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慶81歲老黨員義務護路10餘年,沿線200余戶村民受益

視頻載入中...

擁有53年黨齡的老黨員熊繼材, 家住巴南接龍鎮碑埡村茶臘社, 他不善言辭, 可做起養護鄉村公路的活來, 一干就是10多年。 從2005年開始, 他堅持義務維護長達7.6公里的鄉村公路, 並帶頭捐獻老黨員生活補貼費來養護公路。 村裡人談起他, 個個都對他豎起大拇指:“他是村裡的好心人, 更是村公路的守護人。 ”

維護路基排水溝

方便村民 八旬老人清理路障

在巴南接龍鎮碑埡村一條鄉村公路上, 鄉親們時常能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拿著鋤頭、扛著鐵鍬, 公路這頭走走, 那頭轉轉, 看到哪個路段坑坑窪窪, 他就挖土來填, 直到填平為止。

老人名叫熊繼材, 今年81歲, 是一位擁有53年黨齡的老黨員。 幹這樣的“小活兒”, 是他的日常。

4月12日, 記者來到碑埡村茶臘社, 順著鄉村公路一直走, 果然找到了熊繼材老人。 前兩天下雨颳風, 吹倒了公路旁的幾棵竹子, 竹子三三兩兩橫在公路上,

老人拿著砍刀等工具正在清理。

“下雨後, 這條路不是很好走, 竹子倒在這裡, 更不方便了。 我把它們弄起走, 其他人過路就好走一點兒嘛。 ”老人笑著解釋, 臉上出現幾粒汗珠。

“老頭子, 稍微歇一下, 你身體才剛剛好, 又出來了。 ”老人的老伴劉祥德從家中趕來, 勸說道, “說好半個小時就回來, 結果一個小時過去了, 還沒見人, 我不放心, 出來看看。 ”

熊繼材的老伴劉祥德在身邊默默的支持他

“沒得啥子, 我老是老了, 處理這點竹子還得行。 ”說話間, 熊繼材老人已將倒在路上的所有竹子清理到一旁。

“這下好了!”老人舒了一口氣, 露出欣慰的笑容。

義務護路 一干就是10多年

熊繼材老人告訴記者, 2005年, 村民盼望的這條村級公路修好, 但是, 由於公路盤旋山間, 坡高路陡, 路面又窄, 只鋪上了一層片石, 遇上大雨, 好多陡峭路段, 片石就會被沖走, 剩下來的泥沙混合雨水, 使得路面更加泥濘, 行走比較困難。

為了方便大家走路, 熊繼材和社裡一些村民自發成立隊伍, 決定定期檢修,

義務養護公路。 然而, 一些村民的家離公路很遠, 要養護公路很不方便, 久而久之, 熊繼材就不通知其他人了, 乾脆一個人承擔起養護重任來。

“我的家離公路最近嘛, 只有幾十米, 要補坑窪、除雜草, 我最方便, 而且, 我是黨員, 做啥子都應該走在最前頭。 ”熊繼材說。

雖然說起來簡單, 但村民老張卻清楚知曉, 養護這條公路非常艱辛。 “每年雨季, 公路兩旁的路基就會被雨水沖出一條條溝, 為了保護好路基, 雨一停, 熊繼材就會帶著鐵鍬去培土, 有時候, 他還要從老遠的地方一筐筐背土, 確實非常有毅力。 ”老張說, 熊繼材不僅挖溝、培土、除草, 就連路邊的垃圾, 他也要清理得一乾二淨。

10多年來, 連熊繼材自己也記不得, 修路、護路用壞了多少把鐵鍬。

清理雜草

自掏腰包 200余戶村民受益

養護不僅需要人力, 還需要費用。 作為一名老黨員, 熊繼材不盡義務護路, 還想到自己出錢來維持公路養護問題。

記者瞭解到, 熊繼材家裡並不富裕, 4個子女有的外出打工, 有的選擇在家務農, 經濟條件也都一般。 2010年,他拿到第一個月老黨員生活補貼費時,當場就把這筆錢捐了出來,用作維護村裡公路。這一捐,就堅持了七年。

碑埡村黨委副書記盧鬥文介紹,有時,護路需要石子,沒等村委會知曉,熊繼材自己就掏錢買來石子,填補到公路上了。盧鬥文記得最清楚,一次路過,熊繼材和幾個人正在搬運道路中間一塊大石頭。“後來我一問,是熊大爺出錢請的他們,幾個人的人工費並不少,熊大爺平時省吃儉用,但在護路這件事情上,卻很捨得,這種奉獻精神,讓人感動。”他說,也正是因為熊大爺的捨得,出資維護養護公路,才讓沿線的200余戶村民受惠。

受他影響 更多人加入養護隊伍

熊繼材的事蹟,被越來越多的村民知曉,大家也力所能及地捐出一部分資金,用作日常養護公路的費用。

盧鬥文還告訴記者,在熊繼材影響下,更多村民自覺加入了養路護路的隊伍中來。記者沿著這條鄉村公路行走發現,道路平整乾淨,原本坑窪的地方都用石塊重新填平。

“這是我們填平的。熊大爺畢竟年齡大了,護路有點力不從心,我們身強力壯,護路的任務可以交給我們。”村民老楊說,熊大爺是村裡的好心人,更是公路的守護人,守護公路10多年,現在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了。

另外,記者採訪過程中,還從接龍鎮政府瞭解到:今年,當地鎮政府打算將這條鄉村公路實施硬化,目前,方案正在制定中。不久之後,熊繼材和鄉親們將會走在更為平整寬闊的水泥路面,出行將更加便利。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朱婷 /文 李化/圖、視頻

2010年,他拿到第一個月老黨員生活補貼費時,當場就把這筆錢捐了出來,用作維護村裡公路。這一捐,就堅持了七年。

碑埡村黨委副書記盧鬥文介紹,有時,護路需要石子,沒等村委會知曉,熊繼材自己就掏錢買來石子,填補到公路上了。盧鬥文記得最清楚,一次路過,熊繼材和幾個人正在搬運道路中間一塊大石頭。“後來我一問,是熊大爺出錢請的他們,幾個人的人工費並不少,熊大爺平時省吃儉用,但在護路這件事情上,卻很捨得,這種奉獻精神,讓人感動。”他說,也正是因為熊大爺的捨得,出資維護養護公路,才讓沿線的200余戶村民受惠。

受他影響 更多人加入養護隊伍

熊繼材的事蹟,被越來越多的村民知曉,大家也力所能及地捐出一部分資金,用作日常養護公路的費用。

盧鬥文還告訴記者,在熊繼材影響下,更多村民自覺加入了養路護路的隊伍中來。記者沿著這條鄉村公路行走發現,道路平整乾淨,原本坑窪的地方都用石塊重新填平。

“這是我們填平的。熊大爺畢竟年齡大了,護路有點力不從心,我們身強力壯,護路的任務可以交給我們。”村民老楊說,熊大爺是村裡的好心人,更是公路的守護人,守護公路10多年,現在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了。

另外,記者採訪過程中,還從接龍鎮政府瞭解到:今年,當地鎮政府打算將這條鄉村公路實施硬化,目前,方案正在制定中。不久之後,熊繼材和鄉親們將會走在更為平整寬闊的水泥路面,出行將更加便利。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朱婷 /文 李化/圖、視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