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頭條」咩~准旗這個農村小夥和他的羊火了……大家誰認識?

十九大精神每日一學

統籌發展和安全, 增強憂患意識, 做到居安思危, 是我們党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

85後致富能人張培占紮根農村賺大錢

現如今, 年輕人逃離農村已成為一個現狀。 然而, 85年出生的張培占卻一心紮根農村, 通過不懈的努力, 奮鬥出了一片新天地。 他養的羊遠銷廣東、河南、浙江等地, 收入逐年攀升, 僅2017年純收入就達80萬元。

見到張培占時, 是在他位於准旗沙圪堵鎮廟豪村的家,

廟豪村地處山區, 與陝西交界。 這崎嶇的山溝裡, 便是張培占發家致富的地方。 三個大型的羊圈內, 綿羊、山羊, 各種品種的羊共有三千多隻。 張培占正在忙碌著給羊喂草, 誰也無法想像, 這個剛剛三十出頭的年輕小夥, 一年的純收入就能達到80萬元。

張培占出生在廟豪村, 由於當地地處丘陵地區, 且乾旱少雨, 地裡收成非常少, 全家僅靠養幾隻羊為生。 1997年, 張培占開始跟著父親養羊。 隨著年齡的增長, 同齡的村裡人都去城裡打工了, 但是張培占並沒有走, 他熱愛農村這片土地, 並相信一定能在這裡幹出一番事業。

“小時候跟著父親養羊, 我就萌生了這麼個念頭, 為什麼農村這麼好的條件就不賺錢?後來跟上我爸一起不斷的去摸索, 不斷的去創新。 咋樣發展才能讓養殖種地賺錢, 讓真正的農村能富起來。 人家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我就堅守這個信念。 ”張培占說。

憑藉著這份信念, 張培占一直堅守在農村辦養殖。 起初養殖規模小, 養幾隻羊賣了, 掙了錢再買羊崽, 養大了再賣。 逐漸的, 張培占發現, 這種傳統的養殖模式根本沒辦法掙錢。 於是他開始不斷的出去學習, 自費在內蒙古大學進修, 並參與政府組織的各種培訓。 知識多了, 眼界寬了, 張培占的思路也打開了。 “為什麼不賺錢?第一是養的少, 第二是中間的差價讓別人賺走了,

後來, 我就不斷的往起囤積自家養的羊, 自己去找市場。 2011年開始將自己養的羊正兒八經的投向市場, 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現在市場打開了, 自己的羊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接下來就帶動周邊的農民一起幹。 ”有了思路, 張培占便開始大幹了。

自己的羊打開了市場,張培占還幫著周邊的村民賣羊,不賺一分錢的差價。隨著規模的擴大,張培占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很多外地人開始主動聯繫他買羊。

“現在廣東那邊有人跟我對接,定期定量的從我這兒往過拉羊。浙江,河南,山西這些周邊也都在銷售。”張培占自信滿滿的說。

張培占告訴記者,搞養殖這幾年他也掙了不少錢,但是一拿到錢,他就投資,擴大規模。他覺得一個人富不算富,他要帶領更多農村的兄弟一起在廣闊的農村土地上掙大錢。 “作為一個年輕人,就是要敢吃苦,能吃苦,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張培占的農村合作社已經開始籌備,他下定決心要在農村這片土地上幹出一番事業。

(圖文 王麗曼)

大家都在看

本期編輯:王鵬

自己的羊打開了市場,張培占還幫著周邊的村民賣羊,不賺一分錢的差價。隨著規模的擴大,張培占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很多外地人開始主動聯繫他買羊。

“現在廣東那邊有人跟我對接,定期定量的從我這兒往過拉羊。浙江,河南,山西這些周邊也都在銷售。”張培占自信滿滿的說。

張培占告訴記者,搞養殖這幾年他也掙了不少錢,但是一拿到錢,他就投資,擴大規模。他覺得一個人富不算富,他要帶領更多農村的兄弟一起在廣闊的農村土地上掙大錢。 “作為一個年輕人,就是要敢吃苦,能吃苦,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張培占的農村合作社已經開始籌備,他下定決心要在農村這片土地上幹出一番事業。

(圖文 王麗曼)

大家都在看

本期編輯:王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