師推薦了《天文愛好者》雜誌,是非常好的介紹天文知識的科普性讀物。

觀完星又升起了篝火,熊熊火焰給我們帶來熱量,抬頭是繁星點點,低頭是火花狂舞,照在孩子們歡快的臉上,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滿足。用錫紙包了土豆丟到篝火裡,孩子們熱切的等待著烤熟的土豆,實在太冷太困了,交代哥哥照看妹妹,自己回到帳篷躺下。沒過一會兒孩子們就回來了,我說土豆吃到了嗎,說,還沒烤熟,哈哈,那睡吧。

第四天:學習求生小技能,種樹、返程

今天的主要任務是種樹、實踐野外生存的小技能,所以運動量不是很大。相比前兩天更加舒服。

種樹,沙棗樹。像手指這麼粗的小樹,在沙漠種植的話,需要挖一個一米的深坑,種植的時候,樹根要離坑底5釐米距離,為的是讓土壤下面有空氣,利於小樹的生長,上面要壓實土壤,再澆水。特意給自己種的小樹掛了一個小牌子,希望以後有機會再來看看我們種的小樹。

沙漠取水,首先撥開乾燥的沙土,形成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在中間挖一個深坑,放入杯子或者空的礦泉水瓶,上面蓋好塑膠布,然後把周邊用沙子蓋好,在晴朗的天氣裡,一會兒塑膠膜上就有水蒸氣形成,多一些時間就會收集到水。更簡單直接的方式是,用手套或者襪子裝進地面下層的濕沙,直接用嘴巴吸,可以最快速喝到水,救到命。

自製指南針,用磁鐵順著一個方向摩擦針頭,40下左右,插上泡沫小球,放到水中,針指向的太陽的方向,它的反方向就是北方。

現在的生活水準和方便程度,這些科學小實驗不見得會用到,但是,知道一下還是蠻有趣及激發孩子們的科學興趣。

閉營,每個小朋友都邀請上去說一下這幾天的感受,最有趣的是,我們以為很苦的事情,孩子們都覺得很開心,普遍表示還來。家長的感受就比較複雜,幾個媽媽都很感動,幾乎第一天晚上都有要撤退的想法,看到孩子很努力的克服困難及成長,覺得很欣慰,這就是這次旅行帶給我們的收穫。

孩子比我們想像的堅強及有毅力,我們認為的苦,在他們看來也是樂趣。希望這次旅行可以給孩子開啟探索自然的興致,瞭解沙漠生存的艱辛,珍惜身邊的環境、食物和水。

大手牽小手,這是一場陪伴之行。徒步在最美的沙漠、在最艱難的環境下,感受最純真的愛。

陪伴不是陪同

不是亦步亦趨的跟隨

而是家長與孩子共同做一件事情

五一庫布齊,第22期沙漠研學剩餘名額不多,請抓緊報名!!

請掃碼諮詢

手機&微信:17090880515

手機&微信:15201353738

團隊定制:010-57110101 18610815242

贊助合作:010-62128567 18513127528

- 日常&週末 -

第二天:7:00集合,出發去沙漠了

大約3個小時的車程,慢慢遠離城市,進入被黃沙包圍的蜿蜒公路,偶見到牛羊馬在遠方,孩子們還是很興奮。路上很多大型風車,不過,都沒有轉不知道為何。2個小時後手機徹底沒有信號了,看著一直在尋找連接的手機,手動調整到了飛行模式。好吧,沒有手機的日子,全心全意好好陪伴孩子2天。

達到要徒步的沙漠了,下車整理行裝,穿好裝備;和未來3天共同挑戰的夥伴們一起完成開營儀式,成為共同進退的隊友。一聲號角,出發,孩子們跑起來,開開心心出發了。

剛進入沙漠,路還比較平坦,還能看見小片的沙湖。興奮的孩子首先遭遇了“沙蓬”的襲擊,老大伸手去抓小蟲的時候手指紮滿了刺,拔完刺,讓他去請教同行的老師,有沒有毒,需不需要治療。老師說這是“沙蓬”是駱駝很喜歡的植物,沒有毒,刺拔出來就好了。於是,接下來的日子,對它進而遠之,但是,總會躲閃不及,我們三個分別都有刺到,拔出刺也會疼兩天其實,駱駝的舌頭怎麼會不怕呢,這是存在我腦海裡的疑問。

初進沙漠,最吸引孩子們的就是沙漠甲蟲和蜥蜴,當從老師那裡瞭解到這兩種動物是沒有毒的,孩子們就開始事無忌憚的追逐這些可憐的沙漠小生物。老師事先給他們每個人準備了觀察瓶,把抓到的動物放進去觀察,沒幾個小時,孩子們的瓶子都是滿滿的。跟他們說好,看看就放掉,沙漠資源稀缺,這些小生物能長這麼大需要好幾年。

太陽落山了,沙漠一下子寒氣逼人,找了一片避風的沙丘後,我們開始安營紮寨,先學習如何搭帳篷,接著就是實際操作。當天風沙肆虐,帳篷撐開就刮走,好不容易按好的地釘,一會兒就會拔出。乾燥、寒冷、外加挖沙、搭帳篷後,手指縫疼痛、起了很多毛刺,頂著風沙簡單晚餐後,已經筋疲力盡。

夜晚還安排了觀星、夜穿、誘捕這些活動,已經沒有精力專心應對。沙漠的風呼呼得吹,蒼涼的嚎叫,同行的小夥伴們都有些瑟瑟發抖,很快就都躲到帳篷裡去了。我們三個人蝸進矮小的帳篷,脫掉衝鋒衣,僵硬的鑽進睡袋,聽著帳篷外狂風的怒吼,三個人擠在一起,快速地睡著了。半夜,帳篷已經吹變了形,內帳直接呼在頭髮和臉上,帳內已經結霜,我最擔心的是被黃沙掩埋。疲憊戰勝了恐懼,還是沉沉睡去。

第三天:風已過,天已晴

小朋友天一亮就興奮的鑽出帳篷玩去了,留我整理打包、拆帳篷,別人家是2大1小,我家是1大2小,看著別人快速的整好行裝、收好防潮墊、裝好睡袋、拆好帳篷。我這邊睡袋都裝不進,一遍一遍塞一半,掉出來,手指疼的要命,兩個小的早就跑不見人影,昨晚的緊張還未緩解,加上此種,於我有種快欲哭無淚的無奈。

我這人想得開,也變得快,收拾好,簡單吃個早飯就能量慢慢,該幹啥幹啥了。今天天氣好很多,起碼大風停了,主要的路程都在今天,拉上娃們大踏步前進。今天見識到真正的沙漠,怎麼那麼高,那麼難爬,一走腳就陷下去,而且也熱得要命,層層包裹下,一會兒濕了、一會兒又藤幹了,不能脫衣服,一個是怕感冒,一個是沒法負重前行。

孩子們依然表現很好,在老師的帶領下,觀察植物、動物、滑沙,沒有一個掉隊,尤其是老二,一直自己走在隊伍的前列,把哥哥和媽媽老遠落下,直到晚上,太累了,才發點兒小脾氣,不過在老師的鼓勵下,堅持到了營地。

今天的居住環境和飲食較昨晚大幅改善了,是住在一家牧民的附近,還有經過兩天的徒步,看到孩子們表現的那麼堅強,安全感、自信心都大幅提升,再次搭帳篷那些一下子變成了小事情,人的能力就是這麼拉練出來的。

晚上更冷了,不過,沒有大風了,吃飽了,人也精力充沛了。晚上跟著天文臺的老師一起觀星,哇!怎麼天上有這麼多星星,比平時看到的多了很多很多。第一次看到了銀河系、還有各種行星、衛星,及我們的天宮一號。還知道了能看到的星星與季節、區位關係很大,不如這個季節的晚上是是看到不我們家幾個人的星座的,他們藏在我們的下方,還有很多有趣的天文知識。突然發現,這些知識我都沒有,還不如小的天文愛好者,老師推薦了《天文愛好者》雜誌,是非常好的介紹天文知識的科普性讀物。

觀完星又升起了篝火,熊熊火焰給我們帶來熱量,抬頭是繁星點點,低頭是火花狂舞,照在孩子們歡快的臉上,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滿足。用錫紙包了土豆丟到篝火裡,孩子們熱切的等待著烤熟的土豆,實在太冷太困了,交代哥哥照看妹妹,自己回到帳篷躺下。沒過一會兒孩子們就回來了,我說土豆吃到了嗎,說,還沒烤熟,哈哈,那睡吧。

第四天:學習求生小技能,種樹、返程

今天的主要任務是種樹、實踐野外生存的小技能,所以運動量不是很大。相比前兩天更加舒服。

種樹,沙棗樹。像手指這麼粗的小樹,在沙漠種植的話,需要挖一個一米的深坑,種植的時候,樹根要離坑底5釐米距離,為的是讓土壤下面有空氣,利於小樹的生長,上面要壓實土壤,再澆水。特意給自己種的小樹掛了一個小牌子,希望以後有機會再來看看我們種的小樹。

沙漠取水,首先撥開乾燥的沙土,形成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在中間挖一個深坑,放入杯子或者空的礦泉水瓶,上面蓋好塑膠布,然後把周邊用沙子蓋好,在晴朗的天氣裡,一會兒塑膠膜上就有水蒸氣形成,多一些時間就會收集到水。更簡單直接的方式是,用手套或者襪子裝進地面下層的濕沙,直接用嘴巴吸,可以最快速喝到水,救到命。

自製指南針,用磁鐵順著一個方向摩擦針頭,40下左右,插上泡沫小球,放到水中,針指向的太陽的方向,它的反方向就是北方。

現在的生活水準和方便程度,這些科學小實驗不見得會用到,但是,知道一下還是蠻有趣及激發孩子們的科學興趣。

閉營,每個小朋友都邀請上去說一下這幾天的感受,最有趣的是,我們以為很苦的事情,孩子們都覺得很開心,普遍表示還來。家長的感受就比較複雜,幾個媽媽都很感動,幾乎第一天晚上都有要撤退的想法,看到孩子很努力的克服困難及成長,覺得很欣慰,這就是這次旅行帶給我們的收穫。

孩子比我們想像的堅強及有毅力,我們認為的苦,在他們看來也是樂趣。希望這次旅行可以給孩子開啟探索自然的興致,瞭解沙漠生存的艱辛,珍惜身邊的環境、食物和水。

大手牽小手,這是一場陪伴之行。徒步在最美的沙漠、在最艱難的環境下,感受最純真的愛。

陪伴不是陪同

不是亦步亦趨的跟隨

而是家長與孩子共同做一件事情

五一庫布齊,第22期沙漠研學剩餘名額不多,請抓緊報名!!

請掃碼諮詢

手機&微信:17090880515

手機&微信:15201353738

團隊定制:010-57110101 18610815242

贊助合作:010-62128567 18513127528

- 日常&週末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