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佛”系王維:嚮往寧靜,願沉醉於終南山~

王維, 字摩羯, 號摩詰居士, 唐朝著名的詩人、畫家。 一代文豪蘇軾對這位文學家和畫家有過一個非常中肯且重要的評價, 他曾在《東坡志林》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這可以說是對王維的詩藝與意境作了很好的概括與總結。 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有才華的王維在詩歌, 繪畫與音樂上都有造詣, 所以當他十五歲去京城應試的時候, 在京城裡一展才能, 得到了京城裡一些顯赫的王公貴族的欣賞。

到了唐玄宗開元十九年(西元731年)的時候, 王維非常幸運地狀元及第, 接著開始了自己的官僚生涯。 可是在面對官場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百態人生萬象之後, 他很疲憊, 在信仰與追求上逐漸皈依佛教上來。 他的字“摩羯”就來源於佛教, 在文壇上後人稱他為“詩佛”, 同時這種信仰使得他更追求平靜的自然美好。 在宦海沉浮的他仍然把握住閒置時間來修養身心,

親近自然。 他想要從那些繁文縟節中掙脫出來, 挖掘自己最真摯的情感, 感受自然裡的生命律動。 於是他在京城南部的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 遠離官場, 徜徉在自然山水之中。

這座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敞亮的建築,

有青山有綠水, 有樹林也有溪穀, 而且其間散佈著若干零星的館舍。 在這裡王維想要使自己的生命表現出一種最自然的姿態, 而不是受到“絲竹之亂耳, 案牘之勞形”的束縛與限制而無法保持本真。 有這樣的絕好去處, 王維終於能夠與他的知心好友以一種悠然自在的閒適態度, 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在這裡, 王維面對的是清新美好的自然世界, 不需要過度地受制於官場的壓力。 他穿行於青山綠水之中, 從而感受到一份自然的美好。 我們可以從他的這首《終南山》來一同以他的視角欣賞他隱居之地絕妙的自然風物:

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唐代 王維 《終南山》

剛一開篇的“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王維就以誇張的手法來勾勒終南山的大體輪廓, 使讀者在心中有大概的印象。 其中“太乙”就是終南山的別稱。 這一聯的遠景描寫給讀者呈現了雄偉的景象——巍峨的太乙山毗鄰長安城,

綿延不斷的山脈一直迤邐蜿蜒到海邊。 這種景色宏偉壯大, 使人憧憬和嚮往。

接著頷聯開始寫近景, 語言精煉細膩。 其中“白雲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對偶十分工整, “回望”既與下句“入看”相對偶, 而且一“合”一“無”十分巧妙地寫出了當王維在終南山之中時的獨特感覺——身在終南山中, 朝前看會發現是一片白雲彌漫。 這裡看不見周圍的一切, 甚至使人覺得仿佛再走幾步, 就可以浮游于白雲的海洋似的;然而繼續前進, 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 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 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 匯成茫茫雲海。 這個經驗其實很多遊過山的人都感受過, 而王維只用了五個字就十分精煉地寫出了這種獨特的感覺。 其實這裡的“青靄入看無”一句, 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運用了“互文”的手法,它們交錯為用,相互補充。

第三聯則是運用高度概括的筆法,可以說是尺牘萬里。“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則是側重在寫終南山從北到南的寬闊,終南山東西如此綿遠,南北這麼遼闊,只有站在“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把宏偉的景色都盡收眼底;“陰晴眾壑殊”就是側重於表現盡收眼底的風景給人的感覺,其實這裡的風景主要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岩萬壑千形萬態。第四聯則是出現了作者的行蹤,“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作者此時在游山。

王維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王維天性可以說是避喧好靜,追求寧靜自然,所以始終不願和這美妙自然分離。因此他隔著河水開始向樵夫問路,尋求住宿的地點。這富於生活化氣息的結尾很像王維的作品中的其他結尾一樣閒適隨意,如《終南別業》“坐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看似隨意閒適,其實有著一種親切的感覺與真實的味道。

文|青舟(三度平臺簽約作者)

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運用了“互文”的手法,它們交錯為用,相互補充。

第三聯則是運用高度概括的筆法,可以說是尺牘萬里。“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則是側重在寫終南山從北到南的寬闊,終南山東西如此綿遠,南北這麼遼闊,只有站在“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把宏偉的景色都盡收眼底;“陰晴眾壑殊”就是側重於表現盡收眼底的風景給人的感覺,其實這裡的風景主要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岩萬壑千形萬態。第四聯則是出現了作者的行蹤,“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作者此時在游山。

王維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王維天性可以說是避喧好靜,追求寧靜自然,所以始終不願和這美妙自然分離。因此他隔著河水開始向樵夫問路,尋求住宿的地點。這富於生活化氣息的結尾很像王維的作品中的其他結尾一樣閒適隨意,如《終南別業》“坐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看似隨意閒適,其實有著一種親切的感覺與真實的味道。

文|青舟(三度平臺簽約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