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日本狂人白日做夢,要遷都北京,兩戰大敗後,被活活氣死!

日本雖然是一個彈丸之國, 狂人卻不少。 豐臣秀吉也是一個。

豐臣秀吉靠著常年征戰, 統一日本全島, 成為日本太政大臣。 他更是野心勃勃。 1591年9月, 他下令全國征兵備糧, 次年正月發出出征朝鮮令。 3月侵略軍從名護屋城出發, 發動了侵朝戰爭。

豐臣秀吉出兵, 目標並不僅是朝鮮, 而是要奪取中國及南亞諸國, 妄圖稱霸亞洲。

豐臣秀吉的侵朝軍共分九軍, 總計18.8萬人。 4月12日, 第一軍在釜山登陸。 5月2日佔領京城。 6月16日佔領平壤。 7月23日, 第二軍佔領了朝鮮半島東北邊境重鎮會寧, 朝鮮大批國土淪陷。

朝鮮大捷的戰報, 使豐臣秀吉欣喜若狂, 滿以為朝鮮全境已是手中之玉, 中國明朝統治下的廣闊國土也可垂手即得。

狂妄至極的他竟然在日本開始著手準備遷都北京的事宜。

5月18日, 他從名護屋寫信給在京都的關白豐臣秀次, 告訴秀次說:“朝鮮京都已陷落, 我自己急需渡海, 此行將直搗大明國”。

他還讓秀次於1594年遷都北京, 說:“北京周圍百國(縣)歸你領有。 ”

6月, 這位狂人又寫信給在大阪城內的妻妾說, 他將“乘日本船渡海, 在寧波府居留”。 因為寧波“近天竺(印度)”, 以便“遵聖意, 佔領天竺”。

廖廖數語, 暴露了豐臣秀吉稱霸亞洲大陸的狂妄野心。

誰知正當他做著黃粱美夢時, 朝鮮戰場傳來了日本海軍遭受重創的消息。 日軍侵朝海軍遭到以李舜臣為首的朝鮮海軍的襲擊, 並且喪失了制海權。

1593年正月, 中朝聯軍又乘勝奪回平壤。

日本陸軍節節後退。 因海路被絕, 供應中斷, 處境甚危,

日軍不得不要求停戰議和, 然後, 日軍陸續撤回本土。

但過了三年, 1596年9月, 豐臣秀吉撕毀停戰和約, 決定再度出征朝鮮。

1597年1月, 他以新編14萬陸軍, 幾百艘戰艦發動了第二次侵朝戰爭。

根據上一次入侵失敗的教訓, 這一次日軍加強了對朝鮮海軍的攻擊。 但是,

再一次被朝鮮民族英雄李舜臣大敗。 在陸上, 明朝援軍與朝鮮軍聯合抗敵, 迫使日軍被困在朝鮮半島南海岸的蔚山、泗川、順天等城, 結果, 城中糧盡, 無力突擊。

豐臣秀吉本以為可以速戰速決, 再去輕取中國, 但戰事一拖再拖, 日軍終於陷入困境, 將帥猜疑, 士兵厭戰, 國內群情不滿。 豐臣秀吉憂忿成疾, 於次年6月就臥床不起, 不到三個月就一命嗚呼。

在死前, 他吟誦了一首和歌, 表露自己鬱抑的心緒:

吾似朝霞降人世,

來去匆匆瞬即逝。

大阪巍巍氣勢盛,

亦如夢中虛幻姿。

豐臣秀吉在臨死前終於明白:這就是一個“夢中虛幻姿”——黃粱夢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