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重磅|阿裡宣佈收購中天微,晶片戰略佈局初成規模

這是中天微官網最矚目的話:基於自主指令架構研發。

今天早上, 機器之心從阿裡內部獲得重磅消息:阿裡巴巴宣佈收購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 但投資金額並未對外透露。 不過參考此前阿裡投資中天微的金額, 這又是一次大手筆。

這筆收購向我們釋放出一個明顯的信號——阿裡果然兌現了他們在去年雲棲大會成立達摩院時的初衷與承諾之一:阿裡需要具備設計與改造 晶片 SoC 架構的能力。

這家成立於 2001 年、總部位於杭州的公司, 是一家致力於 32 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 CPU、以晶片架構授權為核心業務的積體電路設計公司。

據網上資料顯示, 公司圍繞自主嵌入式 CK-CPU 構建晶片軟硬體平臺, 為各行業細分領域的客戶提供具有核心競爭力、高性價比以及定制化的 CPU IP 核及相關的 SOC 設計開發平臺、軟體工具鏈和整合式開發環境。

目前, 公司已形成了面向各應用領域的高、中、低應用的 CK610、CK800 系列 CPU 核。

而最值得注意的是, 中天微是當前我國唯一基於自主指令架構研發嵌入式 CPU 並實現大規模量產的 CPU 供應商。

早在 2015 年, 阿裡便與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進行深度合作, 面向物聯網各細分領域開發雲晶片(Yun on Chip)架構。 2016 年 1 月, 阿裡入股中天微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此後, 又在 2017 年 6 月, 阿裡向中天微注資 5 億, 正式跨入晶片基礎架構設計領域。 而後者作為阿裡雲最早進入物聯網(IoT)合作夥伴計畫的成員, 也會在晶片領域全面推進 IoT 晶片通過阿裡雲 link market 在終端的大規模應用。

中天微曾發佈過阿裡雲基於 AliOS 軟硬體框架的 3 款「雲晶片」, 包括電腦視覺晶片、融合接入安全的 MCU 平臺晶片、以及與中興微電子合作推出的全球首款基於 AliOS 的極低功耗 NB-IoT 物聯網安全晶片。

中天微 CEO 戚肖甯曾表示, 公司成立宗旨就是希望建立國內 CPU 自主研發創新能力:

「我們希望透過阿裡巴巴的強大平臺與資料中心體系, 實現自主研發晶片的大批量商業應用, 為真正『中國芯』的研發與量產做出貢獻。 」

而就在昨天, 阿裡巴巴達摩院宣佈正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片——Ali-NPU, 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 AI 推理計算。

綜合前後兩起事實, 我們不難發現這次收購背後的邏輯:中天微業務與阿裡實體業務構成強耦合, 通過收購, 更能提升阿裡的業務效率。

這也符合阿裡巴巴一貫以來的投資運作邏輯。 早些時候, 阿裡巴巴投資總監謝鷹在接受國內媒體獨家專訪時就曾介紹道, 阿裡投資主要分為兩類:

一類是基於阿裡實體業務的強耦合投資, 通過收購和投資增強集團業務, 提升效率;另一類是探路型投資, 當下業務關係並不強, 但我們認為會對行業未來產生影響的也會投, 比如人工智慧技術。

AI 晶片也被稱為 AI 加速器或計算卡,

即專門用於處理人工智慧應用中的大量計算任務的模組, 但是, 其他非計算任務仍由 CPU 負責。

對於自己研發晶片的阿裡來說, 這家晶片公司的業務不再是「與當下業務關係並不強」, 改變在新技術領域以少數股權投資形成生態的打法也順理成章。

阿裡已經建立了物聯網的生態環境, 比如阿裡雲和智慧城市。 沒有晶片(比如 CPU 和 AI 加速器), 物聯網沒法做下去。 收購專注于自主知識產產權物聯網晶片的中天微, 讓正在研發 AI 晶片的巨頭又多了一點安全感, 也堅定了其做晶片的決心。

自研晶片論勝負,時間重要嗎?

眾所周知,晶片是一門「重科技」,資本、人才、技術都不可或缺。要進入第一集團,更需要大手筆投資。

對於阿裡來說,錢不會是問題。馬雲曾表示未來將為達摩院投入超過 1000 億元。

軟體演算法也有積累。阿裡巴巴自主研發的 Ali-NPU,正是基於阿裡機器智慧技術實驗室等團隊在 AI 領域積累的大量演算法模型優勢,根據 AI 演算法模型設計微結構以及指令集,以最小成本實現最大量的 AI 模型演算法運算。

而在業務場景上,阿裡對物聯網生態的理解會比晶片公司更深刻,定義產品也會更精准。

關鍵還是專業人才和時間。

「自研 AI 晶片」已成為阿裡佈局「中國芯」的戰略組成部分,目前達摩院晶片研發團隊,在美國、上海兩地已達數十人,預計年底將達百人。

而此次收購中天微,也會為公司帶來一批富有經驗的晶片專業人才。

不過,誰都逃不過晶片硬體數年的研發週期,這也是最為耗時耗力的階段,至少也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人為縮短這個週期,帶來的後果可能是專屬晶片性能還比上通用方案。

和其他入局的玩家比起來,阿裡「顯然還早著」。

穀歌 2014 年甚至更早開始做 TPU。2008 年,寒武紀開始著手研究 AI 晶片,深鑒科技於 2012 年開始往這個路子上走,雲知聲 2014 年考慮研發自己的 AI 晶片。地平線 2015 年開始做。

如今,已經有幾家公司先後流片成功。接下來,也會陸續有公司帶來自己的晶片產品。

而這些搶在時間前面、並以技術見長的公司仍然可以通過進一步研發,保持技術上的暫時領先。

好在要論終局勝負,時間尚早。

在資料中心領域,可能會是一場需要花費數十年才能分出勝負的戰爭,在邊緣運算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則需要更久時間。

阿裡的遠見

在去年 10 月達摩院成立時,晶片技術就是院裡多個中長期技術研究領域之一。

不過在那之前,阿裡在新技術上的的投資已經十分惹人注目。從 2013 年至今,阿裡已接連投資翱捷科技(ASR)、寒武紀、Kneron(耐能)、商湯、Face++ 等人工智慧技術公司。

而晶片領域,在 2017 年下旬短短三個月裡,阿裡機構或阿裡系就大手筆投資三家 AI 晶片公司,包括耐能以及此前的寒武紀(2017 年 8 月)與深鑒科技(2017 年 10 月螞蟻金服領投)。

再加上 2016 年 11 月投資的可程式設計晶片公司 BarefootNetworks 與 2017 年注資的翱捷科技(ASR),阿裡不知不覺已經高度滲透晶片研發領域,成為無可爭議的晶片投資之王。

這些公司的技術覆蓋了伺服器端和智慧終端機。

比如,針對伺服器端,寒武紀會出售自己的晶片。深鑒科技主要聚焦于安防。耐能的定位是終端人工智慧的技術提供廠商,現在主打羽量級的 NPU(神經網路處理單元)晶片,主要佈局智慧家居和物聯網。

雖然阿裡是電商起家,由於電商和移動終端聯繫緊密,大量資料也是從移動終端獲得的。因此,阿裡對晶片的嗅覺非常靈敏。

據國內媒體介紹,2014 年公司成立之初,公司就判斷,晶片公司和互聯網公司未來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融合起來。

而寒武紀成立尚不足一年,阿裡第一時間給出投資意向,「也是考慮到阿裡對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需求非常強大,」阿裡表示。

雖然「當下業務關係並不強,但我們認為會對行業未來產生影響的也會投,比如 AI。」阿裡投資總監謝鷹在接受國內媒體專訪時透露。

不過,阿裡為何從晶片投資戰略佈局走向自己研發之路,雲知聲 CTO 梁家恩告訴機器之能,

「巨頭也沒安全感,晶片這種核心技術必須自己拿下。沒有晶片,物聯網沒法做下去。估計阿裡本來就想做自己的晶片,中興事件加速了這一動作。」

阿裡自身也在發生改變——它已從世界最大的電商平臺轉變為集零售、金融、技術、物聯網等服務為一體的商業基礎設施平臺。

而 AI 技術和晶片,會是阿裡商業基礎設施平臺底座,極大提升阿裡幾大核心業務,如物聯網、新零售、雲計算,甚至包括最新披露但進展迅速的無人車項目。

而翱捷科技(ASR)董事長戴保家也曾這樣評價阿裡的物聯網戰略:

「阿裡的生態環境已經搭好了,他們對物聯網生態比我們更瞭解,我們需要阿裡説明來共同定義產品,這樣客戶也會相信我們定義產品比較精准。」

作者:機器之能

自研晶片論勝負,時間重要嗎?

眾所周知,晶片是一門「重科技」,資本、人才、技術都不可或缺。要進入第一集團,更需要大手筆投資。

對於阿裡來說,錢不會是問題。馬雲曾表示未來將為達摩院投入超過 1000 億元。

軟體演算法也有積累。阿裡巴巴自主研發的 Ali-NPU,正是基於阿裡機器智慧技術實驗室等團隊在 AI 領域積累的大量演算法模型優勢,根據 AI 演算法模型設計微結構以及指令集,以最小成本實現最大量的 AI 模型演算法運算。

而在業務場景上,阿裡對物聯網生態的理解會比晶片公司更深刻,定義產品也會更精准。

關鍵還是專業人才和時間。

「自研 AI 晶片」已成為阿裡佈局「中國芯」的戰略組成部分,目前達摩院晶片研發團隊,在美國、上海兩地已達數十人,預計年底將達百人。

而此次收購中天微,也會為公司帶來一批富有經驗的晶片專業人才。

不過,誰都逃不過晶片硬體數年的研發週期,這也是最為耗時耗力的階段,至少也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人為縮短這個週期,帶來的後果可能是專屬晶片性能還比上通用方案。

和其他入局的玩家比起來,阿裡「顯然還早著」。

穀歌 2014 年甚至更早開始做 TPU。2008 年,寒武紀開始著手研究 AI 晶片,深鑒科技於 2012 年開始往這個路子上走,雲知聲 2014 年考慮研發自己的 AI 晶片。地平線 2015 年開始做。

如今,已經有幾家公司先後流片成功。接下來,也會陸續有公司帶來自己的晶片產品。

而這些搶在時間前面、並以技術見長的公司仍然可以通過進一步研發,保持技術上的暫時領先。

好在要論終局勝負,時間尚早。

在資料中心領域,可能會是一場需要花費數十年才能分出勝負的戰爭,在邊緣運算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則需要更久時間。

阿裡的遠見

在去年 10 月達摩院成立時,晶片技術就是院裡多個中長期技術研究領域之一。

不過在那之前,阿裡在新技術上的的投資已經十分惹人注目。從 2013 年至今,阿裡已接連投資翱捷科技(ASR)、寒武紀、Kneron(耐能)、商湯、Face++ 等人工智慧技術公司。

而晶片領域,在 2017 年下旬短短三個月裡,阿裡機構或阿裡系就大手筆投資三家 AI 晶片公司,包括耐能以及此前的寒武紀(2017 年 8 月)與深鑒科技(2017 年 10 月螞蟻金服領投)。

再加上 2016 年 11 月投資的可程式設計晶片公司 BarefootNetworks 與 2017 年注資的翱捷科技(ASR),阿裡不知不覺已經高度滲透晶片研發領域,成為無可爭議的晶片投資之王。

這些公司的技術覆蓋了伺服器端和智慧終端機。

比如,針對伺服器端,寒武紀會出售自己的晶片。深鑒科技主要聚焦于安防。耐能的定位是終端人工智慧的技術提供廠商,現在主打羽量級的 NPU(神經網路處理單元)晶片,主要佈局智慧家居和物聯網。

雖然阿裡是電商起家,由於電商和移動終端聯繫緊密,大量資料也是從移動終端獲得的。因此,阿裡對晶片的嗅覺非常靈敏。

據國內媒體介紹,2014 年公司成立之初,公司就判斷,晶片公司和互聯網公司未來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融合起來。

而寒武紀成立尚不足一年,阿裡第一時間給出投資意向,「也是考慮到阿裡對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需求非常強大,」阿裡表示。

雖然「當下業務關係並不強,但我們認為會對行業未來產生影響的也會投,比如 AI。」阿裡投資總監謝鷹在接受國內媒體專訪時透露。

不過,阿裡為何從晶片投資戰略佈局走向自己研發之路,雲知聲 CTO 梁家恩告訴機器之能,

「巨頭也沒安全感,晶片這種核心技術必須自己拿下。沒有晶片,物聯網沒法做下去。估計阿裡本來就想做自己的晶片,中興事件加速了這一動作。」

阿裡自身也在發生改變——它已從世界最大的電商平臺轉變為集零售、金融、技術、物聯網等服務為一體的商業基礎設施平臺。

而 AI 技術和晶片,會是阿裡商業基礎設施平臺底座,極大提升阿裡幾大核心業務,如物聯網、新零售、雲計算,甚至包括最新披露但進展迅速的無人車項目。

而翱捷科技(ASR)董事長戴保家也曾這樣評價阿裡的物聯網戰略:

「阿裡的生態環境已經搭好了,他們對物聯網生態比我們更瞭解,我們需要阿裡説明來共同定義產品,這樣客戶也會相信我們定義產品比較精准。」

作者:機器之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