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硬下心來,就是從容

人一生下來, 心是軟的, 甚至是無骨, 所以出生後便一直在本能地尋求著某種依託或庇護, 父母之愛, 手足之情, 朋友之誼無不是人心追求及依賴的情感支撐。

然而, 大自然無風雨, 萬物不可生長;物類沒有弱肉強食, 不可能存在與進化。 相克才有相生, 陰衰方能陽駁。 人生不可能無坎坷, 沒有摔打豈會有結實, 一如幼時的爬, 可以使將來站得更穩、走得更穩。 人生的每一次跌倒, 都可以收穫一份因痛而致的清醒。 傷口雖疼, 但如能因勢起形, 借了傷口血色或疤痕, 刺繡一朵美麗, 人生的畫卷豈不因此添彩增色?

人生, 只是一種經歷, 而不是種種佔有。 將一些所愛植入生命, 嵌得太深的話, 便是一種疼, 且一旦失去(註定某時要失去)即是一種剝離, 牽筋動骨。

很多時候, 人會感覺很孤單, 天地雖廣, 卻無有什麼陪伴。 而到了一定時候, 卻感覺無處不是陪伴, 為什麼?因為懂得了人和萬物只是一種存在。 最初, 人看物只是物, 所以拼命張揚物欲;到後來, 人看物是人, 上升到對文化的追求, 在人心裡, 千年腐屍可以說話了, 億年的石頭也能通靈了。 孩子為什麼感覺世界那麼美好、那麼生動有趣, 因為在孩子眼裡, 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和人一樣有思想、知冷熱、曉痛癢。

什麼是童話?大人說, 讓所有不是人的東西都會說人話。 在孩子心裡, 童話就是實話。 再後來, 人看人是物, 即對某些同類的鄙視, 不與之為伍, 或孤芳自賞;再後來, 人與物便面面相覷啞然而笑了, 比如某些都市大隱, 或一些得道高僧。 把生與死、得與失看得太對立, 感覺便會截然, 尖銳的悲歡感受便於工作鋒利, 人最易傷自己。

當人經歷了太多告別之後, 才明白人的任何刻意其實什麼都留不住。 當心承受了太多次失去之痛後, 才明白自己弄疼自己原來很傻。 只有懂得不在乎那些特想在乎的, 才能做到真正的從容。 從是什麼?從其實就是以為可為的實則不能為之後的隱忍不發, 或者說是對某些客觀規律的理性認同, 以及對某些現實的不得不順從;容是什麼?容是主觀上的不得不接納, 是無奈於不容不行的一種被動成全。 從容, 說起來很瀟灑的一種人之氣質或氣度, 實則是若干次不能瀟灑之後的平靜妥協與淡然承擔。 何為不惑?何為知天命?何為耳順?其實這三個人生階段所要淬火於人的、或者想要成全於人的氣質,

只是兩個字:從容。

人真正具備從容的氣質時, 即是心硬下來的時候。 硬下心來, 就是有容乃大, 能納山, 能融海, 能撐船, 而不脹破。 硬下心來, 就是能站直了, 不畏風吹, 不懼雨淋,不怕刀劈斧砍,不怯電閃雷鳴。硬下心來,就是敢於擔當,贏得磊落,輸得坦蕩,泰然迎候要來的一切,釋然地放手既逝的過往。

硬下來的心,才能真正的不迫。硬下心來,就是從容。

不懼雨淋,不怕刀劈斧砍,不怯電閃雷鳴。硬下心來,就是敢於擔當,贏得磊落,輸得坦蕩,泰然迎候要來的一切,釋然地放手既逝的過往。

硬下來的心,才能真正的不迫。硬下心來,就是從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